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线形设计
公路线形设计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1817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城市建设、企业科技与发展、科技创新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华东公路发展研讨会、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等;公路线形设计的相关文献由105位作者贡献,包括颜鑫、严西华、周广利等。
公路线形设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1817篇
占比:99.96%
总计:171887篇
公路线形设计
-研究学者
- 颜鑫
- 严西华
- 周广利
- 周振东
- 姬志洋
- 徐青
- 曹凌峰
- 曹立智
- 朱百韬
- 李传宪
- 李志强
- 李海舢
- 汪凌志
- 熊文胜
- 王志强
- 王晓华
- 王玉秀
- 王蕊
- 石晋生
- 肖田
- 贾铁莉
- 郑利
- 靳灿章
- 高洪岩
- 丁玲
- 丛强滋
- 严智英
- 于宝生
- 何祥卫
- 刘勇
- 刘峥嵘
- 刘阔
- 卢金明
- 史民强
- 吴学文
- 吴瑞环
- 周影烈
- 国君
- 孙福申
- 孙连军
- 宋家骅
- 崔志勇
- 席荔
- 张仁根
- 张凤龙
- 张复明
- 张怡
- 张晋平
- 张民强
- 张超
-
-
杨允
-
-
摘要:
在概述曲率变化率概念、指标计算及与交通运行安全性关系的基础上,以横拟设计汽车专用二级公路为例,进行了基于曲率变化率的线形设计方法及步骤探讨。结果表明,无论是传统线形设计还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基于运行速度的线型设计方法均存在明显不足,而基于曲率变化率的线形设计在可靠性、指标全面性、方法适用性等方面均更为完善;通常情况下曲率变化率越大,则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通过该方法还能事先确定出交通事故聚集性发生的区域,为交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
-
-
-
吴学文;
董斌
-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道路运行的安全越来越注重。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且引起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公路线形设计始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对于公路线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进行了探讨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的相关指标,建立了评价方法和标准,以期提高公路运营的安全性水平。
-
-
颜鑫
-
-
摘要:
针对山区危险路段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首先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危险路段不利的行车环境,包括具有较多的隧道与隧道群、经常出现多雨多雾等不良天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安全性的线形设计方法,旨在保障山区公路的通行安全.
-
-
张超
-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经济和科技得到快速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各个领域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人口趋向密集化居住,伴随车辆的急剧增加,交通安全成为了首要问题。因此,在对公路进行设计的时候,应按照公路的承受能力与使用条件进行设计,从而保证公路的安全与稳定。本篇文章就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
-
史民强
-
-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地区公路汽车运行数量持续增多.与私家车不同,公共交通车辆运力较大,它的运行安全和畅通情况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对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也有一定的影响.据调查,目前一些地区的路线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没有结合地区运力,人员流动性,周围环境以及公交车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导致部门车辆线路交叉,部分地段车流量密集,严重影响了运输的质量和安全性.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单位必须最好调研工作,结合交通运输实际做好路线的设计与规划,保证车辆畅通运行.
-
-
王恩生
-
-
摘要:
由于山区地形地势复杂,部分路段的平纵线形参数及组合性较差,出现了一大批所谓的“危险路段”,严重影响了山区公路的通行安全;本文以山区公路危险路段的线形特点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其之所以危险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设计优化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山区公路的安全性设计水平。
-
-
刘阔;
张复明
-
-
摘要:
伴随国内国民经济水平的高速提升,我国存量经济规模不断累积,与之伴随的国民生活水平也迎来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逐步向纵深推进,边远山区的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为了满足我国边远山区的城市化发展基础条件,确保山区人民能够“走出来”,山区公路建设需求亟待解决。由于山区地形条件复杂,地质环境多变,在山区修建公路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总投入明显超过其他地区。综上,在山区公路尤其是山区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过程中,必须权衡好山区公路线形与地质灾害防控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山区公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在正式设计前,应高标准完成施工区域的踏勘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地质灾害进行科学评估,线形确定应以路线经济性和安全性作为控制标准,对于无法避开的危险路段应提出针对性的处治方案。
-
-
张晋平;
王文菊;
周影烈;
韩志刚
-
-
摘要:
公路路线设计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功能、交通安全、沿线环境和碳排放程度等,鉴于此有必要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路线设计中.文章首先分析了公路运营期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从生态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公路路线设计的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仅供借鉴.
