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毒理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538篇,会议文献有79篇,学位文献有197篇等,临床毒理学的主要作者有田春华、张冰、田月洁,临床毒理学的主要机构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马鞍山市妇幼保健...
2.[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
3.[期刊]
摘要: 目的在科属分类下,对有毒中药材的毒性成分、不良反应、毒性相关因素等进行探讨,为探寻科属间共性、个性减毒机制以及临床安全、合理、精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参考《中华...
4.[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特立帕肽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2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5.[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及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垂体后叶注射液”“不良反应”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
6.[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连花清瘟胶囊老年患者的人群特点和用药规律,为药品监测或老年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从全国18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提取20...
7.[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URI)的临床用药优选组合,探索临床优效方案和路径。方法从全国29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提取200...
8.[期刊]
摘要: 目的 介绍一种应用于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的信号挖掘方法—基于自身对照设计的树状时间扫描统计量,为我国开展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该方法的原理...
9.[期刊]
基于加权Topsis-秩和比法评价肿瘤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
摘要: 目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为科学评价肿瘤科ADR报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参照相关评分标准及文件,制定ADR报告质量评价标准。使用加权逼...
10.[期刊]
摘要: 目的为注射用万古霉素引起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药品不良反应提供证据。方法分析我院1例4岁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应用注射用万古霉素后导致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案例,并...
11.[期刊]
摘要: 目的在采用外部湿热因素造成中医湿毒袭肺小鼠模型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建立湿热疫毒袭肺病症结合小鼠模型...
12.[期刊]
摘要: 目的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甲状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为例,初步探索基于中国药物警戒系统(CHPS)开展药品主动监测的可行性,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
13.[期刊]
摘要: 药物性溶血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d)发生急性溶血的常见诱因之一,随着新药研发和面市,涉及G6PDd溶血的药物逐年增加。本文分类介绍对G6PD...
14.[期刊]
基于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肺炎疫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对肺炎球菌疫苗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挖掘与研究,为肺炎疫苗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对美国疫苗...
15.[期刊]
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1N1/FM1株和副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的药理作用
摘要: 目的考察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肺炎药理作用,为金振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
16.[期刊]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小鼠肺炎的作用研究
摘要: 目的明确疏风解毒胶囊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小鼠肺炎模型及死亡模型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持。方法实验动物按体质量随机...
17.[期刊]
摘要: 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是疫苗安全性证据链,尤其是接种后严重不良反应评价的关键一环。随着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这为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及关联评估提供了...
18.[期刊]
SLC22A12基因多态性与吡嗪酰胺诱导高尿酸血症的易感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SLC22A12基因多态性与吡嗪酰胺诱导肺结核患者高尿酸血症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强化期含吡嗪酰...
19.[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乌司奴单抗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美国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数据库收录的乌司奴单抗上市后(2009年9...
20.[期刊]
摘要: 近年来,中药引起的神经毒性时有发生,已成为制约中药开发与应用重要因素之一。中药所含活性成分及其量效关系是决定其药理活性和毒性作用的关键,其中,内源性毒性成分包...
1.[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宫内暴露P,P'-DDE对雄性子代生殖毒性的影响.方法:母鼠交配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玉米油)组和100mg/kg p,p'-DDE染毒组,于孕...
2.[会议]
摘要: 目的:新型纳米材料作为载体广泛应用于构建药物传递系统研究.但与此同时,纳米载体本身对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具有潜在毒性及其毒理作用分子机制均尚不清楚.rn 方...
3.[会议]
摘要: 目的:研究刀豆蛋白A(ConA)对小鼠胚胎干(ES)细胞及衍生肝组织的毒性作用,为后续建立用于评价肝脏炎症恶性转化的模型提供理论基础.rn 方法:MTT...
4.[会议]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毒性病理实验室毒性病理检测的整体水平和技术能力.方法:对全国范围内23间毒性病理实验室资质认可、人员构成、仪器配备等情况进行初步调查.结果:23...
5.[会议]
摘要: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谷氨酸—这种哺乳动物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就被证实具有神经毒性作用.Lucas和Newhouse第一次在实验中观察到,当把L-谷氨酸注射至...
6.[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有关毒品使用及毒品案件的最近研究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了毒品使用及毒品案件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及其它相关的研究前沿成果,为研究...
7.[会议]
摘要: 本文结合动物实验,探讨了百草枯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Q通过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和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ATⅡ凋亡,主动启动因素可能为活性...
8.[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创愈灵涂膜剂对豚鼠皮肤用药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动物按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分组,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和...
9.[会议]
摘要: 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然后产生携带外源基因,并能通过生殖细胞将外源基因传递给后代的动物品系。随着转基因动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各...
10.[会议]
摘要: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综合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吡虫啉(IMI)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荧光光谱和...
11.[会议]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毒性病理诊断实验室的毒性病理诊断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由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组织开展毒性病理诊断实验室...
12.[会议]
摘要: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作为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替代产品,适用领域愈加广泛的同时,其暴露后的健康效应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儿童暴露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成果的综...
13.[会议]
摘要: 艾烟作为艾灸起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已被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对于艾灸疗法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也不乏质疑声.基于对艾灸疗法中艾烟的安全性考虑,目前基本可分为从艾灸环...
14.[会议]
摘要: 药物安全性评价是指为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实验系统进行的各种毒性实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对判断一种药物能否进入临床研究,预测临床研究的风险程度和为...
