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切牙

切牙

切牙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16090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广东牙病防治、口腔医学、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等;切牙的相关文献由655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松磊、朱世柱、由敬舜等。

切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6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16090 占比:99.96%

总计:616308篇

切牙—发文趋势图

切牙

-研究学者

  • 姜松磊
  • 朱世柱
  • 由敬舜
  • 白丁
  • 赵梦明
  • 陈华
  • 乐迪
  • 傅裕杰
  • 冯格
  • 刘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宏裕; 管兆兰; 李根; 王华; 孙雯; 张卫兵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切牙牙根的吸收状况。方法选择使用不同矫治器的安氏Ⅱ类2分类成年患者30例,其中传统MBT托槽、自锁托槽以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各10例,共计240颗切牙。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学资料,并导入Dolphin Imaging软件,Mimics软件以及3-Matics软件测量分析治疗前后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结果传统MBT托槽组和自锁托槽组的上下颌中切牙以及侧切牙的牙齿长度(L)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上下颌中切牙及上颌侧切牙的牙齿长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下颌侧切牙治疗前后的牙齿长度无显著变化。而三组之间的对比,上下颌中切牙牙齿长度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上下颌侧切牙的牙齿长度减少量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平均牙齿长度变化为(-0.37±0.11)mm,显著小于传统MBT托槽组(-1.32±0.47)mm及自锁托槽组(-1.05±0.38)mm。在牙根吸收区域的比较上,各组均表现为腭侧吸收多于唇侧吸收,近中吸收多于远中吸收。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可有效降低切牙牙根吸收严重程度。
    • 周威; 王林; 王亮; 赵春洋
    • 摘要: 目的分析上颌阻生尖牙正畸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的牙根吸收情况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上颌尖牙阻生且符合标准的43例患者,年龄10~23岁,共60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上颌阻生尖牙正畸牵引治疗前后分别拍摄锥形束CT,分析阻生尖牙邻近切牙的牙根吸收程度,并对可能存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颌阻生尖牙正畸牵引治疗后,上颌中切牙发生轻、中、重度牙根吸收的概率分别为71.7%、15.0%、13.3%,上颌侧切牙发生轻、中、重度牙根吸收的概率分别为48.3%、36.7%、15.0%,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牙根吸收严重程度存在差异(P<0.05)。位于腭侧及颌骨内、低位且靠近面中线的阻生尖牙,在正畸牵引治疗后,侧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较重(P<0.05)。低位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中切牙牙根吸收较重(P<0.05)。牵引时间较长时,中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较重(P<0.05)。治疗前已发生牙根吸收的切牙,在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发生的牙根吸收程度较重(P<0.05)。结论上颌侧切牙在阻生尖牙正畸牵引治疗后,发生的牙根吸收程度较重。上颌阻生尖牙正畸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与阻生尖牙所处的位置、牵引治疗时间以及治疗前是否发生牙根吸收有关。
    • 李亚奇; 杨相笛; 孔楠楠; 郭雪艳; 吴甜甜
    • 摘要: 乳牙深龋不仅会使乳牙牙列缺损、混合牙列缺失、牙髓病变、牙生理间隙丢失,对儿童生长发育、正常恒牙列形成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儿童错 畸形发生,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因此,及时、有效、合理地治疗乳牙深龋,保存必要乳牙及其牙髓活性, 对维护乳牙生理功能,维持牙列完整、诱导混合牙列期乳恒牙替换、健全儿童身心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 高丽萍; 阮建平; 李新梅; 田剑刚; 黄瑞哲; 高江红
    • 摘要: 目的 探究SD大鼠牙釉质发育期摄入阿莫西林对牙釉质矿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18只新生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和两个实验组大鼠在出生后第3~17天内分别给予蒸馏水、50 mg·kg-1·d-1(50 mg组)和100 mg·kg-1·d-1(100 mg组)阿莫西林,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肝肾组织结构、下颌第一磨牙及切牙釉质表面情况,X射线能谱仪分析牙釉质表面的Ca/P变化,扫描电镜观察1%磷酸酸蚀后的牙釉质表面形貌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下颌切牙成釉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g组大鼠一般状况及肝肾组织结构均未见明显变化.