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受体,雌激素

受体,雌激素

受体,雌激素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1年内共计63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5篇、专利文献21047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华妇产科杂志等; 受体,雌激素的相关文献由2404位作者贡献,包括魏丽惠、王建六、吴赛珠等。

受体,雌激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5 占比:2.93%

专利文献>

论文:21047 占比:97.07%

总计:21682篇

受体,雌激素—发文趋势图

受体,雌激素

-研究学者

  • 魏丽惠
  • 王建六
  • 吴赛珠
  • 郭述真
  • 赖文岩
  • 郭瑞霞
  • 高敏
  • 叶棋浓
  • 孙蓬明
  • 崔红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伍雁琦; 罗婷
    • 摘要: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的扩增状态,乳腺癌被分为多个分子亚型.不同的亚型预后也不同,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比,更具侵袭性,且预后更差.激素受体(HR)+/HER2+乳腺癌由于在HR与HER2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交互转导通路,以致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治疗相互影响、制约.如何合理而有效地治疗HR+/HER2+乳腺癌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难点之一.本文简述了HR+/HER2+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以及在抗HER2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抑制剂等方面的探索之路.
    • 王瑛; 陈英格; 叶素敏; 陈东; 吴磊; 刘再毅; 刘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常规超声的影像组学标签在术前诊断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超声图像,按照1:2随机抽样选取TNBC与非TNBC共10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超声检查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训练组66例和验证组36例.通过ImageJ软件手动勾画病灶区域,使用Pyradiomics从每个病灶区域中提取1820个特征,经特征筛选后利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超声影像组学标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影像组学诊断TNBC的效能.结果 最终选取4个关键影像特征用于构建超声影像组学标签.该标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TNB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95%CI 0.768~0.964)、0.844(95%CI 0.716~0.972).校准曲线显示该标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具有较好的校准度(P=0.765、0.895);决策曲线分析证实该标签能辅助临床决策.结论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标签在术前诊断TNBC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冯小静; 汪晨扬; 伍静
    • 摘要: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作为一种新发现的雌激素膜蛋白偶联受体,近年来在内分泌代谢研究中广受关注.GPER介导的糖脂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失衡是多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生机制之一,有望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和糖尿病的新药物靶标.本文从糖脂代谢和炎症几方面简要综述了GPER介导的雌激素通路的相关进展.
    • 彭娟; 李良平
    •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剧增,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虽然对NAFLD发病相关机制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对NAFLD的性别差异的理解依然不够.雌激素作为重要的性激素,通过调节情绪及能量稳态、脂肪组织功能及分布、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肝脂蓄积、肝脏免疫等影响NAFLD的发生及发展.充分认识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郭正晨; 段华; 汪沙
    • 摘要: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子宫腺肌病亦是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均病因不明.两者既是两种独立的妇科疾病,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从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病理特征来看,子宫腺肌病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同时又是抑制子宫内膜癌进展的保护性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两者在分子信号通路、雌激素及其受体作用以及错配修复基因缺陷等方面存在着共同机制,并且因子宫腺肌病自身特征对子宫内膜癌产生了分子及机械阻断作用,阻碍了子宫内膜癌的进展.明确两者的相互关系,探究其潜在机制,能够为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精准诊疗及随访,提高疾病诊治效果.
    • 巨洁; 袁芃
    • 摘要: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R+HER2+)乳腺癌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约占乳腺癌10%.各亚型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药物治疗疗效及预后有显著差异.文章将以异质性为切入点,对HR+HER2+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诊疗现状及单细胞水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丽燕; 符晓倩; 李华; 杨一华
