意识与潜意识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64篇,会议文献有10篇,学位文献有62篇等,意识与潜意识的主要作者有朵拉、唐孝威、宋广文,意识与潜意识的主要机构有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名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从人物画的角度来说的。而早于达芬奇一千多年,孟子就已经从识人的角度把这个启发说得更为清楚了。孟子曰:...
2.[期刊]
摘要: 计说明:本灯塔灯设计的灵感来源是湛江著名景点、世界三大灯塔之一的硇洲灯搭,台灯的底座设计成托盘的形状,可以随意地把钥匙丢进盘子,台灯就会感应自动亮起来;而离开...
3.[期刊]
摘要: 为考察正念训练对自我客体化的影响,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追踪设计,连续7天、每天15分钟,正念组进行包含呼吸监控和接纳的短时正念冥想训练,监控组进行只包含呼吸...
4.[期刊]
摘要: 研究主体(性)意味着研究这两个概念:自我与意识.意识具有"我属性"和"本己性".自我与意识的关系,就结构而言,自我是意识的先验逻辑要素,是意识先验结构中的纯形...
5.[期刊]
摘要: 乐于助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值得大家推崇和学习。然而,有些人在帮助别人后获得了快乐,有些人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导致身心俱疲,这是怎么回事?...
6.[期刊]
摘要: 梦是潜意识的语言,离奇古怪的梦境背后有其独特的叙事逻辑.读懂了梦,就读懂了潜意识给你的来信.潜意识的智慧与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7.[期刊]
摘要: 许多现象告诉我们,意识经验是多感觉的,但是多感觉整合和意识的关系仍然不是很清晰。研究者Ariz和Faivre等分别用实验证明了完全无意识条件下多感觉整合发生的...
8.[期刊]
摘要: 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探索、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使命。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
9.[期刊]
摘要: 针对当前译者主体性的价值展现的现状, 提出基于跨学科视角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主要从哲学、 心理学、 文学及文化等领域, 从译者的意识与潜意识、 创造性、意向性与...
10.[期刊]
摘要: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鼠标轻触的那一刻我们就与这个世界联系起来了,在与世界相连的同时,每个人的信息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留在了互联网的大数据库中.数据库像鹰眼般无时无...
11.[期刊]
摘要: 车水马龙,楼宇林立,潜意识里我们会认为用眼睛看到了所有的事物,其实由于人眼睛生理结构的原因我们只能看到一定大小的事物,在我们匆匆走过的路旁便有可能有一群忙碌的...
12.[期刊]
摘要: 观察韩国汉语习得者习得汉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在识别普通话四声时的脑偏侧化之间的关系.,笔者随机任意抽取30例以韩语为母语的韩国汉语习得者为研究对象,年龄是22....
13.[期刊]
摘要: 拉康的无意识具有语言结构,是他者的话语;无意识的语言结构是位于个人意识之外的能指结构,是他者的场域.主体以无意识的语言结构为存在基础,通过无意识的语言建构自身...
14.[期刊]
摘要: 本文试图对我国民间故事、习语、俗语和歇后语中的心理防卫思想及其表述进行初步分类分析,并与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作简单比较.同时初步探讨心理防卫术的二重作用...
15.[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死亡态度、外显死亡态度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选取在读大学生65名,采用单类内隐联系测验(SC-IAT,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维度)测量...
16.[期刊]
摘要: 随着近年来,宅男、宅女的数据越来越庞大,宅男宅女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立足于以往的研究,对以往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做出综述,以期能通...
17.[期刊]
摘要: 本文试图对我国民间故事、习语、俗语和歇后语中的心理防卫思想及其表述进行初步分类分析,并与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作简单比较。同时初步探讨心理防卫术的二重作用...
18.[期刊]
摘要: 选取36名大学生被试,采用探针检测的方法和逐句阅读范式,考察被试阅读中文材料时走神对阅读正确率和阅读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文阅读中出现走神的时间占34...
19.[期刊]
摘要: 心智游移(mind wandering,MW)是一种特殊得注意分散状态,是个体内部自发得一种非自主内源性意识体验.选取101名初一学生被试,采用心智游移频率问...
20.[期刊]
摘要: 在超越论现象学中,胡塞尔在深层意识领域内揭示了一种内含无限可变更性的超越论的艾多斯学,并将超越论构造理解为一种本源的格式塔构型对经验关联的先天的发生构造,在此...
1.[会议]
摘要: 人被天然的分为男女两性,而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两性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总是在社会中形成并日益分化为两个极端。21世纪呼吁两性平等的发展,提倡双...
