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压舱水

压舱水

压舱水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水路运输、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96091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环球人文地理、海洋科学、口岸卫生控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口岸卫生处理学术大会、2011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学术大会、2009年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学术大会等;压舱水的相关文献由356位作者贡献,包括聂维忠、刘开颖、张小芳等。

压舱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6091 占比:99.98%

总计:496172篇

压舱水—发文趋势图

压舱水

-研究学者

  • 聂维忠
  • 刘开颖
  • 张小芳
  • 张芝涛
  • 李西标
  • 杜还
  • 王林
  • 高亚辉
  • 李金有
  • 梁君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章喜; 尚丽霞; 邓蕴彦; 唐赢中
    • 摘要: 船舶压舱水可引起外来生物入侵,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因此制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压舱水公约,已于2019年1月对我国正式生效.大量研究证明船舶压舱泥是有害藻华种类特别是有害甲藻孢囊的携带者.另一方面,有害藻华在我国近三十年频发,尤其是新的种类不断出现.因此,这种态势是否与压舱泥带来的外来种入侵有关是一个具有重要科学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我们最近的工作表明,此前国内外通过形态学方法对压舱泥的检测都大大地低估了甲藻孢囊的种类多样性和样品间种类组成的异质性.因此,必须通过更深入全面的实证研究对外源有害藻华甲藻通过压舱泥入侵我国海域进行风险评估.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讨论:(1)船舶压舱水(泥)与有害藻华地理扩散;(2)国内外有关压舱泥中甲藻孢囊多样性的检测与溯源研究;(3)我们对美国港口船舶压舱泥的检测发现压舱泥中甲藻孢囊具有很高的种类多样性和样品间的异质性.最后从我们最近的工作及与文献报道的工作比较获得了几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在评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前期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有必要通过更大量、广泛的国际船舶压舱泥和中国全海域沉积物取样、高通量测序的分子鉴定与形态观察、单孢囊分子-形态鉴定、孢囊萌发、全面生信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实证性地评估有害藻华种类通过压舱泥入侵中国的风险,并以此建立对新出现藻华种类溯源或判断是否外来种入侵的基本依据,同时为海关职能部门的检验执法提供依据.
    • SAAD S.Osama; AHMEDG.Amjed
    • 摘要: 压舱水对于船舶的运行和安全至关重要.外来物种能通过船舶压舱水转移到其它海域,给当地的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健康.苏丹港原油码头Bashayer II位于红海,国际海运可能会影响当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及由船舶压舱水引入的外来浮游植物.2013年,每月在压舱水区域(A)和非压舱水区域(B)通过拖网采集浮游植物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和计数.在此次研究中,发现了5门26科44属70余种浮游植物,其中包括16种有害浮游植物.夏季占主导地位的浮游植物优势种为蓝藻门束毛藻属浮游植物,而冬季为硅藻门浮游植物,甲藻的种群生物量在整个调查期间保持稳定.调查结果表明,观察到的所有浮游植物均为红海本地种,未发现外来种.此外,在所有采样时间中,两个站位的浮游植物组成之间均未发现显着差异(p>0.05).本研究首次对红海苏丹港Bashayer II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开展调查,为苏丹红海沿岸的浮游植物种类以及与船舶压舱水有关的浮游植物的长期观测提供了基础数据.
    • 刘瑞; 李永梅; 王艺晓; 丁兰平; 黄冰心; 杨楠; 陈彦伟
    • 摘要: 大型海藻的生物入侵对入侵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其中,主要的入侵类群如浒苔、蕨藻、松藻和裙带菜等,在我国沿海不同水域有分布.结合我国东南沿海蕨藻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等信息,该研究较详细地介绍国际及国内蕨藻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及生物入侵现状,了解国外采取的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为我国防范蕨藻等绿潮藻的入侵提供思路和方法,对保障我国近岸水域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
    • 李文丰
    • 摘要: 常规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估算方法针对远洋船舶的压舱水输入总量估算时,存在估算偏差较大的不足,为此,提出远洋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的估算模型。搭建估算模型参数估计框架,确定协议栈体系结构,实现压舱水输入总量估算模型的参数设计;构建远洋船舶压舱水环境影响序列,确定压舱水输入总量算法,完成远洋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估算模型的构建。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估算模型较常规模型,估算偏差降低10.72%,适合远洋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的估算。
    • 杜还; 张小芳; 张芝涛; 刘开颖; 李日红
    • 摘要: Large quantities of ballast water discharge from ocean going ships in sea ports of Chin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which cause the spread of aquatic nonindigenous harmful species isolated geographically by waters, the deteriorating environment of the near-shore water area and the frequent outbreaks of red tides. In this paper,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ballast water input estimation model for entry ships in Chinese ports was established. The information of foreign trade shipping and the import and export goods released publicly by the Stat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Stat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n, the input features and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isk