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61642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双足与保健、中华养生保健、临床麻醉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相关文献由15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敏、许炜民、陆晨星等。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61642篇
占比:100.00%
总计:1861714篇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研究学者
- 刘敏
- 许炜民
- 陆晨星
- 陈凤华
- 万仑
- 于建红
- 于志俊
- 于新艳
- 井郁陌
- 仲琴
- 任保
- 何治勇
- 何鼎
- 倪兴强
- 兰基山
- 冯明录
- 刘伟
- 刘华兴
- 刘博
- 刘品
- 刘大伟
- 刘志勇
- 刘志臣
- 刘海燕
- 刘长江
- 刘雅妹
- 刘飞舞
- 单国庆
- 叶元
- 吕德成
- 吕树田
- 吕荷荣
- 吴俊林
- 吴绍全
- 吴翔鹏
- 周伟
- 周富彬
- 周鹏飞
- 夏志民
- 夏玉萍
- 孙国明
- 孙虎峰
- 宋思桐
- 广东
- 康晓鹏
- 康晓鹏1
- 张冶
- 张凇铭
- 张慧
- 张杰
-
-
陈美丽
-
-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CPM)功能锻炼仪联合分级康复运动在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84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分级康复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CPM功能锻炼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干预4周后、术后3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两组HSS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干预4周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M功能锻炼仪联合分级康复运动在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
-
-
胡锋;
洪芳;
杨月太
-
-
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抗氧化治疗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骨代谢及氧化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因四肢骨折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术后采用NGF联合抗氧辅助治疗。随访骨折愈合情况;测定手术前后血清中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为(6.58±0.87)、(13.85±1.68)周,显著短于对照组[(9.94±1.13)、(18.13±2.03)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骨折区的骨密度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患者骨折区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中BALP、OPG、PINP的含量均较术前显著升高,RANKL、TRACP5b的含量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BALP、OPG、PINP的含量为(26.52±3.32) U/m L、(0.33±0.05) ng/m L、(43.94±5.84) n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22.36±3.12)U/m L、(0.25±0.04) ng/m L、(34.21±4.48) ng/m L],RANKL、TRACP5b的含量为(64.58±7.85) ng/m L、(3.26±0.52)μ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75.23±8.69) ng/m L、(4.41±0.57)μ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中丙二醛、AOPP的含量均较术前显著降低,SOD、HO-1的含量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患者丙二醛、AOPP的含量为(6.31±0.78)、(14.52±1.76)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8.84±1.03)、(20.16±2.84)μmol/L],SOD、HO-1的含量为(98.31±10.32)、(61.36±7.68) U/m L,显著高于对照组[(78.34±8.79)、(45.41±6.57) U/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GF联合抗氧化用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能够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骨代谢、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
-
景哲峰
-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选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山西省永济市医疗集团骨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80例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以及Mazur踝关节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00%(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AOFAS评分、Mazur评分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
-
贾莉莎;
王郸;
张慧;
刘博
-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愈合效果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诊治的10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将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4),将采取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者设为观察组(n=54),对比2组患者手术疗效、并发症、康复时间指标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总体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83.3%(x2=4.960,P=0.026);(2)观察组患者平均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3.377、39.504,均P=0.000);(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9%,低于对照组的14.8%(x2=4.364,P=0.037).结论: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愈合效果,并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
-
陆晨星;
陈凤华;
许炜民
-
-
摘要:
目的:探讨闭合性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ORIF)术后联合牛膝活血汤加减对炎性指标及踝关节肿痛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CT或X片确诊为闭合性骨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踝关节骨折ORIF治疗)、研究组40例(踝关节骨折ORIF+牛膝活血汤加减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炎性指标及踝关节肿痛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沉、CRP水平及踝关节肿痛评分在术后1 d呈峰值,术后7 d、术后14 d呈下降趋势;研究组血沉、CRP水平及踝关节肿痛评分在术后7 d、术后14 d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率62.5%,研究组显效率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ORIF术后联合牛膝活血汤加减口服治疗闭合性踝关节骨折,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沉、CRP水平,缓解踝关节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
