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计
位移计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652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71555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中国科技投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机械与电子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技术研讨会、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信息网2008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和发展研讨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等;位移计的相关文献由185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秀、邹宝平、刘笑天等。
位移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1555篇
占比:99.84%
总计:71669篇
位移计
-研究学者
- 王建秀
- 邹宝平
- 刘笑天
- 吴林波
- 周小博
- 刘佳星
- 刘泉声
- 姜则龙
- 姜韵骅
- 郭清锋
- 游敏
- 高峰
- 任印文
- 吴成华
- 张世民
- 朱小军
- 李晓林
- 李煜
- 邵雨乐
- 郭桥
- 门龙
- 陈四维
- 陶然
- 隋青美
- 马瑞强
- 龙新燕
- 久我翔马
- 刘学伟
- 刘新荣
- 刘滨
- 刘耀儒
- 卢兴利
- 周钢
- 唐彤芝
- 土田佳孝
- 孙林锋
- 宋永祥
- 庞中玉
- 康永水
- 张志武
- 徐竹青
- 朱元广
- 朱庆文
- 朱维申
- 李术才
- 李泽崇
- 杨强
- 沈定贤
- 王俊涛
- 王波
-
-
卢长炯;
赵福元;
张志伟;
卢明奇
-
-
摘要:
为克服常规的地基沉降量监测方法易于受外界因素干扰等缺点,满足地下综合管廊监测区间长、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量大等工程技术要求,有必要对地下综合管廊地基沉降的自动化远程监测技术展开研究。本案例建立了包括多点位移计、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分析软件等组成部分的自动化监测系统,提出了该监测系统的安装实施方法,利用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异地远程无线数据的全天候采集和传送,有效地对管廊地基沉降量进行全程检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见:该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地下综合管廊地基沉降监测中可取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
-
韩鹏伟;
徐兴伟;
吴胤龙;
李磊
-
-
摘要:
现场直剪试验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重要的现场原位测试,但当前试验观测工作一直延用早期的设备和方法,不利于提高试验质量和保障试验安全.该文阐述利用新的传感器技术对现场直剪试验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出试验观测自动化的实现方法,展示工程应用实例.
-
-
-
巫涛江;
余晓毅;
张春娟;
尹劲松;
石胜辉
-
-
摘要:
针对传统大型电梯钢架结构健康监测手段的传感器布线复杂、传感器退化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式传感器构成的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网。首先阐明了光纤光栅应力、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采用“空分复用+波分复用”的方式构建电梯钢架结构的光纤光栅远程传感监测系统,设计应变和位移传感器阵列,并研究了光纤光栅应变计和位移计的解调算法。然后使用电梯钢架结构实物模型搭建相应的试验系统,安装光纤光栅应变计和位移计准分布式网络进行测试,并开发配套的电梯钢接结构运行健康状态监测软件,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响应,稳定性良好。该系统为室外大型竖行和斜行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实时监测数据和安全预警功能,可为其“按需维保”提供大数据支撑。
-
-
-
李晓辉
-
-
摘要:
系统研究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对实现开采工作面准备和巷道掘进的安全高效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黄陵二号煤矿巷道出现的围岩变形情况,在合理布置顶板岩层位移监测孔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多点位移计对矿井回采巷道的围岩变形进行量化监测,分析了巷道围岩中的变形与位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回采过程中,要做好回采工作面100 m范围以内的巷道支护工作;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4 mm,可将最大下沉值与临界沉降值(由锚杆有效伸长量决定)进行对比,确定了支护方式;此外,支护在减小围岩变形和顶板下沉方面有一定作用,如果没有支护或支护不足,围岩松动范围将大于监测值.摸清了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优化了巷道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为矿井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
-
贾奥男;
沈海军;
周徐斌;
庞亚飞;
姚骏
-
-
摘要:
为满足卫星由于在轨变形导致的有效载荷偏离基准指向的角度测量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计的三维微角度测量方法,机械结构小巧且测量精度较高.该方法采用连接悬臂将被测物体的旋转传递给测量装置,使用位移计测量多个面上相应测点的位移变化,通过测点位移与转角的关系求解面间的相对偏转,从而得到被测物体之间的相对转角.文章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各误差源对最终测角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果拓展,得到被测物体的微小位移.最后通过原理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角误差在5″以内.
-
-
张学良1;
王丽娟1;
周明月1
-
-
摘要:
钻孔测斜仪是目前国内最常用于监测滑坡体水平位移的仪器之一,可以用来确定滑坡体滑动的大概位置、方向及滑动距离;加拿大Measurand公司生产的SAA阵列式位移计作为新兴技术可以全方位地监测滑坡体深部位移变形。以大华水电站的滑坡体为实例,应用两种仪器对滑坡体进行监测并对比两者的监测方法和结果,分析两者的优缺点,最终得出SAA阵列式位移计更具有实用性,适合在工程监测中推广。
-
-
吴本勇
-
-
摘要:
随着预应力锚索在高速铁道客运专线支挡工程中的逐渐推广及使用,通过设置监测设备,记录锚索的变形和应力损失来验证设计参数,进而完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结合石武客专(石家庄至武汉高速铁道客运专线),讨论锚索应变计、位移计的安装、埋设、测试方法.
-
-
李小年;
张香;
彭崇梅
-
-
摘要:
采用位移计、全站仪、微变形监测系统3种方法,在不中断交通情况下完成2座桥梁动挠度监测评估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位移计对中小跨径桥梁进行模态频率识别、冲击系数统计,需要搭设支架;全站仪可满足一般大跨度桥梁的测试要求,但其采样频率受程序限制,只能单点监测;微变形监测系统可同时对多点进行连续、精确的监测,但对后期数据处理要求较高,仪器较为昂贵.实际桥梁检测时,考虑现场实际情况、挠度大小、经济比较选用仪器.
-
-
葛晓春;
范庆来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坝基沉降监测是面板堆石坝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反映大坝是否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目前,国内面板坝坝基沉降监测应用较多的仪器是液压式沉降仪,但是大多因为仪器失效等原因而失败.滩坑水电站设计初期,坝基监测同样考虑采用液压式沉降仪,但是考虑到液压式沉降仪的一些缺点,故将设计初期的液压式沉降仪更改为电位器式沉降仪,对已有的电位器式位移计进行改装,通过一根传递杆将大坝不动点从基点引至大坝覆盖层表面,进而通过电位器式位移计测定基岩与大坝覆盖层表面沉降板之间的相对位移,即为覆盖层的沉降.此仪器自2005年底埋设完成至今,运行稳定,测得数据准确、可靠,为滩坑水电站工程大坝安全监测分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
张建宁
- 《2006年深部岩石工程与岩土灾害防治测试新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电位器式位移计多功能性在几个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单支电位器式位移计为核心组成的TS型土位移计用于观测心墙与岸坡混凝土垫层的剪切位移或拉伸位移,该仪器已经在多座心墙堆石坝应用,及时地监测了心墙的变形状况.以双支电位器式位移计为核心组成的TST型面板脱空位移计用于监测面板的脱空变形和剪切变形,为面板脱空处理的方案的确定以及对面板脱空处理后的效果的判断提供依据,该仪器已经在国内的高面板堆石坝成功应用,及时获得了面板脱空数据及变化曲线.以三支电位器式位移计为核心组成的TSJ型周边缝测缝计用于监测周边缝的开合度和剪切变形、垂直面板方向的沉降变形,该仪器已经在国内多座面板堆石坝应用,实时地取得周边缝的变形状态及变化曲线,为大坝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