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供电
AT供电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67962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电工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7896篇;相关期刊37种,包括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甘肃科技、甘肃科技纵横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1中国变压器技术发展论坛、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客运专线技术研讨会、2005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等;AT供电的相关文献由5000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缪同春、李群湛等。
AT供电—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896篇
占比:99.90%
总计:67962篇
AT供电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缪同春
- 李群湛
- 王磊
- 解绍锋
- 张伟
- 欧阳俊伟
- 李鹏
- 郭锴
- 易东
- 刘洋
- 李伟
- 刘伟
- 王伟
- 林华
- 张波
- 李强
- 张健
- 黄小红
- 张涛
- 张磊
- 朱春波
- 李军
- 杨华祥
- 缪江桥
- 王勇
- 王超
- 张鹏
- 李明
- 阚君武
- 滕学军
- 王强
- 王军
- 周利鹤
- 杨波
- 王鹏
- 杨帆
- 张宇
- 张超
- 王辉
- 吴波
- 陈涛
- 张杰
- 王平
- 刘斌
- 张丽艳
- 李勇
- 刘强
- 罗嗣恒
- 周锡卫
-
-
张恒;
王辉;
李群湛;
夏梦怡;
张宇;
苏鹏
-
-
摘要:
针对采用自耦变压器(AT)供电的重载铁路,为了进一步提升其运能和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提出一种采用AT供电的重载铁路牵引电缆贯通供电方案.首先,介绍了采用AT供电的重载铁路牵引电缆贯通供电方案;其次,研究采用AT供电的重载铁路牵引电缆贯通供电系统供电能力,推导该供电系统的等值模型,分析其电流分布关系,计算牵引网等值阻抗,结合其电压分布关系推导出供电能力数学模型,为方案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然后,以某实际重载线路改造设计为案例,分别对既有方案和所提方案的供电能力和能耗情况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对改造成本及运营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延长供电距离,降低牵引供电系统能耗,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节省外部电力资源,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
-
李永进
-
-
摘要:
通过对武广高铁、兰新普铁AT供电方式下发生供电子所故障时测距装置给出错误计算的分析,提出一种简而统的故障类型—子所故障,并给出该类故障的自动诊断与识别方法,为GIS开关柜制造及综自产品研发、供电调度故障分析处置提供参考.
-
-
熊秋龙
-
-
摘要: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回流系统作为高速铁路重要组成部分,而回流比例作为联调联试重要的一个检测指标,保证正常的回流比例至关重要.牵引所回流系统容易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变电所主回流比例轨回流占比小,地回流占比大;二是轨回流回所路径存在迂回.通过对钢轨对地电位主要因素即钢轨对地漏泄阻抗、钢轨回流长度与钢轨电位、钢轨点位高低受牵引供电方式影响的分析,得出地回流比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变电所回流点的钢轨对地电位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可通过牵引所回流模型的建立,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针对性采取措施,逐项对结合部间进行排除,以期整治后的回流比例达到线路运营要求.
-
-
吴光龙
-
-
摘要:
电气化铁路在机车闯入期间的故障监测难点在于机车正常运行时的电流值非常高,这个特性同时使得正常运行期间故障发生概率较高.故障期间数据表现与正常状态的电气数据表现相似,不易分辨,往往导致故障时段无法及时发现和响应,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提出对建立能量守恒电气模型,结合电气信息全采集与5G通信技术,对AT供电单元建立能量守恒模型,记录分析每个供电单元能量状态特性,结合模型历史数据信息,能够高效、实时、准确识别供电异常,灵敏判别机车闯入期间的故障.
-
-
杨晨曦
-
-
摘要:
随着近年来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发展,部分铁路线路需经过气候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如极易发生线路覆冰的区域,接触网防冰问题已引起行业极大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AT供电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在线防冰方法,根据AT供电系统接触线的电流分布特点计算了SVG装置的防冰电流限值,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电路模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
蔡默雯;
李卫民
-
-
摘要:
随着我国铁路营业里程逐年攀升,复杂的地质及气候条件、不同型号列车运行下的不同工况等都为铁路供电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所内馈线电流互感器T-F线接反、分区所数据丢失、T-F线短路、F-R线短路4种情况,论证运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计算故障数据的必要性,以及运用AT供电方式下变电所馈线电流和等于AT所中性点吸上电流和来计算故障数据存在较大局限性,以期为设备运维、故障测距装置升级完善带来启示.
-
-
-
-
魏晓斌;
魏文赋;
桂志远;
李宇星;
杨泽锋;
吴广宁
-
-
摘要:
目前中国高速动车组的接地方式为分散式,该接地方式形成的回路电流对动车的安全运行构成潜在威胁.在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AT供电模式下380B型动车组的车-网模型,并结合实验测取动车组保护电流的实际数据分析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吸上线使得保护电流的大小及相位呈周期约为20 s的循环变化,1、8车的1轴经过吸上线时保护电流幅值最大为170 A.整车回流的流向与列车位于吸上线区间位置有关,整体规律为从远离吸上线的保护接地流进车体,并从靠近吸上线侧的1或8车1轴流出.另外,在原有模型的1、8车加上0.1Ω 的接地电阻,各个保护电流的大小能够得到有效抑制.以上结论为设计更优良的接地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
-
章来胜
-
-
摘要:
通过对接触网运行实践的总结,介绍高速铁路接触网PW线安装形式存在的隐患,分析PW线线夹烧损、PW线断线的成因,指出PW线线夹电气当量不足、上跨接触网的弊端,提出PW线架空改电缆、采取绝缘安装方式、补强PW线连接点等多种整治方案,对不同供电方式接触网设计、施工、运营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
-
-
-
-
-
-
-
-
-
-
吴命利;
吴利仁
- 《2005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讨论了一种用于AT供电系统的新型变压器--二次侧中点抽出式Scott接线变压器.在对不同接线形式变压器进行技术性能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客运专线牵引变压器选型建议,分析了二次侧中点抽出式Scott接线变压器的技术优越性.试制了一台50kVA的二次侧中点抽出式Scott接线变压器小容量模型,实际测试结果证明了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相关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二次侧中点抽出式Scott接线变压器具有抑制负序能力强、能省掉变电所内AT、简化变电所主接线、减小变电所占地面积等优点,建议尽快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样机研制和现场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