of ballast water in China's offshore entry ships from 2007 to 2012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total input amounts of ballast water from entry ships to Chinese sea ports together with the ballast water input ratio of the five major port-group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ballast water input amounts from entry ships of the five major port-groups in China are extremely imbalanced. The most developed Yangtze River Delta in economy has the biggest total ballast water input amounts, 103.61 million tons in 2012. The second is the Circum-Bohai Sea Region (73.66 million tons) and the third is the Pearl River Delta (67.24 million tons). The total ballast water input amounts of the northwest and the southwest coastal areas are less, only 16.57 and 5.71 million tons respectively. Thelarge quantity of entry ships' ballast water discharge has been an enormous threat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s sea areas, especially to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远洋船舶压舱水在我国港口海域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地理性隔离水体间外来海洋有害生物传播和近岸海域环境日益恶化、赤潮灾害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估算模型,通过调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海关总署公开发布的外贸航运及商品进出口信息,在确立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和中国五大港口群体压舱水输入比值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至2012年中国近海入境船舶压舱水的输入特征和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我国五大港口群体入境船舶压舱水的输入总量极不平衡,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输入的境外压舱水总量最多,2012年输入量为10368万吨,其次是环渤海地区,为7371万吨,珠江三角洲地区排第三位,为6729万吨,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输入的压舱水总量较少,仅有1659万吨和571万吨.入境船舶压舱水的大量排放对我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的港口海域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 杜还; 张小芳; 张芝涛; 刘开颖; 李日红
    • 摘要: 远洋船舶压舱水在我国港口海域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地理性隔离水体间外来海洋有害生物传播和近岸海域环境日益恶化、赤潮灾害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估算模型,通过调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海关总署公开发布的外贸航运及商品进出口信息,在确立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和中国五大港口群体压舱水输入比值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至2012年中国近海入境船舶压舱水的输入特征和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我国五大港口群体入境船舶压舱水的输入总量极不平衡,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输入的境外压舱水总量最多,2012年输入量为10 368万t,其次是环渤海地区,为7 371万t,珠江三角洲地区排第三位,为6 729万t,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输入的压舱水总量较少,仅有1 659万t和571万t.入境船舶压舱水的大量排放对我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的港口海域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 周淑辉; 白章红; 田桢干; 刘艳; 刘志国; 陈家正; 吴俊; 李青; 贾巍
    • 摘要: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pecies and invasion risk of the zooplankton from ballast water samples from foreign ships. [Methods] The zooplankton from ballast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30 foreign ships entering port of shanghai between 2013 and 2014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59 taxa belonging 8 classes of 5 zooplankton phyla were founded. [Conclusion] The high abundance of zooplankton in ballast water of foreign vessels entered Shanghai port. The potential invasion risk of discharge of ballast water from foreign ship’s to shanghai port is existed after roughly assessed.%[目的]了解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和入侵风险。[方法]对2013-2014年上海港的30艘外来船舶压舱水样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在外来船舶压舱水中共发现浮游动物5门8纲59种。[结论]进入上海港的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较高,初步评估显示外来船舶压舱水的排放对上海港生态具有一定风险。
    • 周淑辉1; 白章红1; 田桢干1; 刘艳2; 刘志国3; 陈家正1; 吴俊1; 李青1; 贾巍1
    •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和入侵风险。[方法]对2013-2014年上海港的30艘外来船舶压舱水样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在外来船舶压舱水中共发现浮游动物5门8纲59种。[结论]进入上海港的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较高,初步评估显示外来船舶压舱水的排放对上海港生态具有一定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