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镜
鼻胃镜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专利文献13285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全科护理、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消化杂志等;
鼻胃镜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雄昌、郭晓钟、刘晓琳等。
鼻胃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285篇
占比:99.36%
总计:13371篇
鼻胃镜
-研究学者
- 刘雄昌
- 郭晓钟
- 刘晓琳
- 周莉
- 孙婷
- 孙平
- 崔忠敏
- 张丹阳
- 朱为梅
- 朱佳
- 杜疆玲
- 王玉波
- 胡慧
- 詹红
- 谭肖容
- 赵佳钧
- 赵学良
- 赵莹
- 钟辉
- 霍蓉晖
- 乌日汗
- 刘彩越
- 刘欣
- 向国卿
- 姜贵君
- 张哲华
- 张春云
- 朱丽明
- 杨安全
- 杨文义
- 林朝智
- 潘杰
- 熊俊光
- 董萍
- 赵含
- 邢喆
- 金捷
- 韩大正
- 韩风琴
- 马宏珍
- 高娜
- 黄海华
- 丁春生
- 于洪
- 于洪波
- 于红刚
- 于颖
- 仇建伟
- 任丽梅
- 任丽楠
-
-
马灵;
吴莺;
陈萍
-
-
摘要:
目的:探究经鼻胃镜联合超滑导丝引导及经口胃镜联合异物钳放置鼻肠营养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8月需放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53例病人,采用鼻胃镜联合超滑导丝引导放置鼻肠管的为试验组(22例);经口胃镜联合异物钳放置鼻肠管的为对照组(31例)。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病人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更高,置管操作时间更短,病人的舒适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胃镜联合超滑导丝引导放置鼻肠管是一种更快捷、舒适、经济的方法,病人更容易接受。
-
-
杨沱;
吴以龙
-
-
摘要:
目的 研究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改良法植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性重度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43例食管贲门癌性重度狭窄患者,在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采用改良法即黄斑马导丝尝试越过狭窄段,引导释放食管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支架移位及并发症、术后2周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均成功释放支架,成功率100.00%,术后2例(4.65%)出现支架轻度移位,8例(18.6%)出现胸痛,无其他并发症,术后2周狭窄扩张程度和吞咽困难程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采用改良法容易通过狭窄段,手术成功率高,支架移位低,手术并发症少,术后疗效确切.
-
-
李椿枝
-
-
摘要: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经鼻胃镜置入三腔喂养管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疗效.方法:病例选取在2019.01-2021.01时间内,来院就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作2组.常规组中36例患者提供肠外营养,实验组中36例患者经鼻胃镜置入三腔喂养管实施肠内营养,统计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前清蛋白为(156.7±19.5)mL、清蛋白为(24.8±3.0)g/L、转铁蛋白为(1.7±0.6)g/L,显著高于常规组(154.3±20.8)mL、(24.1±2.9)g/L、(1.6±0.8)g/L,t=3.861、9.583、4.789(P<0.05);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与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8%、5.6%,低于常规组19.4%、25.0%,x2=5.063、5.258(P<0.05).结论:通过经鼻胃镜置入三腔喂养管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后,可有效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指标的同时,还能降低其发生院内感染及腹腔感染,有利于患者机体康复.
-
-
-
-
-
-
-
刘旭;
郭晓钟;
李宏宇;
任丽楠;
吴春燕;
张永国
-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胃镜介导安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EN)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6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操作实施方法将患者分为鼻胃镜介导组(n=25)、常规安置组(n=21)和未安置组(n=19).比较鼻胃镜介导组和常规安置组操作时间、操作过程中反应及时长、置管成功率;比较3组重症监护时间、治愈好转率等指标.结果 鼻胃镜介导组患者实施操作时间为入院后(6.25±2.40)d,常规安置组为入院后(7.16±2.8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镜介导组置管操作时间为(8.5±4.2)min,显著长于常规安置组的(5.6±3.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镜介导组操作过程不适反应较强烈,常规安置组操作过程尚可耐受.鼻胃镜介导组置管成功率达100.0%(25/25),显著高于常规安置组的76.2%(1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安置组比较,鼻胃镜介导组、常规安置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短、治愈好转率高.结论 鼻胃镜介导置入鼻空肠营养管虽较常规操作法操作时间长、不适感明显,但成功率高,对EN的实施及治疗效果有利.
-
-
刘晓琳;
沙正布;
刘敏;
周莉
-
-
摘要:
目的探讨鼻胃镜下双导丝引导置入鼻肠管及鼻胃管的方法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到2018年4月经鼻胃镜同时置入鼻胃管及鼻肠管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鼻胃管减压,鼻肠管肠内营养,给予置管前后相应的护理,观察置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除一例病人肠内营养管滑出至胃经再次置入成功外,其余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结论经鼻胃镜双导丝联合分别置入鼻胃管和鼻肠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充分的置管前护理及置管术中密切配合是置管成功的有力保障。
-
-
-
-
-
-
-
-
-
-
- 胡冰
-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5-07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鼻胃镜胆道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内沿轴向开设有贯穿套筒本体的前后两端的第一插装孔;转向支架,转向支架的顶部开设有沿套筒本体的轴向的凹槽,凹槽的开口向上,转向支架的后端与套筒本体的前端的底壁铰接;穿设在套筒本体内的拉丝,拉丝的前端经由套筒本体的前端伸出,并与转向支架连接,拉丝的后端向后延伸并经由套筒本体穿出。使用时,鼻胃镜(细镜、超细镜)套入鼻胃镜胆道套筒的套筒本体内,顺导丝进入人体,然后通过牵拉或释放拉丝,使转向支架带动鼻胃镜向上抬起,鼻胃镜在转向支架的抬起作用力下,反复进入胆道,实现了胆道直视下的无创内镜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