-
陆晨星;
陈凤华;
许炜民
-
-
摘要:
目的:探讨闭合性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ORIF)术后联合牛膝活血汤加减对炎性指标及踝关节肿痛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CT或X片确诊为闭合性骨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踝关节骨折ORIF治疗)、研究组40例(踝关节骨折ORIF+牛膝活血汤加减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炎性指标及踝关节肿痛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沉、CRP水平及踝关节肿痛评分在术后1 d呈峰值,术后7 d、术后14 d呈下降趋势;研究组血沉、CRP水平及踝关节肿痛评分在术后7 d、术后14 d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率62.5%,研究组显效率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ORIF术后联合牛膝活血汤加减口服治疗闭合性踝关节骨折,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沉、CRP水平,缓解踝关节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
-
郭涛;
徐金平;
赵志刚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从2019年7月~2020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分别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联合带线铆钉修复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结合带线钉铆钉修复方式,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手术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
-
-
-
-
马振超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康复干预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48例,其中内踝骨折10例,外踝骨折10例,双踝骨折15例,三踝骨折1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患者在术后第二天进行康复宣教及床边早期康复训练,给予床上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静力性收缩训练,足趾关节主动被动训练,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屈伸训练同是采用激光照射压痛点配合电脑中频治疗强化患者小腿三头肌肌肉力量,训练完成后,抬高患肢冰敷15-20分钟.术后2周除上述训练外,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主动—辅助下踩关节运动,坐位下(无负重)进行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每个动作训练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结果:48例患者平均住院14天,所有伤口均愈合,无人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出院时无明显肿胀及肌肉萎缩。 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及合理正确的康复治疗计划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踩关节功能恢复。
-
-
马振超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康复干预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48例,其中内踝骨折10例,外踝骨折10例,双踝骨折15例,三踝骨折1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患者在术后第二天进行康复宣教及床边早期康复训练,给予床上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静力性收缩训练,足趾关节主动被动训练,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屈伸训练同是采用激光照射压痛点配合电脑中频治疗强化患者小腿三头肌肌肉力量,训练完成后,抬高患肢冰敷15-20分钟.术后2周除上述训练外,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主动—辅助下踩关节运动,坐位下(无负重)进行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每个动作训练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结果:48例患者平均住院14天,所有伤口均愈合,无人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出院时无明显肿胀及肌肉萎缩。 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及合理正确的康复治疗计划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踩关节功能恢复。
-
-
马振超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康复干预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48例,其中内踝骨折10例,外踝骨折10例,双踝骨折15例,三踝骨折1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患者在术后第二天进行康复宣教及床边早期康复训练,给予床上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静力性收缩训练,足趾关节主动被动训练,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屈伸训练同是采用激光照射压痛点配合电脑中频治疗强化患者小腿三头肌肌肉力量,训练完成后,抬高患肢冰敷15-20分钟.术后2周除上述训练外,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主动—辅助下踩关节运动,坐位下(无负重)进行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每个动作训练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结果:48例患者平均住院14天,所有伤口均愈合,无人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出院时无明显肿胀及肌肉萎缩。 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及合理正确的康复治疗计划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踩关节功能恢复。
-
-
马振超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康复干预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48例,其中内踝骨折10例,外踝骨折10例,双踝骨折15例,三踝骨折1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患者在术后第二天进行康复宣教及床边早期康复训练,给予床上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静力性收缩训练,足趾关节主动被动训练,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屈伸训练同是采用激光照射压痛点配合电脑中频治疗强化患者小腿三头肌肌肉力量,训练完成后,抬高患肢冰敷15-20分钟.术后2周除上述训练外,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主动—辅助下踩关节运动,坐位下(无负重)进行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每个动作训练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结果:48例患者平均住院14天,所有伤口均愈合,无人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出院时无明显肿胀及肌肉萎缩。 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及合理正确的康复治疗计划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踩关节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