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7645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双足与保健、浙江创伤外科、中国处方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一届、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等;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文献由144位作者贡献,包括兰玉平、卢懿明、焦锋等。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7645篇
占比:99.95%
总计:147723篇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研究学者
- 兰玉平
- 卢懿明
- 焦锋
- 章鼎
- 丁建红
- 严明
- 任占萍
- 余峻霖
- 余燕
- 冯炜炜
- 冷若琦
- 刘世东
- 刘伟
- 刘国栋
- 刘庆萍
- 刘志奎
- 刘思梅
- 刘杨
- 刘毅
- 刘永平
- 刘玉凤
- 刘金龙
- 刘震
- 卜海富
- 卢超
- 史国徽
- 吕胜
- 吴佳恒
- 吴卓鸿
- 吴强
- 吴汝平
- 周如敏
- 周彦青
- 唐相君
- 孙世伟
- 孙莹莹
- 孟映福
- 宋扬
- 宋欣
- 尤传飞
- 廖晓彬
- 张俊杰
- 张向臣
- 张国权
- 张录强
- 张春燕
- 张有伟
- 张杰
- 彭笳宸
- 戴富仁
-
-
吴卓鸿;
孙世伟;
杨隆;
李耀;
王东辉
-
-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DHS)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横沥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7例高龄IF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行DHS治疗,观察组74例行PFNA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负重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IFF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效果优于DHS,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
-
卢超;
刘杨
-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110例接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患者,均是于2018年8月-2020年2月这个时间段在我院中进行治疗的患者,随意分a、b组,一组为a组有患者人数55例,给予股骨头置换治疗,另一组为b组有患者人数55例,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对比a、b组临床指标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a、b组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不大(P>0.05);a、b组手术时间差异明显,n组短于m组,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六个月、术后十二个月,a、b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明显,a组高于b组,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性更好,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切实改善患者预后.
-
-
韦显高;
王照卿;
韦力;
杨家林;
程勇;
蓝耿亮;
韦宝堂;
温雅国;
韦万勉
-
-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研究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出血量(204.36±17.34)ml,手术时间(57.93±7.36)min,卧床休息时间(7.91±1.23)d,住院时间(16.39±2.35)d,不良反应率8.70%,相比于对照组更优(P<0.05);研究组VAS(1.70±0.43)分,相比于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Harris(96.23±8.93)分,相比于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疼痛,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
-
王明友;
王洪平;
兰玉平
-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快速康复结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CBM、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有关比较传统经典康复和ERAS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临床对照研究(CCT)或随机对照研究(RCT)的文献,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0年7月10日.提取研究数据并进行研究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8篇文献,共760例患者(ERAS组384例,Non-ERAS组3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RAS组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MD=-4.15,95%CI:-6.43~-1.87),P<0.01),降低住院费用(MD=-0.59,95%CI:-0.69~-0.49,P<0.01);提高住院期间满意度(MD=12.28,95%CI:6.04~18.52,P<0.01);降低患者恶心呕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OR=0.13,95%CI:0.07~0.25,P<0.01);降低患者术后输血率(OR=0.17,95%CI:0.07~0.42,P<0.01);提高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MD=3.26,95%CI:0.47~6.04,P<0.05)并降低术后NRS评分(MD=-1.34,95%CI:-2.17~-0.52,P<0.01).结论 ERAS结合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并节约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恶心呕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降低术后输血率,提高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并降低术后NRS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
-
-
陈波;
刘金龙
-
-
摘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护理.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及1、3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并加快患者康复进度.
-
-
黄余亮;
陈杨达豪
-
-
摘要:
目的 探讨Wagner SL柄结合TM骨小梁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髋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观察.方法 对10例骨折前有髋骨性关节炎的转子间骨折使用Wagner SL柄结合TM骨小梁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术后进行临床随访,采取Harris评分对患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影像学随访主要包括对假体周围骨长入,假体周围骨折愈合等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4~26月,平均15月,术后3个月X线片提示10例患者的转子间骨折愈合良好.复诊时对患髋关节进行评价,根据Harris评分法:优5例,良3,可2例.结论 Wagner SL柄结合TM骨小梁杯治疗合并髋骨性关节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以及可靠的大小转子的重建,有利于假体稳定及关节活动,可增加假体周围骨量储备.
-
-
汪亚
-
-
摘要:
目的 探究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择5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其中25例施予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PFNA)治疗、25例施予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对照组各项手术指标不及观察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十分显著,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
-
-
-
焦锋
- 《第一届、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对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血清ALP、Ca2+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益肾活血方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14d采取外周血,对碱性磷酸酶、钙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益肾活血方组血清ALP浓度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Ca2+浓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提高,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可显著提高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血清ALP浓度,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