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形势
反腐败形势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专利文献308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共产党员:上半月、广东党风、群众等;
反腐败形势的相关文献由150位作者贡献,包括邵道生、丘海、于广霞等。
反腐败形势
-研究学者
- 邵道生
- 丘海
- 于广霞
- 任航
- 崔化云
- 张荣臣
- 曾亚波
- 李秀娟
- 霜沐
- 丁一
- 丛培模
- 严加军
- 之恩
- 乔新生
- 于凤荣
- 亦可
- 任吾玺
- 任建明
- 余哲西
- 余贤海
- 侯兵
- 俞贵麟
- 党如超
- 关捷
- 冯改朵
- 刘书强
- 刘均
- 刘志斌
- 刘爽
- 刘精瑛
- 南杨
- 吕青
- 吴元栋
- 吴晋生
- 周兴月
- 周农
- 周泽民
- 和正兴
- 夏宝龙
- 姚爱华
- 孙晓波
- 孟晓娜
- 宋晨静
- 封宗赏
- 尹晋华
- 崔廷宝
- 布成良
- 常泓
- 康剑琦
- 弘强
-
-
杨智淋
-
-
摘要:
“不得担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实际控制人、股东、合伙人或其他高级职务”,这条规定首次被纳入厅局级副职及相当层次职务以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禁止情形。这是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的五类禁止情形之一。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并非新鲜话题。在专家看来,此次新规既明确了适用的领导级别,又依据反腐败形势变化增加了新的禁止情形,体现出精准管理、从严治理的鲜明导向。
-
-
鲁照印
-
-
摘要: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同样是强调长期存在,这次新提出的"腐蚀"与"腐败"仅一字之差,却充分反映出党中央对反腐败形势的最新判断。从字面上理解,"腐败"与"腐蚀"都有坏掉的意思;但仔细琢磨,两者有很大的区别。"腐败"与"腐蚀"程度不同。
-
-
-
刘均
-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形势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作为基层干部,如何认清新形势,主动适应新变化,更好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是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坚决破除当前存在的几种不利心理要破除惯性心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少数党员干部对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要求理解不透,习惯用老办法办事。这些惯性思维的形成表明少数党员干部低估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反映出他们对纪律规矩缺乏敬畏戒惧,轻则违反工作纪律,重则一步步走向贪腐、走向毁灭。
-
-
-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深圳市光明区公共管理辅助人员数量庞大,涉及领域广泛,是公务员、职员总数的数倍,加强公共管理辅助人员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微腐败”综合治理,既是适应反腐败形势和监察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上级纪委和区委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
-
-
-
-
陈伟峰1
-
-
摘要:
日前,湛江市徐闻县纪委召开纪检监察干部“家庭助廉”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家风建设,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郭雄斌参加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树立政治意识,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形势。各位家属也要保持清醒认识,向上对标看齐,加强家风建设,既要洁身自好也要督促配偶更加廉洁自律。
-
-
-
李双套
-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安排。反腐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从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到五次全会,中央对腐败形势的总体判断都是"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016年,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中央认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2016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