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436篇,会议文献有74篇,学位文献有416篇等,民俗学的主要作者有张举文、万建中、安德明,民俗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生态民俗传承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兰坪县普米族田野调查为例
摘要: 从民俗学视角探讨生物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论述族群传统习俗与生态环境的双向互动。生物环境控制并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形成特性,作为传统知识的民俗与自然环境有相互...
2.[期刊]
摘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活态生境中衍生的口头传统资源。梯田稻作农耕文明的衍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述互为生境,前者...
3.[期刊]
摘要: 在佤族神话中,动物与植物是频繁且重要的主题,秉承着一种非二元的、平面的、关系的、连续的本体论视角,可以看到神话中各物种的交煽互发,转辗因果,动植物不是被代表、...
4.[期刊]
摘要: 以“礼俗互动”观照澳门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成为学界在“澳门学”建设与澳门研究领域的有益尝试。循此视角可以发现,澳门不单涉及一国之礼俗,而有着葡萄牙“异质”礼俗...
5.[期刊]
摘要: 八风为来自八个地理方位之风,而八风舞源自殷商及其之前的与农业相关的风祭仪式,始为祈求农业丰产的祭祀八方风神仪式,于春秋时期发生了分化:一是祭祀之舞,一是世俗之...
6.[期刊]
摘要: 清末民国时期,民间教派为传达教派思想、修行劝善等,通过扶鸾仪式进行人神沟通而创作了一类可称为“扶鸾宝卷”的文本,这类文本也常被视为坛训,但学界对坛训是否归属于...
7.[期刊]
摘要: 通过考察澳门社会在明清时期的中葡相处之道,分析其多元社会文化生态结构,可以发现在澳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总体上是以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为基础,在中葡两国政治关系的框...
8.[期刊]
摘要: 湘西傩戏“杠菩萨”是现存的一种古老的傩戏,巫师在行傩仪中演唱,是2000多年前楚地傩祭巫舞的延伸与遗存,距今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主要流播于湖南省怀化市的靖...
9.[期刊]
摘要: 千年来影响深远的妈祖信仰是粤港澳三地的一种共同传统文化信仰,作为一位历史上优秀女性典范的妈祖,在她身上集中地体现出中华女性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示了《周易》“坤卦...
10.[期刊]
摘要: 明代中期以后,闽粤移民在迁徙时常以岳飞为保护神,将岳王信仰带到台湾地区。晚清时期,《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将台湾地区割让给日本,岛上士绅通过兴建岳王庙、重建...
11.[期刊]
摘要: "天地之中"是古代神话叙事中的核心地理观念,具有"神话地理"与"神话时间"等多重文化意蕴。其"日中无影"的时间启示意义在于由此确定了都广之野(昆仑)"天地之中...
12.[期刊]
摘要: 六堡茶生产与交易是一种典型的民俗经济。六堡镇茶农的面子维护,主要是缘于生计维系。从个体面子建构到群体面子的维护,形成了区域口碑和地域文化符号。面子的建构过程,...
13.[期刊]
摘要: 哈尼族的巫师,俗称"摩批",在哈尼族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秦汉以来,哈尼族先民受汉族等影响,生计方式改变并发展出相应的政治制度,此时"摩批"承担与民族信仰活动相...
14.[期刊]
摘要: 随着学界对"家屋社会"理论的反思和延拓,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从物质-技术-社会-象征互动的整体论视野看待家屋的属性逐步成为新的研究生长点。桂西高山...
15.[期刊]
摘要: 儿童民俗涉及民俗传统的各个方面,是理解人类文化创造和传承的独特认知视角,对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促进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和谐等诸多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儿童民俗...
16.[期刊]
摘要: 谚语是人类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精炼表达,更是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际表达方式之一.谚语不仅是语言事象,也是文化单元或民俗事象.谚语的定义取决于特定的语境.谚语...
17.[期刊]
摘要: “互联网+”在当代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在“非常时期”开展的“线上教学”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不过,以理论教学为内容依托的“线上教...
18.[期刊]
摘要: 晚清民国江西赣南房产契约中有很多地方惯习,如对房屋、地基等房产产权要素的说明,产权边界的规定,以及对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的处理等,这些惯习也是地方法秩序的一部分...
19.[期刊]
清末赣南客民的土地经营与纠纷——以大余县龙虎寨下唐氏文书为例
摘要: 直至清末,赣南仍然还有新移民移入定居。在这个过程中,客民的土地经营成为观察客民在地化的重要切入口。保存下来的大余龙虎寨下唐氏文书归户性强,涉及土地交易文书繁多...
