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导雷达
制导雷达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37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武器工业、军事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56388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火力与指挥控制、现代防御技术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二十三届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仿真器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等;制导雷达的相关文献由39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博君、谢军伟、陈春等。
制导雷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6388篇
占比:99.62%
总计:56605篇
制导雷达
-研究学者
- 张博君
- 谢军伟
- 陈春
- 韩星
- 高剑
- 鲁金
- 付书堂
- 付强
- 冯广飞
- 唐京军
- 孙晓辉
- 宋立众
- 张军
- 张平定
- 徐产兴
- 梁晶晶
- 王朝墀
- 王海锋
- 程智峰
- 苏宇逍
- 董冬梅
- 赵倩
- 赵兴录
- 钱崇智
- 乔晓林
- 刘冰
- 刘峥
- 刘涛
- 刘艳慧
- 刘隆和
- 吴硕
- 吴群
- 周哲帅
- 姜广顺
- 孙卫国
- 孙宏伟
- 季镜炎
- 宋伟强
- 庄瑾
- 张学峰
- 张洪水
- 张翼
- 张花国
- 彭丽
- 斗计华
- 晏行伟
- 李博
- 李曦彤
- 李波
- 杨志勇
-
-
姜广顺;
王芳;
崔玉利
-
-
摘要:
针对某引进雷达混频滤波组合故障率高、备件消耗量大、对外采购困难等问题,基于逆向工程方法和信号处理技术,根据反推解算出的设计需求,实现了混频滤波组合的国产化功能代换。国产化混频滤波组合通过试用考核后,随装进行了实弹靶试验证。结果表明,该组合能够满足武器装备的正常使用要求,使用维护方便,可靠性高,已用于工厂装备修理和部队装备的维修保障。
-
-
刘涛
-
-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如雷达对抗技术的提升就有目共睹.但是雷达对抗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为了提高雷达的反侦察、防干扰、反隐身和抗反辐射武器攻击能力,增强雷达电子的防御能力,本文就雷达对抗技术的发展和趋势进行研究,以期为雷达对抗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
-
赵毅寰;
尹建勇;
杨红乔;
陈伟;
廖华山
-
-
摘要:
为了解决卫星信号不可用条件下长航时导弹精确导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用弹载制导雷达进行载体地速测量的一体化设计方案.对"X"型、"T"型天线布局方式下三维地速测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设计天线波束参数、波形参数、射频组件和信号处理架构.对该系统的测速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用弹载制导雷达进行载体地速的辅助测量,能够满足载体导航速度修正的需求,提高了设备集成度.
-
-
-
-
摘要:
在战场上,防空导弹和高射炮是狩猎军用飞机的“猎手”,为这些防空武器提供引导的雷达系统,就如同猎手的眼睛。不过,猎手有时也会成为别人的猎物.美军曾建立起一支专门打击防空武器的武装力量.这就是著名的“野鼬鼠”部队.在越南战争中,发生在战斗机与防空导弹和制导雷达之间的“斗法”,成为现代战争中的独特篇章.