15.[会议]
摘要: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用于评价药物肝肾毒性的肝肾细胞共培养微流控装置,验证该装置的适用性,并对药物毒性机制进行初步探究. 方法:采用模塑法,设计制作微流控细...
16.[会议]
摘要: 目的:评价阴离子脂质体-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介导质粒转移至HepG2 肝癌细胞中其毒副作用。rn 方法:制备携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阳离子脂质体,再与阴...
17.[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黏菌素的神经毒性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其毒性作用研究以及临床用药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8.[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吡咯加合物的生成与2,5-己二酮(2,5-hexanedione,2,5-HD)浓度之间的关系,为正己烷毒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人离体血清,...
19.[会议]
Beagle犬静脉注射S(+)盐酸氯胺酮和盐酸氯胺酮急性毒性及伴随毒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比较Beagle犬静脉注射S(+)盐酸氯胺酮和盐酸氯胺酮的急性毒性反应,同时进行伴随毒代动力学研究,为S(+)盐酸氯胺酮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20.[会议]
新型毒品(苯丙胺类)及传统毒品(吗啡)急性中毒机制及临床治疗的探讨
摘要: 目的:比较新型毒品(苯丙胺类)及传统毒品(吗啡)急性中毒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验及直接致死原因的差异.方法:分组比较:中毒组是2005年至2010年...
1.[学位]
摘要: 埃洛石(Al2Si2O5(OH)4·nH2O)是一种具有中空管状结构的天然无机纳米粒子。因其丰富的产量、低廉的价格和独特的纳米结构,埃洛石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学位]
摘要: 纳米金及其复合物在医学诊断及纳米药物载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有必要对其体内代谢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前期工作表明,纳米金及其复合物在体内的主要靶器官...
3.[学位]
内质网钙离子释放和CaMKⅡ/MAPK信号通路在臭氧脊髓神经元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及XBP1预防靶点的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从内质网钙释放角度及后续可能的级联反应探讨臭氧引起脊髓神经元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和预防该臭氧毒性可行性措施,为将来临床上更安全有效的使用医用臭氧提供理论依...
4.[学位]
摘要: 累托石(Rectorite,REC)是一种规则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已被研究用于食品和医疗等领域,但其毒性方面的探讨仍旧缺乏。紫杉醇(Paclitaxel,PT...
5.[学位]
摘要: 氯氰菊酯属于Ⅱ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害虫的防治。近年来由于高毒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醋农药的禁用,氯氰菊酯等高效、广谱及对哺乳动物急...
6.[学位]
摘要:
目的:
扑草净(prometryn)属于三嗪类除草剂,与其它除草剂相比,其除草效果好,毒性低,单位使用面积用量小,在国内应用范围广,使用量大。已有研...
7.[学位]
摘要: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对间斑寇蛛毒液致痛大鼠脊髓中CGRP、P2X3、COX2和IK1表达的影响,研究葡萄糖酸钙在疼痛中的作用。
方法:将雄性SD大鼠...
8.[学位]
摘要:
目的:观察预先注射钙剂、吗啡、安痛定对间斑寇蛛毒致痛大鼠行为学及致痛因子表达的影响,评估钙剂抑制间斑寇蛛毒致痛的疗效。
方法:将雄性大鼠120只随机...
9.[学位]
摘要:
目的:
评估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颗粒对小鼠的生殖和发育毒性,并从氧化应激和P38、Nrf2基因调控的角度探讨其影响的可能机制,为今后纳米材料...
10.[学位]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选用Wistar大鼠作为受试对象,观察苏复宁洗液(冻干)连续重复膀胱灌注给予Wistar大鼠4w所产生的毒性反应,首先出现那些症状、严...
11.[学位]
摘要: 硒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缓解重金属毒性、抗衰老、防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对人体及动物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我国却缺硒现象严重,这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认...
12.[学位]
摘要:
目的:
纳米氧化锌(Zinc oxide nanoparticles,ZnO NPs)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除对肝脏和神经有毒性之外,还对雄性生殖系统...
13.[学位]
摘要: 在创新药物研发的临床前毒理药理阶段,虽然中国,美国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14.[学位]
摘要: 铅污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铅是一种广泛持久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它可以对各种生物体产生危害。由于神经系统是铅的主要靶器官,因此铅引起的健康危害一直备受...
15.[学位]
摘要: 阿霉素(Doxorubicin,以下简称DOX)属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抑制实体瘤、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的生长,具有广谱强效抗癌性...
16.[学位]
摘要:
目的:
评价ParaCore粘接树脂/ParaBond牙本质粘接剂作为根管充填材料时的体外细胞毒性。
方法:
选取ParaCor...
17.[学位]
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及急性吗啡中毒对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影响
摘要: 目的:吗啡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成瘾性。近年来吗啡的滥用呈增高趋势,严重危害了人类身心健康,社会安定和谐。临床上,恶性肿瘤重度疼痛患者的吗啡使...
18.[学位]
摘要:
目的:
吗啡(Morphine,Mor),作为极其重要的阿片类毒品,因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在临床长期使用,但是吗啡使用后会产生强烈的欣快感,进而造成吗...
19.[学位]
CCK-8对吗啡引起的μ阿片受体短期失敏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
摘要: 吗啡作为临床上强效镇痛药物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但是它的耐受性和潜在依赖性不仅限制了其应用,而且会导致阿片成瘾。截至2015年底我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234.5万人...
20.[学位]
摘要: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污染是一个全球的公共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目前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