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传热强化

传热强化

传热强化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6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3篇、会议论文52篇、专利文献41321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第十次全国热处理大会等;传热强化的相关文献由851位作者贡献,包括俞秀民、彭德其、俞天兰等。

传热强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3 占比:0.68%

会议论文>

论文:52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41321 占比:99.20%

总计:41656篇

传热强化—发文趋势图

传热强化

-研究学者

  • 俞秀民
  • 彭德其
  • 俞天兰
  • 蒋少青
  • 吴金香
  • 支校衡
  • 刘桂英
  • 邓先和
  • 金俊杰
  • 张正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洪海; 张苗; 刘利伟; 周屹; 沈俊杰; 施伟刚; 尹勇
    • 摘要: 实验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纳米流体对脉动热管(PHP)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液率、浓度及加热功率显著影响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在小充液率(FR=30%)时,PHP更多是在重力辅助热虹吸管以及脉动热管的共同作用下工作,热阻较低,但容易烧干;添加GO纳米颗粒可改善流体传热性能,降低PHP热阻,延缓烧干;尤其在质量分数0.05%~0.08%、加热功率10~50W时热阻可比纯水降低38.1%~74.1%;在质量分数0.08%~0.1%时,烧干极限Q_(max)可比纯水提高33%。在大充液率(FR=80%)时,气相空间受限,流体运动阻力较大,PHP整体运行性能较差。添加GO纳米不能明显改善PHP传热性能,在高浓度(质量分数0.1%)时还会恶化传热性能。综合考虑热阻及烧干极限,PHP在中等充液率(FR=50%)时整体运行性能最佳;且存在一个合适的工作范围(质量分数0.03%~0.08%,加热功率20~105W),使PHP热阻比纯水下降18.9%~54.4%之间,强化作用明显。最后,在实验基础上,综合应用Ku、Pr、Ja、Bo、Mo等量纲为1数组合,拟合得到实验关联式预测GO/水PHP传热性能,适用于30%~80%充液率下,质量分数0~0.1%的GO/水纳米流体脉动热管。
    • 朱学良; 李彦; 朱群志
    • 摘要: 综述了目前业内的一些新型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结果,重点介绍了新型换热器的结构和传热效果的强化机理。结论如下:使用泡沫金属和热管虽然会抑制自然对流但会大幅度提高导热性能,对传热的强化效果显著;换热面积更大,四重管比三重管更具换热优势;螺旋管节距随温度梯度变化时具有更好的温度均匀性;弯折板式换热器性能优异且占地面积小;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好、结构简单、工业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 沙浩男; 张锦竹; 王佳典; 姜东岳
    • 摘要: 针对海洋温差能驱动的储热式潜航器存在传热效率低的问题,该文进行了储热室结构传热强化模拟研究,对储热室内相变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提出储热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与常见的圆柱形储热室结构相比,中通圆柱结构及带孔翼形结构储热室可以有效地将相变材料的相变时间缩短31%及15%,有效地提高了潜航器储热室的传换热效率。
    • 隋智力; 赵春雷; 李庆文; 孟媛; 张祥勇; 李文利
    • 摘要: 能源桩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良好导热性能,与周围土体进行换热.为了增强能源桩传热特性,向能源桩内添加高导热系数的石墨粉而制备出石墨混凝土桩体材料,并研究其导热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石墨体积比的增大,石墨混凝土试块导热系数呈加速上升趋势.当石墨体积比增至8%(占混凝土体积分数),其导热系数上升至2.73W/(m·K);抗压强度随着石墨体积比的增大而降低.与纯混凝土相比,添加5%石墨的混凝土,其导热系数增长近1倍,抗压强度下降23%,此添加率下的石墨添加方案为传热强化与强度下降的合理方案.COMSOL软件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也证明,添加5%石墨混凝土的能源桩的换热能力较普通能源桩更强.
    • 朱少龙; 植晓琴; 王凯; 邱利民