各组大鼠下颌第一磨牙均未见明显的釉面白斑;50和100 mg组所有大鼠上下颌切牙唇面切1/3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垩色改变.X射线能谱仪分析显示,在下颌第一磨牙1/3区及下颌切牙切1/3区,50和100 mg组的Ca/P(第一磨牙1/3区分别为1.51 ±0.03和1.52±0.02,下颌切牙切1/3区分别为1.46±0.01和1.43±0.01)均较对照组(第一磨牙1/3区为1.67±0.41,下颌切牙切113区为1.73±0.07)显著降低(P<0.05);在下颌第一磨牙和下颌切牙的颈1/3区,50和100 mg组的Ca/P(第一磨牙颈1/3区分别为1.59±0.05和1.57±0.04,切牙颈1/3区分别为1.47±0.01和1.51±0.03)与对照组(第一磨牙颈1/3区为1.56±0.04,切牙颈1/3区为1.52±0.0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50和100 mg组下颌第一磨牙和下颌切牙酸蚀处理后釉柱大小不一,排列紊乱,釉柱间隙均较对照组增大,部分区域甚至出现较大的凹坑.HE染色结果显示,50和100 mg组大鼠切牙成熟期成釉细胞细胞间隙较对照组增宽.结论 SD大鼠牙釉质发育期摄入阿莫西林可能影响其牙釉质矿化.
    • 刘洪; 颜成东; 蒋尚飞
    • 摘要: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对2周龄小鼠下颌切牙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选取2周龄PTHrP KI小鼠及同窝WT小鼠各20只,对下颌切牙行影像学、组织学、细胞凋亡、RT-PCR检测.结果:PTHrP KI组小鼠下颌切牙长度、切缘厚度、髓腔壁牙本质厚度、I型胶原阳性面积、ALP、OCN、SOD1、SOD2、CAT、GSH-Px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WT组小鼠(P<0.01),前期牙本质比例、凋亡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WT小鼠(P<0.01).结论:PTHrP核定位序列和C-末端的缺失导致幼年小鼠下颌切牙细胞凋亡增加、胞外基质生成和矿化减少,导致了小鼠下颌切牙的发育异常.
    • 朱伟豪; 娄姝; 潘永初
    • 摘要: 目的 通过CBCT数据测量不同垂直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切牙根周牙槽骨面积、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和牙槽嵴高度,评估牙槽骨骨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11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CBCT资料,根据下颌平面角(GOGN-SN)和面高比(FHI)将患者分为3组:长面型组(23例),均面型组(51例)和短面型组(36例).分别测量各组上下切牙根周颊侧和舌侧牙槽骨面积(BA/LA)、根尖颊侧和舌侧牙槽骨厚度(BW/LW)以及颊侧和舌侧牙槽嵴高度(BH/LH),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长面型组BA和BW小于均面型组和短面型组(P<0.001),而LW在3组中最大(P<0.001).BA和BW与GOGN-SN呈负相关,而与FHI呈正相关,LW与GOGN-SN呈正相关,与FHI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垂直面型骨性Ⅲ类患者上下切牙根周牙槽骨骨量有差异,长面型患者的上下切牙颊侧牙槽骨面积和根尖颊侧牙槽骨厚度均较小,而根尖舌侧牙槽骨厚度较大,此差异与下颌平面角和面高比存在显著相关性.
    • 伍春兰; 唐华; 陈军
    • 摘要: 目的 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成人骨性Ⅱ类高角开患者上下切牙区的牙槽骨形态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筛选成人骨性Ⅱ类高角正畸治疗前患者58例(前牙开29例、正常覆29例),利用Dolphin软件测量上下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和牙槽骨厚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开组与对照组在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舌/腭侧的牙槽骨厚度及牙槽骨高度上,开患者多个切牙位点处的舌/腭侧及根尖处的牙槽骨厚度较薄、牙槽骨高度较低;Pearson检验显示覆与舌/腭侧牙槽骨高度呈负相关,与牙槽骨厚度呈正相关.结论 成人骨性Ⅱ类高角开患者切牙区的舌/腭侧牙槽骨厚度较薄、高度较低,矫治该类患者时应谨慎切牙过度的舌向移动,并注意转矩的控制,以避免牙周组织及牙根的损伤.
    • 黄凌霞; 屠青青; 陈建治
    • 摘要: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测量对上颌前牙种植治疗的种植成功效果观察及对满意度影响.方法 选取杭州口腔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行上颌前牙种植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上颌前牙种植术;观察组在上颌前牙种植术前行上颌前牙CBCT测量.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种植即刻、种植3个月及种植12个月牙槽骨骨厚度和ISQ值变化,种植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种植成功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5.00%(51/60)] (x2=4.904,P<0.05).观察组牙槽骨骨厚度种植3个月[(1.53±0.05) mm]和种植12个月[(1.78±0.12) mm]均高于对照组[(1.46±0.04) mm、(1.64±0.10) mm](t=9.839、8.066,均P<0.001).观察组ISQ值种植3个月[(76.83±5.49)]和种植12个月[(82.91±4.85)]均高于对照组[(67.81±4.61)、(74.18±5.21)](t=11.324、11.038,均P<0.001).观察组总满意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81.67% (49/60)] (x2=5.175,P<0.05).结论 上颌前牙CBCT测量对上颌前牙种植治疗的种植成功效果明显,不仅可提高种植成功率,且可提高种植满意度.
    • 田怡雪; 丛馨
    • 摘要: 脊椎动物牙齿的置换始于前代牙板的末端,称为继承牙板。作为一种转录因子,Sox2是生长中的小鼠切牙上皮干细胞的标记,其在牙板演替过程中的作用是已知的,但它与细胞连接蛋白的关系仍未被研究。紧密连接是由跨膜蛋白如claudin家族和胞浆蛋白构成的复合物,在牙齿形态发生和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