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恢复期
全麻恢复期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1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9305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齐鲁护理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首届全国危重病急症与多脏器功能障碍高原与平原学术会议、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等;全麻恢复期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莉、区锦燕、卢童等。
全麻恢复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305篇
占比:99.77%
总计:39397篇
全麻恢复期
-研究学者
- 刘莉
- 区锦燕
- 卢童
- 吴志宝
- 吴英
- 季雪莲
- 官海琴
- 庞艳红
- 张丽红
- 李振威
- 王国凤
- 王艳
- 王辛
- 聂发传
- 胡云峰
- 薛红梅
- 袁玲
- 赵宝生
- 路遥
- 郑宏伟
- 郭建琰
- 陈学华
- 黄素珍
- 丁丽芹
- 万震威
- 于建设
- 于艳
- 付征
- 余海
- 余韶芳
- 佟盛艳
- 傅慈姣
- 关惠萍
- 冉俊怀
- 冉栩
- 冯国健
- 刘克英
- 刘冬炎
- 刘凌云
- 刘彦琼
- 刘春筝
- 刘永宁
- 刘玉姣
- 刘玉姣2
- 刘瑞昌
- 刘盼盼
- 刘雅
- 占恭豪
- 叶常红
- 吕锐
-
-
李海红
-
-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室保温护理对全麻恢复期患者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全麻恢复期患者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时间2019年7月-2020年7月,根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体温护理的措施,观察组应用手术室保温护理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全麻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手术室保温护理的方法,能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
郭建琰
-
-
摘要:
目的 研究在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入院的82例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全麻恢复期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3、T4时刻RP指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3、T4时刻NA、ADH、ACTH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
郭建琰
-
-
摘要:
目的研究在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入院的82例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全麻恢复期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3、T4时刻RP指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3、T4时刻NA、ADH、ACTH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
苑莉莉
-
-
摘要:
目的:探究全麻手术患者接受保温护理对其恢复期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医院收治的88例全麻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手术室保温护理,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体征指标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保温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各项体征,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
丁丽芹
-
-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保温护理对全麻恢复期患者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全麻恢复期患者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日期2018年3月-2019年3月,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体温护理的方法,实验组采用手术室保温护理的方法.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上,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全麻患者行手术室保温护理的措施,可避免患者生命体征出现较大波动,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因此,此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张惠军;
王海燕;
付征;
刘雅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行甲状腺癌手术的11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后30 min内静脉泵入大剂量右美托咪啶0.8μg/kg;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后30 min内静脉泵入小剂量右美托咪啶0.4μg/kg,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1)、麻醉后(T2)及拔管时(T3)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情况,采集颈内静脉血4 ml,检测儿茶酚胺水平,分析两组导管耐受性及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2及T3时期观察组NE、AE、DA及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耐受性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4μg/kg小剂量右美托咪啶能降低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更好地保障心率、血压的平稳,增加患者对导管耐受性,且安全性较好.
-
-
吴艳;
陈杨;
吕锐;
张铭;
鲁开智;
申江华
-
-
摘要:
目的 分析持续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60例持续静脉注射0.8μg/kg右美托咪啶,观察组60例给予0.4μg/kg.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SBP、DBP、HR、Ramsay、VAS评分、苏醒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SBP、DBP、HR、VAS评分恶心、呕吐、喉痉挛,呛咳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同时间段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6.68%(P<0.05).结论 0.4、0.8μg/kg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均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0.8μg/kg镇静作用更明显,心动过缓发生率更高,故推荐使用0.4μg/kg右美托咪啶.
-
-
汤斌铨;
朱妍梦;
邢现良;
邓欢玲;
胡衍辉
-
-
摘要:
目的 评价15°头高斜坡侧卧位气管拔管对肥胖患者全麻恢复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手术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18~65岁,BMI≥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30例:平卧位组(C组)、15°头高斜坡仰卧位组(S组)、15°头高斜坡左侧卧位组(L组)和15°头高斜坡右侧卧位(R组).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术毕C组采用平卧位,S组采用15°头高斜坡仰卧位,L组采用15°头高斜坡左侧卧位,R组采用15°头高斜坡右侧卧位.记录入室时(T0)、拔管后1 min(T1)、5 min(T2)、30 min(T3)、2 h(T4)的SpO2、PaO2、MAP和HR;记录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记录咳嗽、咽痛、喉痉挛和舌后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4时四组SpO2明显降低(P<0.05),T1—T2时四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T1—T4时S组、L组、R组SpO2、PaO2明显升高(P<0.05),T1—T2时四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P<0.05),L组、R组咳嗽、舌后坠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1—T4时L组、R组SpO2、PaO2明显升高(P<0.05),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P<0.05),咳嗽、舌后坠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四组咽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5°头高斜坡侧卧位气管拔管可改善肥胖患者全麻恢复期的氧储备,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
-
-
-
-
承韶晖;
陶晓根;
赵劲松
- 《首届全国危重病急症与多脏器功能障碍高原与平原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全麻恢复期病人行机械通气时镇静处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40例术后需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0例,A组为试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又分为A1组10例:首次静脉推注唑安定0.1-0.2mg/kg后,持续静脉微泵注入咪唑安定3-6mg/h,A2组10例:首次静脉推注异丙酚1-2mg/kg后,持续静脉微泵注入异丙酚20-100mg/h,A1A2组均达到满意镇静水平.观察比较AB二组病人术前、术毕、停呼吸机前、停机后4h的临床表现、主诉、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心率差异. 结果试验组病人均处于浅睡眠状态,脱机时无恐惧不适感,血压、心率平稳;对照组病人主诉多,脱机时血压、心率均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应用镇静剂使手术后机械通气的病人处于浅睡眠状态,能减少恐惧不适感,使血液动力学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