-
-
王凯;
陈一锴;
陈志健;
宋家骅;
黄伟
- 《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为提高公路线形安全评价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和汽车侧向安全边界的公路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计算方法.首先,依据故障树分析理论,构建综合考虑转向失稳、失去轨迹保持能力、侧翻事故、追尾事故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其次,提出上述事故类型的评价指标,并依据汽车动力学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安全边界.然后,基于宁洛高速公路(G36)蚌宁段的几何线形数据,采用CarSim构建人-车-路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随桩号变化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车轮垂直载荷等动力学指标,以等距法划分路段并计算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最后,将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和每公里平均事故数进行对比,检验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可有效提升现有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精度和靶向性,为设计阶段公路几何线形安全评估、已建成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提供新的思路.
-
-
王凯;
陈一锴;
陈志健;
宋家骅;
黄伟
- 《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为提高公路线形安全评价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和汽车侧向安全边界的公路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计算方法.首先,依据故障树分析理论,构建综合考虑转向失稳、失去轨迹保持能力、侧翻事故、追尾事故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其次,提出上述事故类型的评价指标,并依据汽车动力学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安全边界.然后,基于宁洛高速公路(G36)蚌宁段的几何线形数据,采用CarSim构建人-车-路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随桩号变化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车轮垂直载荷等动力学指标,以等距法划分路段并计算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最后,将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和每公里平均事故数进行对比,检验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可有效提升现有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精度和靶向性,为设计阶段公路几何线形安全评估、已建成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提供新的思路.
-
-
王凯;
陈一锴;
陈志健;
宋家骅;
黄伟
- 《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为提高公路线形安全评价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和汽车侧向安全边界的公路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计算方法.首先,依据故障树分析理论,构建综合考虑转向失稳、失去轨迹保持能力、侧翻事故、追尾事故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其次,提出上述事故类型的评价指标,并依据汽车动力学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安全边界.然后,基于宁洛高速公路(G36)蚌宁段的几何线形数据,采用CarSim构建人-车-路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随桩号变化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车轮垂直载荷等动力学指标,以等距法划分路段并计算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最后,将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和每公里平均事故数进行对比,检验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可有效提升现有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精度和靶向性,为设计阶段公路几何线形安全评估、已建成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提供新的思路.
-
-
王凯;
陈一锴;
陈志健;
宋家骅;
黄伟
- 《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为提高公路线形安全评价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和汽车侧向安全边界的公路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计算方法.首先,依据故障树分析理论,构建综合考虑转向失稳、失去轨迹保持能力、侧翻事故、追尾事故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其次,提出上述事故类型的评价指标,并依据汽车动力学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安全边界.然后,基于宁洛高速公路(G36)蚌宁段的几何线形数据,采用CarSim构建人-车-路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随桩号变化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车轮垂直载荷等动力学指标,以等距法划分路段并计算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最后,将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和每公里平均事故数进行对比,检验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可有效提升现有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精度和靶向性,为设计阶段公路几何线形安全评估、已建成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提供新的思路.
-
-
王凯;
陈一锴;
陈志健;
宋家骅;
黄伟
- 《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为提高公路线形安全评价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和汽车侧向安全边界的公路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计算方法.首先,依据故障树分析理论,构建综合考虑转向失稳、失去轨迹保持能力、侧翻事故、追尾事故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其次,提出上述事故类型的评价指标,并依据汽车动力学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安全边界.然后,基于宁洛高速公路(G36)蚌宁段的几何线形数据,采用CarSim构建人-车-路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随桩号变化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车轮垂直载荷等动力学指标,以等距法划分路段并计算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最后,将各路段单位距离平均事故概率和每公里平均事故数进行对比,检验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可有效提升现有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精度和靶向性,为设计阶段公路几何线形安全评估、已建成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提供新的思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