    • 摘要: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种植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子宫内膜厚度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标,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不良.大部分TE患者在接受雌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能够达到胚胎种植需要的厚度,然而部分TE患者给予超生理剂量的雌激素后仍未能达到该厚度,这种情况被称为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treatment-resistant thin endometrium,TTE).TT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与雌激素受体不敏感、相关因子表达异常或内膜血供不足等因素有关.TTE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宫腔操作和血流不足等,仍存在一部分TTE患者缺乏明确的病因.目前临床上TTE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再生医学治疗及中医治疗等.尽管目前对于TTE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治疗效果仍不尽满意.综述TTE的流行病学、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法等,为临床处理提供参考.
    • 周娟; 王春佟; 霍安妮
    • 摘要: 目的 探讨自然周期(NC)和激素替代(HRT)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9月行冻融胚胎移植的RIF 16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内膜准备方式分为NC组94例、HRT组68例,分析两种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RIF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性激素水平、移植周期特征的影响,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准备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准备前,子宫内膜类型A型占比及子宫内膜下血流高于准备前,且NC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HRT组、子宫内膜类型A型占比及子宫内膜下血流均高于HRT组(P0.05).NC组间质、腺体中整合素αV、整合素β3表达水平均高于HRT组,但间质、腺体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均低于HRT组(P0.05),但NC组流产发生率低于HRT组,足月分娩率高于HRT组(P<0.05).结论 NC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效果更好,足月分娩率更高,流产率更低,可成为RIF患者子宫内膜准备理想方案.
    • 陈立刚; 邹正; 孔睿; 赵玉龙; 刘佳明; 梁国标
    • 摘要: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抑制TLR4/NF-κB通路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 n=24,Sham 2组 n=21)、SAH 模型组(SAH 组 n=24,SAH 2组 n=21)及 SAH 模型+G1激动剂组(简称G1组,n=24).通过颈内动脉穿刺法进行SAH模型的构建.采用Sugawara评分评价大鼠SAH的严重性.SAH后24 h采用Garcia评分和平衡木试验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功建模24 h后,称重脑组织湿重和干重,计算脑组织含水率.绘制伊文思蓝标准曲线,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各组GPR30、TLR4及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TNF-α、IL-1β和IL-6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SAH组相比,G1组Sugawara评分降低、平衡木试验评分和Garcia评分升高、脑含水率和伊文思蓝的渗出率均降低(均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Sham 2组GPR30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建模后6、12、24、48和72 h,SAH2组的GPR30表达量均较Sham 2组高,SAH 2组建模24 h的GPR30表达量最高,而后下降(均P<0.05).Sham组、SAH组与G1组三组间比较,GPR30、TLR4和NF-κB表达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G1组较SAH组TLR4和NF-κB表达量下降(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AH组小胶质细胞数目较Sham组增多,而G1组较SAH组的小胶质细胞减少.ELISA结果显示,SAH组、Sham组与G1组的TNF-α、IL-1β及IL-6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与SAH组比较,G1组的TNF-α、IL-1 β及IL-6的表达均降低(均P<0.05).TUNEL法染色结果显示,SAH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较Sham组增加,而G1组较SAH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结论 GPR30活化后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减少SAH后的神经元凋亡,改善SAH后早期脑损伤,保护神经功能.
    • 边慧敏; 贾青; 张华; 赵颖馨; 孙尚文; 刘振东; 柴强
    • 摘要: 目的探讨小窝(caveolae)对雌激素通过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调控小鼠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当细胞融合度达到80%~90%时,选取内皮细胞分为对照1组、DMSO组、雌二醇1组、雌二醇2组、雌二醇3组(n=5),其中雌二醇1组、雌二醇2组、雌二醇3组按浓度梯度加入雌二醇(10、50、100 nmol/L),对照1组不予任何处理,DMSO组加入50μl DMSO培养。另选取内皮细胞分为对照2组(未作任何处理)、阴性对照1组[加入小窝蛋白1(Cav-1)阴性对照干扰RNA]、Cav-1敲减组(加入Cav-1干扰RNA);选取部分内皮细胞设对照3组(未作任何处理)、阴性对照2组(加入GPER阴性对照干扰RNA)、GPER敲减组(加入GPER干扰RNA)。检测Cav-1、GPER、eNOS、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1组比较,雌二醇3组p-eNOS蛋白表达明显增加(0.47±0.07 vs 0.20±0.04,P0.05)。与对照3组比较,GPER敲减组GPE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0.56±0.22 vs 2.40±0.65,P<0.05)。结论小窝参与了雌激素通过GPER调控小鼠主动脉eNOS活性的过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