20.[期刊]
摘要: 在考证广昌县尖峰乡双湖村上湖地区中屋下胡氏及其账簿文书的生产与收藏者的基础上,明晰了账簿生产与收藏者的谱系,即账簿主要所有人应为胡步坤、胡凤楼、胡树传祖孙三代...
1.[会议]
北疆维吾尔族民间人文生态环境新探——基于伊宁市喀赞其民俗区的田野调查
摘要: 本文调研的地区是具有北疆维吾尔族文化代表性的伊犁,调研的主题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文生态环境,具体的田野点在伊宁市喀赞其民俗区.在调研中采用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资...
2.[会议]
摘要: 多族群聚居的泰米尔是加德满都著名的旅游区.本调查报告在对泰米尔族群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析出区内居民、经营者以及游客的生活方式,并对节日相关的族群生活进行了总结分...
3.[会议]
摘要: 《本草纲目》是我省鄂东地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代表作,他以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记载了60类共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
4.[会议]
摘要: 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论述东干族的语言文化、宗教文化、民间习俗与宁夏泾源县回族相同处.结果表明中亚东干人在138年前,吃的是华夏大地的五谷,喝的是渭河清水。由于清...
5.[会议]
摘要: 日本端午节习俗始于中国古代文化.明治维新后端午不再是全国民休假日,但在民间仍然是祝贺男孩成长的节日.人们通过阳历过阴历节或阳历错后过节等行为维持传统节日行为....
6.[会议]
朝鲜王朝后期岁时记中的岁时饮食叙述内容比较研究——以《京都杂志》《洌阳岁时记》《东国岁时记》为中心
摘要: 本文主要以《京都杂志》《洌阳岁时记》《东国岁时记》为研究文本,比较分析朝鲜王朝后期岁时记中的岁时饮食叙述内容,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东国岁时记》的作者洪...
7.[会议]
民间博物馆是"乡村记忆工程"的重要组成——以费县尹宝兰民俗博物馆被列为全省"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单位为例
摘要: 尹宝兰是全国闻名的民间故事讲述家.尹宝兰民俗博物馆位于临沂市费县费城街道办事处寒两寺村,费县县城城北钟罗山后,距县城5公里.
8.[会议]
摘要: 本文试在把"感受"看作民俗学的本质的基础上再看"田野作业"作为方法论和"民俗志"作为研究方式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三者具有学理上的内在一致性,对民俗学本质的重...
9.[会议]
被凝视与表演的文化传承及重构——以景颇族文化展演中的视觉艺术分析为例
摘要: 视觉表象在全球化流动的现代性中处于中心地位,大众旅游与休闲产业不断增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因而不能从消费逻辑中逃逸出去.为适应时代,民族文化传统若要博得大...
10.[会议]
摘要: “口头传统”是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交流方式,也是民俗学研究的专门领域.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新媒介技术深刻地改变了“口头传统”的传播方式.纯粹的“口头传统”渐...
11.[会议]
摘要: 唐玄宗开创了以皇帝生日为全国诞节的先例,始设于开元十七年的千秋节,天宝七载更名为天长节,日本奈良时代的光仁天皇在位期间,仿效唐天长节之称,在日本也设立同名节日...
12.[会议]
摘要: 闽南传统民间艺术在洗净铅华后从“草台”跃上“舞台”,不只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闽南地区的文化表征,它的当代续存与传播存在本土与海外的双重困境,最为关键的解决路径...
13.[会议]
摘要: 当下的信息传播,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图文、影音形式,还增添了互联网这一便捷的交流平台.在人机交互的情境下,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及使用也成为一个新的传播媒介.指尖轻点...
14.[会议]
摘要: 东北地区在现代人眼中是汉化情况最好的边疆,然而东北正真被汉化仅仅是在近150多年间发生的事情.在此之前,东北以满洲的称谓显示出满通古斯族系文化根基.尽管目前东...
15.[会议]
摘要: 民俗信仰是指民众、民间社会的巫术、神灵信仰、崇祀、兆卜等信仰观念及行为.叶法善民俗信仰是指民众及民间社会围绕叶法善的仙人崇拜观念及祖先崇拜、地方神崇拜活动.叶...
16.[会议]
摘要: 本文以观音、妈祖、龙王三大信仰为例,从文艺心理学角度,概述了舟山与日本渔民信仰习俗的融合与差异性,并从中国和日本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地域方位和心理诉求4个方...
17.[会议]
摘要: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支撑力量,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
18.[会议]
摘要: 与其他汉字文化圈的国家相比,中越文化交流可谓最为密切和频繁,而宗教信仰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石敢当信仰是中国重要的民间习俗,其由来已久且流传深远.深受中国文化...
