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俗学的当下意义——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6h】

民俗学的当下意义——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五、创新点

第一章 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与理论借鉴

一、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

二、理论借鉴

第二章 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初步分析

一、访谈提纲设计与访谈对象遴选

二、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收集

三、口述资料分析过程

四、主题凝练结果

第三章 主题阐释

一、传承与发展

二、乡土根基与行为规范

三、民俗实践与民俗学科发展相辅相成

四、圈子文化

五、“非遗”与民俗

六、能动地解释、服务和作用社会生活

七、凝聚认同到国魂

八、与政治政策的矛盾统一

九、民俗与市场结合

十、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十一、无形的使命感

十二、民俗对个体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十三、完整的人类文明知识图谱

十四、以小见大和由小到大的价值

十五、全球化

十六、主题阐释小结

第四章 民俗的价值

一、民俗价值的三个维度

二、民俗对日常生活的规范价值

三、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意识基础

四、完整地反映人类知识谱系

第五章 民俗学的价值

一、民俗的“外价值”与民俗学的价值

二、解释、服务和提升人的日常生活

三、服务于国家、民族发展和意识形态建构

四、建构完整的人类知识谱系

第六章 民俗学科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一、民俗学科的地位

二、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一、关于价值维度

二、关于民俗和民俗学的价值

三、关于民俗学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四、展望——民俗学发展进入价值共创时代

附录

注释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今年恰逢“歌谣运动”10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探讨作为对民俗价值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的“民俗价值观”这样一个本体论命题,既是民俗学科发展的现实诉求,也是对民俗学百年历史的呼应!
  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语境下,民俗有什么价值?民俗学研究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民俗学对于文化进步、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去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问题既是民俗本体论研究的核心命题,也是民俗学者在学术领域、社会领域角色定位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这也必然成为当代民俗学者们在面对政治、经济、文化、学科和学术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经常伏案自问并试图求解的现实问题。同时,在民俗学领域之外,人们对民俗、民俗学的作用和存在价值也心存疑问:民俗学有用吗?甚至一些人会用这种疑问式描述来作为否定民俗学存在价值的意见表达方式。
  因此,“民俗学的当下意义”的确需要我们在“当下”给出明确的回答。
  本项研究以“民俗价值观”为主题、以“中国当代民俗学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位民俗学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30多万字的能够充分表达个人学术思想的口述资料,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将口述资料与文献研究成果进行“对读”研究,经分析、聚类、归纳和综合论证,总结出了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民俗学者”这一价值观共同体的民俗价值观共识。
  论文分为8部分,包括绪论、第一章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与理论借鉴、第二章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初步分析、第三章主题阐释、第四章民俗的价值、第五章民俗学的价值、第六章民俗学科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通过研究所形成的民俗价值观共识,具体包括几个方面:(1)民俗和民俗学的价值,体现在“人类个体、特定人群、整个人类”三个维度上,具体表现为:在人类个体日常生活层面,民俗具有“对日常生活的规范价值”,民俗学具有“解释、服务和提升人的日常生活”的价值;在人类特定群体意识形态层面,民俗具有作为“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意识基础”的价值,民俗学具有“服务于国家、民族发展和意识形态建构”的价值;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建构层面,民俗具有“完整地反映人类知识谱系”的价值,民俗学具有“建构完整的人类知识谱系”的价值。(2)关于民俗学的地位:一方面,民俗学在社会上从来就没有被弱化,一直在服务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发展、意识形态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在“非民俗学领域”,也一直都在使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处理各种与民俗和社会文化相关的社会事务。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学理,还是民俗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上看,民俗学都具备上升为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3)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在现行社会体制下,民俗学者要发挥自身的价值和民俗学的社会价值,要树立命运共同体观念,以价值共创理念为指导,在坚守、保持学者独立性的前提下与政府及其他价值主体合作,共同进行价值创造。同时,要将老一辈民俗学者的团队精神发扬光大,把民俗学的事情办好,把民俗学的价值做大。
  本项研究在国内民俗学领域,无论是在研究命题、研究过程、还是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都具有一定的实验性、探索性和开创性,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研究内容。“民俗价值观”概念的提出本身在民俗学领域即具有特殊意义;民俗的价值、民俗学的价值、民俗学和民俗学者作用于社会的途径等,以往的学术论著中虽也有涉及,但多是呈碎片化地散见于不同的研究论述中,缺乏系统性研究,本项研究试图对这些民俗本体论的关键性命题展开系统研究,形成民俗价值观共同体的共识。
  二是研究路径。本项研究采取由个人叙事到集体共识的研究路径,把民俗学者的书斋作为“田野”,采取深度访谈的方法采集民俗学者的个体学术思想信息,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聚类、归纳,由个人叙事过渡到集体叙事,形成民俗价值观共同体的群体共识。
  三是资料的鲜活性。通过对20位民俗学者和民俗职业人的深度访谈,获得了30多万字的口述资料,受访者的年龄从50多岁到92岁,访谈过程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个人和学科发展史的深情回顾,获得的口述资料主题鲜明,语言鲜活,既有理论深度,又注入了受访者的情感。这些资料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关于民俗学发展的口述史资料。
  “民俗学从来都不寂寞”。访谈过程中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教授的观点给笔者以很大的鼓舞。笔者因此也设想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继续沿着这条路径走下去,进一步完善前期研究,争取取得更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成果,为民俗学理论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著录项

  • 作者

    王德刚;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中国民间文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铁梁;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民俗学;
  • 关键词

    民俗学; 价值观; 学术思想; 扎根理论;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01:51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