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传播动力学

传播动力学

传播动力学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68461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科技传播、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四届全国网络科学学术论坛、第13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与策略学术研讨会、2015第十一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等;传播动力学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开琛、唐明、傅新楚等。

传播动力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8461 占比:99.94%

总计:168565篇

传播动力学—发文趋势图

传播动力学

-研究学者

  • 吴开琛
  • 唐明
  • 傅新楚
  • 吴开录
  • 朱志
  • 陈姗姗
  • 丁军平
  • 何伟
  • 刘琼
  • 周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波桅; 王玲玲; 李军军
    • 摘要: 不确定环境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码头)多级作业延误现象频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延误会在多级作业间传导,形成“连锁”效应,严重影响港口的整体效益。为了提升企业应对作业延误的能力,依据超网络理论和传播动力学理论,构建自动化码头多级作业超网络。结合小世界网络理论的网络拓扑特征,从特征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及SIS(易感-感染-易感模型)模拟3方面对延误在多级作业超网络中的传导速度、传导广度以及传导能力进行讨论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较短的传导路径和较大的聚类系数会使不确定事件带来的延误在多级作业超网络中更快和更广地传导,聚类系数较小的故障节点传导扩散会受聚类特性抑制。多级作业超网络的传导能力随初始故障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修复概率增加而减少。本文有利于企业管理者主动应对不确定事件带来的延误,提升港口的运作效率。
    • 宁慧波
    • 摘要: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疫苗可控制疾病,但不能清除感染,该病在全美猪场广泛流行。笔者检测了母猪、哺乳前仔猪的PCV2病毒学和免疫学状态以及母猪场的分娩环境,以确定分娩时PCV2暴露风险、传播动力学和免疫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仔猪在接种疫苗前已经感染PCV2。了解自然感染的发生将有助于开发反映猪群中PCV2感染动力学的实验性免疫模型,并使未来的疫苗开发成为可能。
    • 张睿洋
    • 摘要: 文章根据新冠病毒传染的特性,建立SEIR病毒传播模型,将环境中的个体看为Agent智能体,利用元胞自动机的特点制定规则进行仿真模拟。根据两种不同的环境讨论了元胞自动机在各自环境中的基础运用,同时结合病毒的不同传播特点、防疫的不同措施讨论了疫情扩散的具体程度,变相证明了客观事实,验证了元胞自动机的可靠真实性,为防疫决策提供相应依据。
    • 赵宁宁; 林典毅
    • 摘要: 对航班运行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筛选风险因素,分析航班运行风险传播动态,以减少由航班安全问题而带来的损失。研究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各风险因素节点进行排序筛选,结合中国民用航空局2015年发布的咨询通告《航空承运人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实施指南》(AC-FS121-2015-125)实现对风险因素的降维,共统计了华北区域225天航班运行风险数据的97个节点。再根据民航不安全事件记录,分析事件因果关系,构建有向加权航班运行风险网络。结果显示,当不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时,风险传播网络峰值为13.69,当按总度值排序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时,风险传播网络峰值降为7.18,下降率49.3%。
    • 韩晨
    • 摘要: 为了探究健身娱乐产品在互联网信息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费行为及其传染机理,以健身娱乐产品互联网消费传染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健身娱乐产品在线口碑的调查,基于其网络特征应用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的SIRS方法,分析在线口碑传播对健身娱乐产品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不同消费者在互联网消费传染过程中不同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在线口碑传播对健身娱乐业的互联网消费传染行为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且对不同类型消费者的促进作用不同,从而找出健身娱乐产品销售量增长的关键人群与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类型的传播者所展现出的不同消费特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
    • 祁婷; 林诏华; 冯秘; 唐明
    • 摘要: 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网络传播过程的非马尔科夫特征的数学理论,从而为控制真实世界中疾病或谣言的扩散提供理论支撑.根据二阶平均场近似的方法,以及通过引人闲置边的概念,给出了能够在复杂网络上求解易感-感染(Susceptible-Infected,SI)非马尔科夫传播动力学的一系列偏微分方程组.比较了实验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该数学方法能够精准预测复杂网络上SI模型的爆发时间演化过程.另外,该理论还可以用来预测单个节点被感染的平均时刻,且通过实验模拟结果证实了其正确性和准确性.
    • 景兴利
    • 摘要: 由于自适应网络可以描述许多现实世界中网络结构随动力学影响而变化的特性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如疾病在社会网络上的传播、交通拥堵在道路网络上的传播等.为了进一步研究现实社会的传播动力学特性与网络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动态度分布的自适应网络生成机制,并给出了模型的演化形式及相应的仿真、分析结果,进一步对动态选择策略(DSS)和基于节点度的选择策略(DBSS)进行了比较分析.
    • 陈曦; 闫广华
    • 摘要: 传染性疾病事件可以随着人口流动在城市间传播,对区域城市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了解城市网络系统对传染性疾病事件的响应,公共卫生和城市群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以"人"为节点构建东北城市网络,采用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传染性疾病事件在城市网络中的传播,得到以下结论:①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整体呈现"三横一纵"格局,以"一纵"哈大铁路为主轴,3省3条横向铁路为副轴,传染性疾病事件随着人口流动主要沿着"三横一纵"路线传播扩散.②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这4大中心城市因其是人口流动的热门地,传染性疾病事件在这些城市始发时扩散和爆发速度较快,而在黑龙江省北部和东部城市则相反.③城市度数中心性主要作用于城市内传播,紧密中心性主要作用于城市间传播,两种中心性从远近两种尺度加快了传染性疾病事件的传播进程.
    • 陈佳丽; 王长军; 金美玲; 王霞; 杨晓静; 张娜; 刘芳妮; 刘嵘; 郭金鹏; 陈勇
    • 摘要: 目的 对美国和英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模型拟合和预测,对疫苗接种的效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在SEIR模型基础上,增加症状前感染者、隔离措施及疫苗接种等要素,建立SVEPIUHDR模型.利用公开发布的数据建模,分别将美国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1月31日和英国2020年11月23日至2021年1月31日的数据进行拟合,2021年2月1日至4月1日的疫情数据评估预测效果,使用R 4.0.3软件进行分析,并预测在疫苗不同接种率下每日新增病例数的变化.结果 SVEPIUHDR模型对美国和英国的累计确诊病例数的拟合及预测平均偏差均<5%.按计划接种疫苗后,预计美国2021年4月COVID-19累计确诊人数达31864970人,若未接种疫苗,累积确诊人数达35317082人,相差345余万人.英国按计划接种疫苗后预计4月初累积确诊人数达4195538人,若未接种疫苗情况下累积确诊人数达4268786人,相差7万余人.结论 SVEPIUHDR模型对美、英两国COVID-19疫情的预测效果较好.
    • 戈佳威; 袁克镖; 殷明; 王学锋
    • 摘要: 将船期延误与重要港口节点的识别问题相结合,通过传播动力学模型,对世界集装箱海运网络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发现港口节点传播能力与度值满足幂为16.84的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特征,且度值与传播影响力的相关性较强.以SIS(Susceptible-Infected-Susceptible)模型为基础,结合网络结构特性,比较不同节点传播影响力评估方法发现,节点间最短路径长度是衡量节点传播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引力模型,提出考虑度值、节点核心位置及节点间最短路径长度的综合取值法,验证了改进引力模型在世界集装箱海运网络节点传播能力评估中的适用性,发现综合取值法对模型精确度提高有促进作用.研究得到:世界各港口传播影响力排序,为关键港口的识别提供了不同视角;高传播影响力港口普遍集中在亚洲区域,其次为欧洲地区;高连通性与高传播影响力无正相关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