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连枷胸
创伤性连枷胸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44440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创伤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山东省第十一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等;创伤性连枷胸的相关文献由22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国华、宋淑敏、张福平等。
创伤性连枷胸—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4440篇
占比:99.98%
总计:444531篇
创伤性连枷胸
-研究学者
- 周国华
- 宋淑敏
- 张福平
- 李坤
- 李涛
- 杨洪顶
- 杨许君
- 汤曼力
- 王军
- 王庆淮
- 王玉贞
- 谭宁
- 赵春松
- 陈萍
- 马翠英
- 丛伟
- 丛巍
- 于佳宁
- 于洪泉
- 于素华
- 仲烨
- 何东升
- 何刚
- 何小平
- 侯永波
- 侯鑫磊
- 关新琴
- 冯刚
- 冯永涛
- 刘丁
- 刘伟
- 刘巍
- 刘川
- 刘志
- 刘战国
- 刘捷夫
- 刘文
- 刘文超
- 刘旭
- 刘晋梁
- 刘江
- 刘海林
- 刘胜中
- 单远洲
- 叶海燕
- 向明章
- 吕英燕
- 吴传相
- 吴宁
- 吴昊
-
-
王鹏
-
-
摘要: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保守治疗,给予观察组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治疗,观察至治疗后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增加,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可有效改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肺功能,减轻其机体炎症反应,且并发症症较少,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冯永涛;
陈家先
-
-
摘要:
cqvip:连枷胸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胸部创伤,其病死率高达30%[1]。目前,对于连枷胸患者选择加压包扎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仍未达成一致,以往多采用局部加压包扎、巾钳悬吊牵引、胸壁支架固定等治疗措施,后期可能出现骨折断端移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受限,长期卧床导致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等一系列并发症[2]。近年来,手术治疗连枷胸日趋简单化和微创化且效果显著[3],为此,笔者前瞻性研究2016年3月—2019年12月在庆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75例连枷胸患者,比较加压包扎治疗与手术治疗连枷胸患者的临床效果。
-
-
陈颖;
李先华;
钱涵泓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肋骨内固定联合机械通气对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呼吸功能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20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及对照组(n=15).研究组患者采用肋骨内固定及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胸带外固定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系统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及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相对于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入院时至治疗后3 d两组患者PaO2、SaO2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PaCO2较前逐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后1 d、3 d PaO2、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 d 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5.6%低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7,P<0.05).结论 肋骨内固定联合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呼吸功能,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安全可靠.
-
-
郭晓丽
-
-
摘要:
目的:分析50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采取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50例,应用随机分组,平均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实施综合护理,对比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5.97±1.11)天、住院时间(19.66±0.70)天、护理满意度92.00%,均优于对照组(7.79±0.85)天、(21.21±0.94)天、80.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拔管和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
-
张帆;
张潍;
孙党泽;
辛伟;
周勇锋
-
-
摘要:
目的 观察镍钛记忆合金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效果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非手术治疗,胸壁用多头肋骨带及厚棉垫加压固定;观察组患者进行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BMP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2组血清中BMP-2、BMP-7及BMP-1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7±1.6) μg/L比(4.9±1.1)μg/L、(9.7±2.0)μg/L比(6.2±1.9) μg/L、(9.5±1.3) μg/L比(5.6±1.1) μg/L];2组白细胞介素2(IL-2)、IL-10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9±5) ng/L比(45±4)ng/L、(35±9)ng/L比(40±6)ng/L、(12.1 ±2.8)mg/L比(18.4±5.4)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3% (14/60)比63.3% (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能有效治疗创伤性连枷胸,且安全性高,同时对异常的BMP及炎性因子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
-
-
-
-
-
王继华;
张春杰;
刘伟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人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治疗方法,比较手术内同定术与非手术外同定治疗的效果.rn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4年11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75岁以上老年人创伤性连枷胸经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把39例患者分为两组,手术内同定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79±7.3)岁;非手术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79±4.4)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rn 结果:围术期死亡7例,肺部感染3例,ARDS2例,肺栓塞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手术组患者病死率低于非手术组(95%VS27.8%,P<0.05)手术组机械通气时间[(3.7±1.5)d vs (11.5±7.0)d]、住院时间[(21.6±9.8)d vs (30±l 6.5)d].住ICU时间[(6.5±1.3)dvs(12.9±7.4)d]均低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中呼吸系统并发症,肺外并发症、胸廓畸形,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均少于非手术组(P<0.05).随访6个月,复查x-ray胸片非手术组胸廓畸形6例,手术组0例;慢性疼痛非手术组3例,手术组1例.rn 结论:老年人连枷胸特别是合并慢性疾病者,应早期积极行肋骨内同定术治疗.
-
-
- 《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
| 200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外科内固定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资料1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11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中9例早期行爪形钢板内固定,2例延期行爪形钢板内固定.治愈10例,死亡1例(9.09%).结论:胸腔镜辅助爪形钢板内固定是肋骨骨折内固定的可靠易行的方法.同时应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把握创伤性连枷胸外科内固定的适应症.
-
-
秦承显;
李学健
- 《山东省第十一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文章采用兰州“西脉”环抱式记忆合金肋骨固定器对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20例,均治愈。术后1周下床活动,术后2周复查胸片显示胸廓对称,两肺复张良好,肋骨断端对位满意,均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