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
原道的相关文献在1941年到2022年内共计44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3685篇;相关期刊291种,包括齐鲁学刊、文史哲、中州学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1届学术年会等;原道的相关文献由39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振甫、马伯庸、张长青等。
原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3685篇
占比:99.41%
总计:74125篇
原道
-研究学者
- 周振甫
- 马伯庸
- 张长青
- 朱汉民
- 毕万忱
- 牟世金
- 马相伯
- 刘宗镐
- 刘真伦
- 刘锋杰
- 吕正惠
- 吕永
- 吴晓玲
- 吴林伯
- 周汝昌
- 孙昌武
- 张军
- 张利群
- 张发祥
- 张岱年
- 张惠
- 张文勋
- 李山林
- 李欣复
- 李逸津
- 杨明
- 杨雪翠
- 殷守艳
- 毕宝魁
- 王少良
- 王越
- 童庆炳
- 紫耀
- 薛亚康
- 郑在瀛
- 郭攀
- 金克木
- 陈周棠
- 陈星桥
- 马得瑜
- 龙必锟
- Frank
- Lir
- Liu Fang
- Song Yu
- 一清
- 丁捷
- 丁雪松
- 东山
- 严寿澂
-
-
刘锋杰
-
-
摘要:
朱熹的“文从道中流出”与刘勰的“原道”观,都强调道是文的源头,这是本体论的文学观。但二者之间却存在根本区别,刘勰从自己的原道观出发,得出重文的看法;朱熹从自己的原道观出发,得出轻文甚至是驱文的看法。刘勰的道论中内含着形象的丰富性,启发他重文;朱熹的道论中内含着抽象的单一性,促使他轻文。文学的道本体论只有与文学的自体论相结合,才会真正地重视文学的审美性。
-
-
-
李逸津
-
-
摘要:
俄罗斯和英国东方学家、语言学家、古马来文学研究专家弗拉基米尔·约瑟夫维奇·布拉金斯基(Владимир Иосифович Брагинский)于1991年出版专著《中世纪东方文学的类型问题:文学文化学研究论文集》,对中世纪东方三个主要地区:阿拉伯-穆斯林、印度-东南亚和中国-远东地区的文学体系做了比较分析,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研究了这三个地区文论关于绝对精神、空间和人的内在宗教与哲学思想关系的学说,对它们关于创作过程的理论,以及读者对艺术作品的看法等做了比较.其中有关《文心雕龙》“原道”论、“神思”论与印度梵文诗学相关命题的比较研究,为探讨刘勰《文心雕龙》文学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
-
-
殷守艳
-
-
摘要:
《原道》为《文心雕龙》首篇,其地位之重要显而易见,故相关研究成果亦多,然其中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辨正.兹取其“文胜其质”“雅颂所被”“符采复隐”三则详为辨析,以正误祛疑.
-
-
凌德祥
-
-
摘要:
由老子论道阐释了千百年来令人困惑的"道"理,同时,深入研究了原道之"正道"、变易之"易道"及泛化之泛道和民间广为流传之俗道.廓清了大道扶桑测日之"正道"演变历程,释解道画之理及易变、泛化轨迹,并由"正道"揭示"盘古开天地""十日并出""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神话传说及民俗等流传的神秘文化本原及具体内涵.
-
-
魏伯河
-
-
摘要:
《原道》"赞"中的"光采玄圣,炳耀仁孝",是由原文正文里面"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和"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等句意凝练而成,涵盖的是人文从创始到成熟的全过程.这里的"玄圣"所指为庖牺,"仁孝"则指孔子.刘勰受赞语四字一句并且必须对偶押韵等形式的限制,不得已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仁孝"代指孔子.通过赞语与正文的互相印证,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矫正阅读中产生的偏颇.
-
-
甘秋莉
-
-
摘要:
在诸子哲学时代,古始之道被概括为世界本原的“道”范畴加以统摄,从而形成了以“道”为本体的宇宙本原哲学。在宇宙生成本原哲学观影响之下,“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本原哲学观得以形成。对艺术(文学)本原的追问,能够窥探到宇宙本原哲学和生命本原哲学对艺术(文学)的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文艺生成理论“宇宙原理——文学整体”的范式。
-
-
李逸津
-
-
摘要:
俄罗斯和英国东方学家、语言学家、古马来文学研究专家弗拉基米尔·约瑟夫维奇·布拉金斯基(ВладимирИосифовичБрагинский)于1991年出版专著《中世纪东方文学的类型问题文学文化学研究论文集》,对中世纪东方三个主要地区阿拉伯-穆斯林、印度-东南亚和中国-远东地区的文学体系做了比较分析,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研究了这三个地区文论关于绝对精神、空间和人的内在宗教与哲学思想关系的学说,对它们关于创作过程的理论,以及读者对艺术作品的看法等做了比较。其中有关《文心雕龙》“原道”论、“神思”论与印度梵文诗学相关命题的比较研究,为探讨刘勰《文心雕龙》文学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
-
-
殷守艳
-
-
摘要:
《原道》为《文心雕龙》首篇,其地位之重要显而易见,故相关研究成果亦多,然其中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辨正。兹取其“文胜其质”“雅颂所被”“符采复隐”三则详为辨析,以正误祛疑。
-
-
刘朝谦;
陈方圆
-
-
摘要:
刘勰的文章美学本质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心雕龙·原道》一篇中,以天、地、人"三才"为美的本体结构,强调美是道的自性的先验形式,当其在自然和人两个世界显现之时,自性和先验性依然是美的本质属性。刘勰认为"三才"同时是美的发生学结构,道之文向下撒播为人文这一美的发生和迁变过程中,圣人居间作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圣人因此成为这样一种存在者:一方面因为他的在场,道之文得以成为人所领受之物,具有了属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因为有了圣人自觉用"文"的尺度来创起人世,所以,圣人既超乎人类,又是让人在美学范围内成其为人的神圣者。人类的一切文章之美,都来自圣人的因文明道。
-
-
-
张文利
-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关于韩愈的儒学与宋代理学的关系,现代新儒家给予很高评价.钱穆指出:"治宋学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韩氏为之率."一些研究宋明理学的著作,也把韩愈作为宋明理学的先驱人物.分析了,在宋代理学家眼里,韩愈的儒学道统的面貌。
-
-
-
-
-
-
-
-
- 高级聚合系统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1-07-18
-
摘要:
PEG-POE,PEG-POE-PEG,和POE-PEG-POE嵌段共聚物具有亲水和憎水两种链段,它们在水溶液中形成胶粒,使它们适于包裹或溶解憎水或不溶于水物质,同时它们还形成用于持续释放活性制剂的生物蚀解性基质,当POE链段含有至少一单元具有一个α-羟基酸时尤其如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