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活动空间
公共活动空间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39318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景观设计、福建建筑、华中建筑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第十二届徐州科技论坛、2012年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会等;公共活动空间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雨鸥、吕静、喻琴等。
公共活动空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9318篇
占比:99.88%
总计:139491篇
公共活动空间
-研究学者
- 刘雨鸥
- 吕静
- 喻琴
- 杨生柏
- 祁帅巾
- 蒋伶
- 贾红旭
- 邱冰
- 韩寿林
- Albrecht I.Schnabel(摄影)
- Aldo Amoretti(摄影)
- Foster
- Gerlinde Juttner
- OFL Architecture1
- Partners
- Salva Lopez(摄影)
- Sandra Hofmeister1
- 丁宁宁
- 严龙进
- 于华
- 付飞
- 何亚洁
- 何蕾
- 何邕健
- 侯宇峰
- 关伟
- 冯四清
- 冯阳
- 刘伟喆
- 刘力飞
- 刘声
- 刘峰
- 刘敬东
- 刘文
- 刘春芳
- 刘正亚
- 刘永田
- 刘涛涛
- 刘肖
- 劳章
- 南露策
- 叶宇健1
- 吕恩会
- 吴啸
- 吴瑶
- 吴雷
- 周广鹤
- 周源
- 周越1
- 周静
-
-
黄媛华;
蒋伶
-
-
摘要:
“十四五”期间,我国进入老龄化发展新阶段,笔者对南京市老旧社区进行了老年人公共空间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从社区公共设施和社区户外环境两个方面对社区内老年人的满意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老年人对社区不同设施和开放空间的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且提出了关于社区服务方面的需求。基于这些调研结果,本文从社区公共设施、社区户外环境和社区服务三个方面提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措施。
-
-
王时原;
何蕾
-
-
摘要:
伴随着村落经济水平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人口比例失衡的加剧、新的生产生活模式的介入,传统村落中的公共活动空间已经无法满足村民当下的需求。对鲁东南地区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调研、需求分析和空间结构分析,对传统村落中村民的行为活动和公共活动空间类型进行分类,对于村落中公共活动空间的发展模式以及村民的行为习惯进行探讨,并对于传统村落中的空间需求进行总结。在此研究基础上,对于空间的体系以及构成要素进行梳理,并做出相应的更新规划。将极大程度丰富鲁东南地区村落村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休憩质量以及填充了村落中适老化设施的空白。
-
-
贾红旭
-
-
摘要:
2021年“儿童友好”写入“十四五”规划,要求完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适儿化改造,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空间。文章以南京市样本社区为例,进行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供给现状调查,以及儿童需求调查,并分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特征与矛盾,为儿童友好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建设提供相关建议。
-
-
西班牙Studio Andrew Trotter;
Salva Lopez(摄影);
秋落(编译)
-
-
摘要:
10AM Lofts的改造始于5年前,当时创始人Eva Papadaki在雅典Gazi地区发现了一座20世纪70年代的6层工业建筑,其中包含4套公寓和公共空间,全部可供出售。她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机会,将其全部买下,并邀请建筑事务所Gavalas loannidou和室内设计工作室Andrew Trotter共同参与这一总面积为500 m2的项目改造。最终,地下层、一层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上面的跃层公寓被改造成风格统一的整体,其中一层活动空间为一个独特的创意中心,主要用于电影拍摄、沙龙、晚宴。
-
-
贾红旭;
蒋伶
-
-
摘要:
儿童是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使用率最高的群体之一,营造安全、舒适、儿童友好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文章以南京市多个样本社区为例,调查分析儿童对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并建立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的友好度评价体系,对样本社区进行儿童友好度评价,为儿童友好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
-
王东坡;
汪雅娜
-
-
摘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许多家长受到国际教育理念的影响,希望子女可以接受国际化教育,因此国际学校的数量随着需求不断增长。学校的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学生主要的交流活动场所,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本文以国际学校的公共活动空间作为研究课题,在对国际学校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满足国际学校师生使用的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
陈少伟;
陈昌勇
-
-
摘要: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用地紧凑与学位指标增加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中小学校园建设逐步形成几种典型的集约化建筑布局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建筑形体越复杂,对于校园整体风环境的影响越大.同时,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与其通风质量相关的校园建筑布局显得尤为关键.以PHOENICS软件为基础,对不同校园建筑总体布局下的同类布局的室外空间进行风环境模拟,对获得的相关风环境指标进行必选分析,探讨不同布局模式下能够创造更好校园风环境的设计策略,并提出校园建筑布局的优化建议,为中小学校园建筑布局提供借鉴.