19.[会议]
摘要: 在东亚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泰山信仰的扩展,其中之一便是"石敢当"信仰.石敢当,似乎是在华南地区出现的,原本与泰山并无直接关系.明代以前出现了与泰山相关的"泰山石...
20.[会议]
摘要: 20世纪以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经历了从学者引导、学界推进到学科自觉的百年历程.第一阶段是民俗艺术研究的探索与发展期,相关研究主要依附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化展开;...
1.[学位]
摘要: 关于“庙会”,《辞海》的解释是“俗于一定日期,假庙宇为贸易市场,贾贩汇集,谓之庙会。”吉发涵在《庙会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中指出“它(指庙会)是依托宗教祭祀庆典...
2.[学位]
摘要: 吹打乐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分宝贵的理论意义和民俗旅游价值,值得研究和保护。重庆市巴南区接龙吹打乐是有将近600年历史的民间吹...
3.[学位]
摘要: 民俗文化空间是基于文化空间提出的一个人类学概念,也是文化空间重要的组成类型。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存了多种类型的民俗文化空间,是物质文化...
4.[学位]
摘要: 关于“庙会”,《辞海》的解释是“俗于一定日期,假庙宇为贸易市场,贾贩汇集,谓之庙会。”吉发涵在《庙会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中指出“它(指庙会)是依托宗教祭祀庆典...
5.[学位]
摘要: 民俗文化空间是基于文化空间提出的一个人类学概念,也是文化空间重要的组成类型。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存了多种类型的民俗文化空间,是物质文化...
6.[学位]
摘要: 吹打乐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分宝贵的理论意义和民俗旅游价值,值得研究和保护。重庆市巴南区接龙吹打乐是有将近600年历史的民间吹...
7.[学位]
摘要: 风水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根植于中国民俗,直至今天仍然影响着农村社会。尽管宣扬科学已经成为主流,但是传统意识中精神的和仪式的风水民俗依然存在于基层人民的生...
8.[学位]
摘要: 2013年12月,习主席在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作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工作指示。“记得住乡愁”就是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
9.[学位]
摘要: 万寿宫文化发源于江西南昌,并在明清以降的历史过程中传播至全国范围,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具有全国性代表意义的乡土神崇祀与会馆文化民俗复合体。万寿宫文化以许真君信仰...
10.[学位]
民俗主义视角下民俗主体的自我认知与表达——以“海外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寺平”为例
摘要: 民俗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自德国兴起的一个用来描述现代社会里更为多样化的民俗文化现象的概念。如今这种将民俗文化打着传统的旗帜,因新的目的而加以再现的现象在现代...
11.[学位]
摘要: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人们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岁时节庆、生产活动、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日常生活中的...
12.[学位]
运河回汉杂居地的“生活世界”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越河城市社区为个案
摘要: 本文是一个关于都市民俗学的田野研究个案,落脚到城市社区。具体来说,本文以运河伊斯兰文化为大背景,以民俗学的“生活世界”为研究范式,遵循刘铁梁的民俗学“感受之学...
13.[学位]
山东荣成院夼村龙王信仰与祭海仪式研究——以民间信仰发生、功能论为视角
摘要: 在山东省荣成市人和镇的最南端,坐落着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小渔村——院夼村。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从最初艰难的摇橹船时期到远洋捕捞的兴起,渔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
14.[学位]
摘要: 传统乡土中国在社会变革和转型过程中悄然生变,新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之下的民俗具有一定“现代性”。而相较于发展较为缓慢、传统文化保留较多的区域,城市化水平较高的...
15.[学位]
摘要: 今年恰逢“歌谣运动”10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探讨作为对民俗价值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的“民俗价值观”这样一个本体论命题,既是民俗学科发展的现...
16.[学位]
摘要: 婚礼仪式,是人生礼仪的重要仪式之一,是一种融入新环境的永久性仪式,也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人生阶段的转变。因此,婚礼前后,个人的社会角色也将会发生很...
17.[学位]
摘要: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在战国初期就己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定型,历经2500余年的演变,目前已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成功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
18.[学位]
摘要: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优秀民俗文化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蕴藏着思想政治教育...
19.[学位]
摘要: 从伦理学视角对新疆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传统民俗文化进行研究,是对伦理学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的一个拓展,为伦理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对该部族独特的历史经历以及...
20.[学位]
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影视表达的方式也逐渐应用到民俗学的研究领域。在民俗活动的田野调查中影视表达的应用研究成为民俗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