-
-
科宣
-
-
摘要:
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为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陈定昌同志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的名字很少为外界知晓,但他的事业却影响着世界军事格局。他是我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国家战略防御技术体系的倡导者、体系建设的引领者和三代防空装备的拓新者和实践者。他是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当之无愧的祖国空天防御事业跨代发展的“领头雁”,为信息化条件下新质装备研制形成制衡强敌的战略威慑能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
-
石猴大王
-
-
摘要:
他在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导弹和制导雷达领域干了一辈子,无畏困难、风雨与挫折,一生不变的追求就是“航天梦”。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定昌。报效祖国生于乱世,深知外强侵我国土锥心之痛;立志报国,誓要实现自我奋发桿卫国土之心愿。1937年1月,陈定昌出生于上海。同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还在襁褓里的陈定昌随家人迁往扬州避难。
-
-
-
苗珊珊;
张铁柱
-
-
摘要:
回顾几十年的航天生涯,他曾自谦,自己并不是思维超前,而是在考虑问题时喜欢从全局出发,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2020年9月7日,曾研制了中国首部激光雷达的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走了,消息一出,人们悲痛不已。陈定昌是我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防空体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装备的实践者、拓新者和谋划者,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回顾几十年的航天生涯,他曾自谦,自己并不是思维超前,而是在考虑问题时喜欢从全局出发,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多做一些工作。"
-
-
郭超凯
-
-
摘要:
"搞科学就是要不断创新。"这是陈定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中国防空导弹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2020年9月7日,曾研制出中国首部激光雷达的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走了。在55年为国铸"剑"的科研生涯中,他推动实现了重要领域科学技术从零到一再到多的不断跨越,突破了第一代防空导弹面临的U2飞机干扰难题和第二代防空导弹制导系统和系统总体设计,攻克了第三代防空导弹关键技术,开启了防空装备体系化发展的新篇章。
-
-
-
TANG Jing-jun;
唐京军;
ZHAO Qian;
赵倩;
DONG Dong-mei;
董冬梅
- 《第八届全国仿真器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某型制导雷达是该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武器装备仿真系统中的主要建模对象.导致该武器系统发生故障的不利因素多种多样,而且其中一些因素之间存在着耦合性,给捕捉故障发生规律带来困难.基于该型制导雷达已有的故障信息统计,对导致故障的致因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分别建立了导致该型制导雷达故障的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灵敏度计算模型;选择导致该型制导雷达发生故障的典型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控制模型计算的输入/输出参数变化,得出相关因素导致故障发生的规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故障致因因素体系,对故障致因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有助于仿真模型的精确描述,提高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
-
-
- 《第十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就隐身技术和反隐身技术加以综述,对防空制导雷达反隐身性能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了几种反隐身措施的发展潜力,本文认为米波雷达反隐身是防空制导雷达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提高雷达测量精度是主要技术难点.
-
-
-
-
-
-
张立宝;
姜广顺;
杨波
- 《第二十三届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装备进厂大修时,受系统复杂性和修理难度的制约,制导雷达的修理周期最长,导致修理后的发射装置单车检验合格后,便处于等待状态,直到制导雷达具备与发射装置联调的条件.为解决发射装置脱机状态下的综合检测问题,构建了发射装置联调检测设备.方案采用NiosⅡ软核处理器嵌入技术,并将处理器和外设接口控制逻辑集成在一块FPGA芯片中.FPGA内部程序模块设计使用VHDL语言描述,可重构性强,升级容易,移植性好.设备功能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已在工厂装备修理中得到应用检验.
-
-
- 《中国电子学会2008年电子机械、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某跟踪制导雷达高频舱结构设计的难点,对高频舱结构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采用应力应变电测法对高频舱进行了应力测试,并通过模拟载荷进行了静态变形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分析计算正确,采用仿真手段可以高效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产品研制成本和风险。
-
-
- 《第十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精确制导是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制导技术新概念。精确制导武器现已成为信息化局部战争中物理杀伤的主要手段,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精确制导技术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关键技术,它支持精确制导武器的远距离高精度作战、夜间作战、全天候作战(大雨除外)、复杂战场环境下作战,其研究的重点是确保精确制导武器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精确命中目标乃至要害部位的寻的末制导技术其中毫米波制导是精确制导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与红外成像制导一起,成为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分支与红外相比,毫米波更能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和恶劣气象条件;与微波相比,毫米波探测目标精度更高毫米波具有宽频带特性,容易采取频率捷变、频率分集或扩展频谱、宽带调频等有效的抗有源干扰的措施毫米波制导技术在抗干扰能力和精度方面优于微波制导技术,在全天候作战能力方面优于红外成像制导,因此在精确制导技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毫米波末制导技术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毫米波制导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