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热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温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428368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华章、科技传播、科技与生活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工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和燃气轮机发电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热工自动化技术交流会、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2011年会、2010年全国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年会等;再热蒸汽温度的相关文献由33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顶祥、孙俊威、张明等。
再热蒸汽温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8368篇
占比:99.98%
总计:428450篇
再热蒸汽温度
-研究学者
- 吴顶祥
- 孙俊威
- 张明
- 张诚
- 张鹏
- 戴维葆
- 李玲
- 杨宝祥
- 杨帆
- 王东风
- 王玉华
- 许杨
- 赵宏伟
- 陈国庆
- 马天星
- 黄启龙
- 刘明媛
- 赵锡龄
- 陈连军
- B.W.威廉
- G.N.里杰达尔
- J.张
- S.张
- X.楼
- 丁皓轩
- 严俊杰
- 侯新建
- 冯鑫
- 刘光旭
- 刘国伟
- 刘明
- 刘洪宽
- 包一鸣
- 吴恒运
- 周晓
- 姚峻
- 姜铁骝
- 孙永军
- 孟祥生
- 宋涛
- 尼尔·R·拉斯金
- 庄义飞
- 庞奴沙米·K·戈昂达
- 张仲彬
- 张兴
- 张剑
- 张忠华
- 张毅
- 张翼
- 曹丽华
-
-
周勇;
包伟伟;
王悦;
张勇;
张冶;
苏天庆
-
-
摘要:
以某电厂国产早期型燃煤发电机组为例,对其参与电网深度调峰后出现的再热蒸汽温度低现象及其对机组安全性及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及分析。基于汽轮机热力计算方法,对机组在深调负荷工况的排汽湿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机组在90MW负荷工况、再热蒸汽温度470°C时,排汽湿度为3.7%,在安全范围之内。对再热蒸汽温度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做了估算,结果表明,再热蒸汽温度低影响机组煤耗上升约5g/(kW·h)。
-
-
陈刚;
蒲靖凡;
梅海龙;
虞兵;
张林;
石川;
谭鹏
-
-
摘要:
为大规模消纳新能源,燃煤电站需要频繁调整负荷,这给再热蒸汽温度控制带来了一些困难。以某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历史运行数据;建立基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MLP)的锅炉再热蒸汽温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再热蒸汽温度预测模型均方误差仅0.71°C,在平均相对误差、相关系数、训练用时以及泛化效果都要优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以及支持向量机(SVM)。将该模型预测结果引入控制器有助于提高再热蒸汽温度控制品质。
-
-
韩磊
-
-
摘要:
以国内某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П型锅炉为例,通过在不同典型负荷下对烟气再循环系统的运行调整,研究再循环烟气量变化对锅炉蒸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机组负荷越高,烟气再循环对主蒸汽、再热蒸汽汽温及一、二次再热蒸汽温升的影响越显著。1000 MW负荷下,配合烟气再循环系统,主蒸汽、再热蒸汽参数均基本达到额定参数;中低负荷下烟气再循环系统无法独立完成过热蒸汽、再热蒸汽温度之间的匹配,主蒸汽和一、二次再热蒸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欠温。
-
-
巩时尚;
陈禄;
韩华锋;
朱雷;
陈铁锋
-
-
摘要:
为解决超超临界反向双切圆锅炉蒸汽温度偏低的问题,在过热器与再热器壁温不超温的基础上,研究了燃烧器摆角、运行氧气体积分数、燃尽风量、烟气挡板开度、一次风量、二次风配风模式及吹灰方式等因素对主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的影响并进行了综合优化调整.结果表明:同时优化调整各参数时,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均能达到设计值,调整效果良好,可为该类型机组蒸汽温度调整提供参考.