-
-
白玉林;
郝占国
-
-
摘要: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始篇中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我们所说的乡音、乡邻、乡土、乡人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乡土精神最核心的部分.但是,迸发出最核心力量的乡村,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步减少、公共活动空间严重缺乏、闲置的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致使其开始逐渐衰落.文章以威海杯竞赛作品《敝屋陋室》为例,通过覆土技术,将生态环境与空间结合,重新营造出拥有乡土之情的公共空间.
-
-
陈雨鑫;
宋怡;
张静宜
-
-
摘要: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沙河校区校园为研究对象,对校园内公共活动空间夜间光环境现状进行现场调研、光环境测量以及主观问卷调研,分析总结了当前校区夜间光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为各大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光环境的设计及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
-
刘肖
-
-
摘要:
通过对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的退休教职工及家中儿童生理心理需求以及高校内现有公共空间进行分析,针对目标人群需求总结出3种需关注点,并运用现场调研分析评价了高校内退休教职工及其儿童对公共空间的感知,探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高校的公共户外公共空间营造的策略.
-
-
吴啸
- 《城市空间分析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空间句法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的公共活动空间为例,通过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分析了城市商业空间活力特征的背后原因,以及城市大型公共绿地的交通可达性条件,对进一步改善以上功能空间的支撑条件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空间句法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思考.
-
-
高洁妮;
高源;
甘宜真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市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伴随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问卷、访谈、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对镇江中心城区公共活动空间进行了调查研究,归纳出当前公共活动空间的使用存在“偏好结合山水开发”、“层级分明”、“日常出行非机动化”的特征;同时总结其使用存在“服务范围有限”、“活动空间私有化”、“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游可赏,融合特色景观”、“网络覆盖,维护社会公平”、“点线互动,丰富活动体验”的原则,重新构建公共活动空间体系并提出开发管理方面的建议.
-
-
-
陆乐
-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主要通过苏家屯路老年活动空间为例,研究适合老年人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深入调研苏家屯路老年人出行活动的规律和场所使用情况,获得老年人活动需求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人活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老年人活动和交往的需求,以提升空间品质,并在物质空间层面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
孙维群
- 《第十二届徐州科技论坛》
| 2014年
-
摘要:
以徐州市贾汪区泉城中学综合楼建筑设计为例,结合场地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定位,通过空间融合与生态激活的构思概念,探讨了建筑形态与校园空间结构的逻辑关系和其自身的有机组成,创造了更多的学生公共活动空间,构建了建筑的绿色系统.在满足校园扩建需求的基础上,迎合了建筑的城市公众形象,体现了自然、城市、人、艺术与建筑关联的思考.
-
-
钟律;
张翼飞
- 《2012年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会》
| 2012年
-
摘要: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市中心区湘江西岸,是株洲市未来城市的中央景观展示区域.本工程以山、水、桥、城和植物群落为元素,营造一处湘江里生长出来的大地自然生态景观;利用自然与人文有机交融,创造一个诗意的公共活动空间。湘江风光带工程虽然是以景观为主体的综合型项目,所涉及的专业却不仅仅限于景观.它是水工、道路、建筑、结构、水处理、电气等诸多专业共同努力,动态管理,高度协作,跨学科的专业团队,优良的协作体系,科学合理的设计成果。用合理的思路方法,诠释了项目的科学性、严谨性、创新性,可持续性,结合国内特色,充分体现了“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有效改善了株洲市的城市环境,提升了滨水空间品质,带动了土地资源的增值,取得了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的良好局面,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
-
-
-
-
-
-
-
-
-
-
-
-
-
- 深圳市中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3-15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胶框与铁框配合后有向下活动空间胶框结构,涉及胶框领域,包括下铁框和胶框,胶框位于下铁框的外表面,胶框的内部上方和两侧均开设有缺口,胶框的内部设置有反射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缺口,且该缺口尺寸为20mm,此缺口受力时胶框也不会向下变形,而对应的反射层凸块位于缺口内部,确保反射组装时还是以下铁框来定位,非伸出的结构外形内缩小于胶框的支撑面内部尺寸结构,组装后胶框支撑面与下铁框直接接触,避免了中间物料反射的介入,直接减去因反射因素所带来的局部按压下沉的问题,同时无需增加一套模具,不影响光学指标,包括亮度、均匀性等,不影响产品的组装效率,并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