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凝结水

凝结水

凝结水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2918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8篇、会议论文166篇、专利文献195174篇;相关期刊482种,包括设备管理与维修、炼油技术与工程、节能等; 相关会议112种,包括2017年电站热工自动化技术交流会、2016(第七届)电力行业化学专业技术交流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厂化学2016年学术年会 等;凝结水的相关文献由590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振、王伟、朱志平等。

凝结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8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166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95174 占比:99.33%

总计:196498篇

凝结水—发文趋势图

凝结水

-研究学者

  • 张振
  • 王伟
  • 朱志平
  • 李树生
  • 王正平
  • 刘昌魁
  • 杨笑宇
  • 田文华
  • 王国际
  • 王旭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家志
    • 摘要: 主要介绍了延迟焦化装置中以凝结水部分代替1.0 MPa蒸汽混合进入焦炭塔以水代汽冷焦的工艺。增设SS型雾化器,采用了先进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PLC),在1.0 MPa蒸汽进入焦炭塔的管线前引入凝结水线,雾化均匀后再进入焦炭塔内。技术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表明:“水代汽”操作不仅提高了焦炭塔塔壁温度下降速率,且对石油焦质量也未产生明显影响,单次大吹汽操作可以节省1.0 MPa蒸汽12.5 t,每年可以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39万元。
    • 刘安仓; 陈建忠; 谢颖纨; 杨宝鄂; 唐强; 江永; 陈明光
    • 摘要: 对某电厂1000 MW机组凝结水管系进行了优化布置,建立了凝结水管系的应力力学模型和一维流动阻力模型,查明了管系的应力分布和流动阻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管系优化布置方案的管道在设计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柔性,并且减少了管系的局部流动阻力。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凝结水管系的流动阻力可降低约20%。
    • 刘奎; 张一粟
    • 摘要: 石化企业新鲜水用水结构中循环水系统补充水及除盐水制水用新鲜水占绝大部分。石化项目节水评价标准主要依据GB/T 26926—2011 《节水型企业石油炼制行业》要求。石化项目节水设计措施可以分为有对标指标的节水措施和无直接对标指标的节水措施两大类。节水减排工作需要在设计源头上进行多专业协作,重视水平衡方法的应用;注重全厂含硫污水净化水的平衡回用以及完善节水评价指标,实现节水减排整体优化。
    • 陶正兴
    • 摘要: 化工企业会产生大量凝结水,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凝结水的回收和利用尤为重要。考虑凝结水中污染物种类不同,工艺处理流程要有针对性,需要采用分质处理。以某化工企业对凝液处理方法的应用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凝结水回用于锅炉的技术路线。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水质满足符合锅炉补给水水质要求。
    • 张强; 许金泉; 王志先
    • 摘要: 新型同轴式导波雷达液位计在核电厂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的应用过程中,受现场工艺环境、安装方式、运行操作等因素影响,多次发生共模故障,产生大量运行事件。结合运行事件背景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进行了相应优化措施。具体措施为:针对测量筒反复泄漏导致液位波动的问题,对堵头安装方式及密封材料进行优化;针对导波杆产生凝结水导致虚假水位的问题,对机组冲转阶段的运行程序进行优化;针对高液位测量线性超差的问题,对导波杆的选型及安装方式进行优化;针对导波杆支撑件反复脆化的问题,对支撑件材料进行优化。某核电厂的运行实践表明,优化后液位计运行情况良好、故障现象大幅减少、运行及维修成本显著降低。该研究为后续新建机组及在役机组的MSR液位改造提供了有效参考。
    • 杨洪良
    • 摘要: 轮胎硫化及烘胶过程中,使用后的乏汽产生较大的凝结水,该凝结水余热热量仍旧较大,废弃可惜,对现场设施进行部分技改,以回收利用。通过对凝结水余热热量及烘胶房需用热量的计算,制定出可行性方案,确定使用现有的热水泵,增加部分管道及散热器等,对烘胶房取暖用热进行改造,由凝结水替代部分蒸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杜绝跑、冒、滴、漏的目的。
    • 赫然
    • 摘要: 在凝汽式火力发电厂中,凝汽器是汽轮发电机组的重要附属设备之一,其作用之一是去除凝结水中的氧气,而凝结水溶氧超标大多数原因都是由于空气漏入冷凝器和真空系统或是凝汽器补水带入氧气所导致。以凝结水产生溶氧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导致凝结水溶氧超标可能性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控制治理方案,为供电厂工作人员在查找及处理凝结水溶氧超标问题时提供参考。
    • 马策; 蒋小伟; 闫宏彬; 周鹏宇; 任建光; 樊尧; 范潇; 万力
    • 摘要: 凝结水会加剧石质文物的风化,以往确定凝结水量的实验设备布置复杂、监测范围有限,并且无法实时反映凝结状态,从而制约了对凝结水形成过程的认识以及对石质文物凝结水的有效防治。文章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开展凝结水形成规律研究,实现了对石窟壁面凝结水的大范围无损连续观测,并利用微波水分测试技术进行验证。针对一次降雨事件,对云冈石窟第19窟壁面进行了连续100 h的红外热成像监测,揭示了降雨前和降雨期间的壁面温度昼夜变化规律,通过对比空气露点温度识别出2个具备凝结水形成条件的时期:降温前凝结期,从降雨前16 h开始到降雨期间气温发生骤降为止;降温后凝结期,从气温骤降开始到降雨结束后12 h。同时,利用微波水分仪进行了连续56 h的浅表层岩石含水率动态监测,发现尽管壁面上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凝结水,但岩石内部含水率增大,表明岩石内部已经优先凝结。降雨过程中气温在1 h内从18.5°C骤降到15.6°C引起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导致露点温度下降,使得壁面不再具备凝结水形成条件。该研究对石质文物的凝结水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郑晓薇
    • 摘要: 炼厂凝结水系统泄漏率高不仅影响水资源回用,同时增加了现场施工风险。本文根据现场泄漏情况,从人员、生产条件、材质、凝结水性质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导致凝结水系统泄漏的因素并建立鱼骨图。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降低炼厂凝结水系统泄漏率。
    • 宋菊花
    • 摘要: 管壳式换热器用于大流量高流速的气相介质换热时,易发生管束甚至设备本体的振动,防止设备发生振动是该类设备在选型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文中介绍了用HTRI软件设计的某厂大流量蒸汽加热器出现管束振动隐患时,通过灵活安排接管位置加以消除的方法,以及对设备的操作方面的进一步要求。最终通过实际运行,证明换热器设备的振动消除措施是有效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