-
-
宋莉莉;
刘婷;
陈莉
-
-
摘要:
本文是以再热汽温控制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建模研究。传统辨识方法对再热蒸汽温度模型辨识方面存在收敛速度较慢、寻优精度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粒子群算法对再热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辨识,将系统辨识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使用MATLAB软件,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一个优化后的、可用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简单易行,运行速度快,精度较高。
-
-
孙君建;
关风一;
赵春荣;
宋文雷;
崔浩
-
-
摘要:
详细介绍了某电厂低氮燃烧器改造前后以及炉膛敷设卫燃带前后锅炉再热蒸汽温度变化情况,结合国内学者对卫燃带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敷设卫燃带对再热蒸汽温度的影响,认为敷设卫燃带对机组安全运行影响较大,需要拆除卫燃带,恢复水冷壁受热面.
-
-
武廷俊
-
-
摘要:
某660 MW超超临界机组揭缸检修后,由于中压前内汽封、中压进汽插管密封环、中压蒸汽冷却系统缺陷导致中压缸内壁上下温差异常、再热蒸汽温度无法达到额定参数.现对该类缺陷进行分析、总结,以方便同型机组消缺,避免类似缺陷再次发生.
-
-
李潇林;
赵玉瑶
-
-
摘要:
某660 MW超超临界锅炉,投产后再热蒸汽温度明显偏低,引起经济性下降.基于试验和统计数据,分析大型超超临界锅炉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原因,找到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根源.给出了提高再热蒸汽温度的解决方案,改造效果表明增加再热器受热面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再热汽温偏低问题,分析了改造后的经济效益.
-
-
鲍旭东;
颜铁光
-
-
摘要:
某核电百万等级汽轮机在启动和停机过程中,发生了多起与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系统相关的设备故障和非计划停机运行事件.通过电厂设备运行数据及运行事故过程的分析发现,MSR系统设备的运行操作对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有重大影响,需要优化MSR再热蒸汽温度控制方式,评估再热器管板温度变化超限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由于高中压汽缸蒸汽参数的变化过快易引起汽缸热应力过大甚至变形,在汽轮机设备启停和低负荷运行期间,需要重点关注MSR再热蒸汽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引发汽缸变形和动静碰磨的问题.
-
-
-
-
-
李波
-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2011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总结某国产超临界630MW 机组投产以来,锅炉侧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运行情况,从机组协调系统设置,设备运行方式、设备缺陷等方面,初步分析国产超临界机组锅炉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汽温大幅异常波动原因。
-
-
-
-
张海;
吕俊复;
岳光溪;
李政;
叶学军;
张守玉;
杨辉
-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协作网第一届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日本是发展和使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燃烧技术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拥有超临界机组近百台,占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绝大多数,450MWe以上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参数,其中包括多台超超临界机组。本文作者考察了新矶子电站1#600MWe的超超临界机组,该机组的锅炉由石川岛播磨株式会社(IHI)制造,为一次再热、滑压运行,采用塔式结构,蒸发量为1710t/h,主蒸汽温度为605°C,压力为27.48MPa,再热蒸汽温度为613°C,锅炉参数是目前日本最高的.机组于2002年4月投运,运行状况良好.该炉在整体锅炉设计、各种受热面布置、工程安装、燃烧系统设计、材料选择和低污染排放等方面都相当具有特色.本文对该锅炉的技术特点和运行情况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以供国内厂家和科研单位参考.
-
-
-
-
苑国栋
- 《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六届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再热汽温控制对象的纯迟延大、惯性大,以及再热汽温烟气调节挡板控制温度的灵敏度低、调温幅度小等特征,采用Smith预估算法与模糊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辅以再热汽温的主要扰动量作为前馈,通过强化前馈作用,实现一种近似开环控制的闭环控制方式,加大烟气变化量,克服挡板的非线性,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调节品质.
-
-
苑国栋
- 《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六届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再热汽温控制对象的纯迟延大、惯性大,以及再热汽温烟气调节挡板控制温度的灵敏度低、调温幅度小等特征,采用Smith预估算法与模糊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辅以再热汽温的主要扰动量作为前馈,通过强化前馈作用,实现一种近似开环控制的闭环控制方式,加大烟气变化量,克服挡板的非线性,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调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