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专业
作曲专业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戏剧艺术、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专利文献6630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吉林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等;
作曲专业的相关文献由10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容赞、吴明泽、朱维英等。
作曲专业
-研究学者
- 黄容赞
- 吴明泽
- 朱维英
- 王奇辉
- 章崇彬
- 邹承瑞
- 郑雪梅
- 陈述刘
- 黄悦
- Krejerk
- 丁丕业
- 乔伦
- 九间
- 付苏
- 任海杰
- 余文
- 侯志川
- 傅天满
- 关雅浓
- 凤岐
- 刘文晋
- 华萃康
- 史学东
- 吕军辉
- 吴佳昱
- 吴粤北
- 吴静欣
- 周媛
- 周彦
- 周蕾
- 坦姬
- 孙冬冬
- 孙炯
- 孙璐莎
- 安思
- 宋冉
- 宋大能
- 宋璎芮
- 小草
- 尚德义
- 岳文厚
- 崔国汉
- 左佳
- 廖骅
- 张艺军
- 徐新圃
- 戴树屏
- 戴玥
- 房晓敏
- 方言
-
-
廖骅
-
-
摘要:
步入二十世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作曲家纷纷通过各自的方式探寻自我音乐风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一位拥有鞑靼血统的女作曲家至今仍活跃于音乐舞台,她就是索菲亚·古拜杜丽娜(Sofia Gubaidulina)。古拜杜丽娜1931年生于苏联,1954年毕业于喀山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作曲。随后她前往莫斯科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先后在尼古拉·皮耶克(Nikolay Peyko)和舍巴林(Vissarion Shebalin)的指导下完成了本科及研究生作曲专业的学习。
-
-
宋冉
-
-
摘要:
作曲家蒂埃里·佩库(Thierry Pecou,1965-)出生在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小镇,长大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钢琴、管弦乐和作曲专业。成绩优异的他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先后前往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进行交流学习,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不同国家的文化成为他灵感的源泉。
-
-
杨卓
-
-
摘要:
学习和声包括学习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无论非理论作曲音乐专业,还是理论作曲专业的学习者,最开始学习和声学的过程和内容应该相差不多,只是学习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专业学习会往更深层次发展。和声写作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为旋律配写和声、为低音声部配写和声、自由的和声写作。在我国,学习和声学几乎全部都是从四部和声开始的。因为自主调音乐成形以后,在音乐作品中,三和弦很少用三个声部来陈述,最常见的是四部和声。这种陈述方式长期以来已成为一种传统,所以在教学中主要也采用四部和声。每个人在进入深层次的作曲理论学习之前,都经历过一个较长的理论学习的初级阶段,其中一些音乐专业人士和学者也只学习了初级阶段的作曲理论。在这里,笔者想与大家一起简单地探讨一下在和声学习的初级阶段如何来为旋律配写四部和声。
-
-
方言
-
-
摘要:
2020年10月21和22日,为纪念著名作曲家江文也先生110周年诞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与音乐学系联手微风音乐网络平台,共同举办了两场不同曲目的"江文也钢琴作品纪念音乐会",由蒲方教授进行学术导赏,孙晓丹副教授担任钢琴独奏。受疫情影响,原本准备于江文也诞辰日(6月1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的纪念音乐会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大众呈现,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反响,共有近七万人次观看了音乐会。江文也于1910年生于中国台湾,长于日本,以男中音演唱和作曲专业在日本乐坛崭露头角。
-
-
李宛城
-
-
摘要:
姚恒璐,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英国利兹大学(Leeds University)作曲专业的音乐硕士学位(MMus),1994年获得该院作曲专业哲学博士学位(该院第一位PhD)。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期间,先后教授本科、硕士学位的作曲专业课;硕士、博士学位的音乐分析课。为全院学生开设了作曲技法选修课《20世纪作曲技法分析》、《波兰作曲家鲁托斯拉夫斯基的偶然音乐创作技法研究》、《研讨:现代音乐典型作品中的技法与风格》;为全院表演专业硕士学位学生开设《作曲技术理论必修课》;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
-
-
程通
-
-
摘要: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格林卡”。191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在那里黄自第一次接触到西方音乐,毕业以后,进入美国欧柏林学院学习心理学,同时选修了乐理、键盘和声等音乐课程。直到1928年进入耶鲁大学后,黄自才正式开始学习理论作曲专业。
-
-
章崇彬
-
-
摘要: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在线教学有效应对了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教学主张,从最初的"辅助手段"变为"云端"教学的"主要平台",既是抗疫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重要成果的应用探索。文章详细论证在线教学模式下,作曲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重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和策略,既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可缩短作曲专业人才培养周期。
-
-
章崇彬
-
-
摘要: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在线教学有效应对了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教学主张,从最初的"辅助手段"变为"云端"教学的"主要平台",既是抗疫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重要成果的应用探索.文章详细论证在线教学模式下,作曲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重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和策略,既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可缩短作曲专业人才培养周期.
-
-
-
-
摘要:
谭建光 1962年9月出生,教授,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钢琴教育家。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湖南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音乐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歌剧音乐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民俗研究院副院长、广西百色学院特聘教授、东盟音乐周常聘作曲家。
-
-
-
-
-
-
-
-
-
- 板俊荣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3-08
-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对四部和声作曲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实时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软件接入模块,数据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声部信息、音符和乐谱文件,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实时显示模块和软件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软件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该种对四部和声作曲系统通过设置的数据输入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对音符数据或乐谱文件进行处理,通过智能匹配提升用户进行乐谱创作的实时精准性,从而利于提升音符输入的准确性和效率,并可用于音乐创作教学中进行实时互动,展示配乐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