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亚型
H5亚型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62600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兽医导刊、福建畜牧兽医、广东畜牧兽医科技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五届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术年会----家禽高效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控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等;H5亚型的相关文献由59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化兰、于康震、姜永萍等。
H5亚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600篇
占比:99.67%
总计:62809篇
H5亚型
-研究学者
- 陈化兰
- 于康震
- 姜永萍
- 张洪波
- 田国彬
- 步志高
- 李呈军
- 谢芝勋
- 辛朝安
- 邓国华
- 刘秀梵
- 邓显文
- 黄淑坚
- 刘加波
- 唐小飞
- 庞耀珊
- 李雁冰
- 王林川
- 任涛
- 刘月焕
- 张芳芳
- 冼琼珍
- 刘丽玲
- 刘华雷
- 刘晓文
- 宋维平
- 廖明
- 张平静
- 施建忠
- 梁小英
- 钱爱东
- 陈秀玲
- 龚中贵
- 刘光亮
- 刘景利
- 包红梅
- 周迎春
- 唐应华
- 夏俊
- 姜北宇
- 孟庆文
- 左青山
- 张如宽
- 张建平
- 张评浒
- 曹伟胜
- 曹永忠
- 梁家桥
- 毕英佐
- 王伟利
-
-
蒋文明;
刘朔;
彭程;
尹馨;
刘华雷
-
-
摘要:
2022年2月以来,美国持续暴发由2.3.4.4b分支引发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累计扑杀家禽近4 800万只,给当地家禽产业造成巨大损失,引起全球广泛关注。遗传演化关系表明美国流行毒株与欧洲同期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但又相对独立。北美和欧洲流行的毒株与我国Re-14疫苗株属于同一分支,其相互间的HA基因氨基酸同源性较高(98.6%~99.5%);在美国,H5N1亚型毒株还导致赤狐等多种哺乳动物感染。美国疫情的暴发给我国禽流感防控带来了诸多警示和影响。本文结合我国情况,提出了加强疫情信息分析,强化野生动物和病原变异情况监测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建议。
-
-
李丹;
李孟;
谢芝勋;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黄娇玲;
华俊;
粟永春;
阮志华
-
-
摘要: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H5亚型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双重纳米PCR(nano-dPCR)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H5亚型和N8亚型AIV。登录GenBank下载H5亚型AIV HA和N8亚型AIV NA基因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进行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经过多次验证实验,筛选出最佳的两对引物组合进行nano-d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并优化反应条件,同时进行特异性实验、敏感性实验和临床样品检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其他不同禽流感亚型及禽病病原体均未扩增出任何特异性条带,H5亚型AIV和N8亚型AIV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均达到了5×102拷贝/μL,其敏感性是普通PCR检测方法的100倍,可以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所建立的nano-dPCR检测方法可以同时对H5亚型和N8亚型AIV进行检测,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H5亚型和N8亚型AIV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
-
格绒初;
李丽;
裴超信;
邓飞;
邵靓;
周莉媛;
邱明双
-
-
摘要:
为了解四川省2020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效果,在春、秋两防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共采集禽血清样品4053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H5和H7亚型禽流感分别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745份,平均合格率为93.92%,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6.49%,秋季合格率为91.35%;禽流感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782份,平均合格率为93.28%,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6.4%,秋季合格率为90.15%.数据表明,四川省2020年春、秋两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取得明显效果.
-
-
杨楠;
翟少伦;
许军海;
杨丹芳;
娄亚坤
-
-
摘要:
为了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5、H7、H9亚型(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本研究通过对禽流感病毒HA2基因保守区域的分析,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结合Taq man-MGB探针技术,建立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多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较高,最低检出限为11copies/μL;与禽类常见病毒核酸均无交叉反应;不同稀释度的重组质粒的检测变异系数为0.1%~1.16%.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多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比传统病毒分离鉴定方法时间更短,具有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特点,更适用于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
-
蒙炳超;
犹银俊;
罗秀丽;
龙潭;
龚才伟
-
-
摘要:
为评估2018-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H5亚型禽流感疫苗强制免疫效果,每年随机采集黔南州种禽场、商品场和散养户的鸡、鸭、鹅等家禽血清样品,通过禽流感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方法,进行免疫抗体检测.检测结果为:2018-2020年全州H5亚型禽流感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都在85%以上,表明近3年黔南州H5亚型禽流感强制免疫效果较好.在不同养殖规模上,每年种禽场、商品场和散养户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都在85%以上,每年鸡、鸭、鹅等4类家禽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都在80%以上.建议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免疫程序.
-
-
无
-
-
摘要:
接农业农村部通报,国内个别地区发现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出现野禽感染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针对当前禽流感防控形势,为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严防病毒向禽类养殖场传播,保护四川省家禽及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社会高度关注、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深刻认识做好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依规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和应急工作。
-
-
-
任光辉
-
-
摘要:
为了解河南省鲁山县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为今后科学决策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本文随机选取鲁山县家11个乡镇共50个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对1670份血清进行H5、H7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使用(H5+H7)二价灭活疫苗场群占64.0%,H5、H7亚型群体合格率分别为76.0%和50.0%,个体合格率分别为86.3%和59.5%;未使用(H5+H7)二价灭活疫苗的风险是使用该疫苗的3.8倍.这表明使用(H5+H7)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建议对不合格抗体的养殖场户及时补免.
-
-
王素春;
仲焕香;
姜楠;
姜利建;
潘子豪;
孙福亮;
刘华雷;
黄保续;
王楷宬
-
-
摘要:
旨在提高对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检测效率,及时发现疫病.本研究通过分析M基因以及H5、H7和H9亚型的H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了相关探针和引物,建立了禽流感病毒(AIV)四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在检测禽流感病毒(AIV)的同时,确定病原是否为H5、H7和H9亚型.结果 显示,该检测方法耗时短、特异性好、检测下限达到10-5 ng·tμL-1.采用该方法检测临床采集的13个活禽交易市场的384份禽咽喉和泄殖腔双拭子样品,经检测,其中有60份样品为流感病毒阳性,且全部是H9亚型,该结果与行业标准方法(NY/T 772-2013)检测结果一致,κ值为1(P<0.001).本方法能实现对禽流感病毒及H5、H7和H9亚型的高通量快速检测,将在AIV快速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
-
赵冬敏;
李银;
吴青;
赵翰飞;
刘青涛;
杨婧;
黄欣梅;
刘宇卓;
韩凯凯;
毕可然
-
-
摘要:
根据GenBank中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编码基因,使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筛选出特异的保守片段,设计3对引物H5-P1/H5-P2、H7-P3/P4和H9-P5/P6.在此基础上,建立了H5、H7、H9亚型禽流感的三重RT-PCR检测方法,本方法可同时检测出样品中的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H5、H7、H9亚型禽流感RNA的敏感性分别达2.80、10.50、5.73 pg/μL,该方法检测其他相关病毒时均为阴性,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此外,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所建立方法对240份禽流感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的符合率为100%.此诊断方法检出时间早,且特异、敏感、经济、快速,可普遍推广,在禽流感诊断和防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