    • 摘要: 基于低温下竖直平板冷凝的实验平台,建立了氮氖混合蒸气冷凝的数值模型,并完善了混合物冷凝过程中的两相扩散系数,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分析了混合物中组分浓度场和气液两相场的分布特征,揭示了液膜上方高浓度氖气扩散层阻碍气液界面传质过程的机理.对比了不同的冷凝温差,进口氖气浓度和主蒸气速度对于混合蒸气冷凝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气液界面的平均传质速率受到冷凝过程的传热温差和气相扩散层内的浓度梯度控制,而壁面平均传热系数则受到液膜厚度和流速影响.通过降低混合蒸气中的氖气浓度和提高混合蒸气的速度可以提升氮氖混合蒸气冷凝传热性能.
    • 戴含晖; 张程宾
    • 摘要: 微尺度核态沸腾传热在电子信息工业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微尺度核态沸腾过程进行研究很好的解决了由实验方法带来的诸多问题.尤其介观方法,即格子Boltzmann方法,既无需人为设置核化点,又能完整复现沸腾过程气泡成核、 长大、 聚并等动力学行为和相变传热特性,相较于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就沸腾相变传热机理而言,微尺度核态沸腾的传热强化技术主要包括构建表面微结构和修饰表面润湿性.其中,表面微结构为核态沸腾的成核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又增大了传热面积.表面做疏水处理有利于提高核态沸腾气泡生成速度,且起始沸腾点较低,在低热负荷条件下传热效果更好.而亲水表面能够达到更高临界热流密度.因此,对微结构表面进行润湿性改性是进一步提升核态沸腾换热性能可行方向.
    • 闫显辉; 陈砺; 李志斌; 邱舜国; 严宗诚; 林海; 钟平
    • 摘要: 糖蜜酒精废液COD高、黏度高、处理难度大,较为理想的多效蒸发浓缩焚烧处理技术依然有较大的传热阻力.对此,本文采用螺纹管替代光滑管来强化传热,在近似实际工况下,光滑管作参照,测试不同管参数螺纹管的传热性能.实验证实,螺纹管可显著地强化高黏度、低Re时糖蜜酒精废液的传热.本文还采用Fluent软件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准确直观地再现了螺纹管传热强化的微观现象,解释了螺纹管内凸肋和外凹槽对管内外流体的传热强化机理.
    • 张文峰; 庞明军
    • 摘要: 气泡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冶金等工业过程的原因之一就是能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因此研究气泡上升运动和传热强化间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流体体积(VOF)法,详细研究了不同E?tv?s(Eo)数、Gallilei(Ga)数和气泡初始位置下,气泡对近壁流体对流传热的影响(对无量纲壁面瞬时Nu的影响),并分析了对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在近热壁面上升时,直接影响了壁面Nu的大小;Eo数越大,气泡的横向尺寸越大,其对流场造成的扰动越大,因此传热强化效果越明显,传热强化的影响范围也越宽;Ga数越大和气泡初始距热壁面越近,气泡初始位置附近区域的传热强化效果越好,但对气泡所处位置临近区域的传热效果影响不大.分析发现,气泡上升过程产生旋向相反的对涡影响了冷热流体的流动状态,引起了热边界层厚度的改变,最终改变了壁面附近流体的对流传热效果.
    • 汪健清; 施金玲; 施龙生; 王嘉骏; 冯连芳
    • 摘要: 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类型之一。本文综述了管壳式换热器中高黏流体传热过程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传热强化技术的优势与不足。针对高黏流体在管程与壳程内呈层流或过渡流,在传热面处流速慢、扰动弱,传热过程存在传热效率低、传热不均等问题,指出减薄层流热边界层厚度或破坏其发展及增强径向流动混合是强化高黏流体传热的关键。使用管内插入物、对换热管进行螺旋、弯曲及紧凑排列或使用高效的折流板有利于减薄层流边界层厚度,强化径向混合,进而提升传热性能。但在有效提升传热性能的同时也会显著增加流动阻力,难以有效提升换热器的综合性能。高传热与低流阻特性兼备的高黏流体传热强化技术是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时向换热器结构简单化与综合性能更优化的方向发展。
    • 许姝菡
    • 摘要: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的平面二维纳米结构材料,具有非常独特的理化特性,将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到各种用于换热的流体介质中所制备的纳米流体,与常规的基础流体相比,在强化传热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石墨烯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石墨烯纳米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总结了纳米流体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石墨烯纳米流体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