2.[会议]
摘要: 目的:探究积极自我暗示对提高高三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rn 方法: 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使用Schwarzer等人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
3.[会议]
摘要: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组用科学的反映论世界观和当代认知学习理论的智力知识观、思维知识观和意识知识重新解释潜意识心理形成的机制,导致了一套高效潜意识心理学的形成...
4.[会议]
摘要: 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客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把自身对象化的结果。自我意识源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领地的确认,是由人体内环境与外部环境相互矛盾造成的压力和...
5.[会议]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失眠(睡眠障碍),并与单纯西药治疗做对比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66例,占94.3﹪(66/70),西药对照组显...
6.[会议]
摘要: 作者介绍了儿童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据统计,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中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为10.2﹪~14.5﹪,而其中焦虑症为3﹪左右,占第二位,但大多数患儿...
7.[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采用中医药疗法配合心理暗示疗法,治疗以呼吸困难样的躯体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癔症患者1例,取得了明显疗效.
8.[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日益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成为心然,心理健康的目的决不仅仅...
9.[会议]
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二门课程就能够解决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的改革和创新问题.就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创...
10.[会议]
摘要: 本文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类身、心、灵的意识结构模型(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结构模型),人类社会的集体意识模型(集体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结构模型),以及个人与人类命运的结...
1.[学位]
摘要: 前人研究表明注意会受到众多社会性刺激的影响,他人眼睛的注视方向、箭头的指向都会捕获注意、诱发注意的转移。然而迄今为止这些社会性线索的注意捕获效应是否独立于意识...
2.[学位]
摘要: 内隐态度的意识性是学界争论的热点,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APE模型支持内隐态度具有意识性的观点,却引起了学界很大的争议。本研究将通过实验的方式,试图验证A...
3.[学位]
摘要: 人类对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已经有漫长历史,心理学家PARK曾说:“本世纪(20世纪)过去的岁月里,很少有几个课题,像攻击性及其行为一样,能引起如此多的理论和实践...
4.[学位]
摘要: 心智游移(mind wandering)是一种常见的意识现象,人们常说的走神、白日梦等基本属于心智游移。传统上人们认为心智游移是一种不良的意识体验,但是最近的...
5.[学位]
摘要: 心智游移指的是注意从当前任务转移到内源性信息的意识状态。心智游移作为一种极其普遍的意识现象,占据我们清醒时刻的25%到50%。心智游移尽管使个体对外部环境的“...
6.[学位]
摘要: 无意识思考效应(Theunconsciousthoughteffect)是指,在复杂决策情境下,以分心任务将被试的注意力从目标决策任务上转移,从而进入无意识思...
7.[学位]
摘要: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会不断出现大量新异的刺激。为了能够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人类必须学习和掌握所出现的各种规律。有研究者认为,人类是通过一种无意识的加工...
8.[学位]
摘要: 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风靡,社交媒体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新平台。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是具体化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是个体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动机,指个体在线上通过控制自...
9.[学位]
摘要: 走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意识现象,是个体在清醒状态下自发产生的一种意识状态。研究表明,走神至少占据了人们一半的清醒时间。同时,走神对人们的生活、工作...
10.[学位]
摘要: 无意识一直是心理学界许多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话题,如今,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的兴起,以及各种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无意识研究更是成为了心理学各个领域学者争...
11.[学位]
摘要: 不管广告放在哪里,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促进产品的售卖。一个广告的效益不仅取决于广告本身的质量,也与广告所处的节目环境息息相关。以前很多学者针...
12.[学位]
摘要: 近年来“创新”一直是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领域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涓滴效应,资源保存理论探讨组织情境中领导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
13.[学位]
摘要: 顿悟问题解决是心理学研究特别是问题解决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顿悟问题解决研究的核心课题是顿悟过程发生的内在机制,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顿悟的发...
14.[学位]
摘要: 现有的研究发现,创伤相关反刍可以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维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对创伤事件的重复性思考都是功能不良的,创伤相关重复性思考既有适应性的,也...
15.[学位]
摘要: 测试效应是指在学习某一项课程或新知识时,通过测试的方式比额外地增加学习次数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习得。测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做出评...
16.[学位]
利用无意识“自我控制”目标启动降低冲动购买意愿及行为的实证研究
摘要: 冲动购买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消费行为,引起了营销者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研究大多关注冲动购买行为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发生的机制,很少有研究者探索如何减少...
17.[学位]
摘要: 性客体化是指就女性的身体或身体部分或性功能来评价女性,进而将这些身体或身体部分的组合视为工具或能够代表女性本身。一旦被客体化,女性就会仅仅被视为供别人使用或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