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工髋关节置换

人工髋关节置换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95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16486篇;相关期刊325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吉林医学、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第五届全国解剖与临床(骨科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人工关节高级论坛、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等;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相关文献由191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红满、何家文、何敏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4 占比:0.78%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6486 占比:99.21%

总计:117411篇

人工髋关节置换—发文趋势图

人工髋关节置换

-研究学者

  • 陈红满
  • 何家文
  • 何敏
  • 刘华
  • 史占军
  • 吕松岑
  • 吴华
  • 周伟
  • 周强
  • 尹文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崔寅鹏; 郭艾; 马立峰; 刘振江
    • 摘要: 背景:哇巴因作为Na+/K+-ATPase的配体可与其结合调节细胞的增殖代谢,研究哇巴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可为骨缺损、骨病的治疗提供思路.目的:探讨不同浓度Na+/K+-ATPase配体哇巴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废弃的新鲜骨髓为实验材料,采用全骨髓直接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获得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诱导成骨分化的实验细胞;成骨诱导前以不同浓度哇巴因(10,100,1000 nmol/L)处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未经药物处理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直接进行诱导作为对照组,然后成骨诱导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测量染色面积比例,比较各组产生钙化结节量的差异.结果 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10 nmol/L)哇巴因刺激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茜素红染色钙化结节数量增多,染色面积高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100,1000 nmol/L)哇巴因刺激后钙化结节数量减少,染色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且浓度越高钙化结节数量越少.结果 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废弃的新鲜骨髓可作为分离纯化得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材料,低浓度哇巴因可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高浓度哇巴因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 覃盛明; 韦祖龙; 卢炳肖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PFNA内固定手术32例为PFNA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28例为THR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站立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HR组手术时间(71.51±15.10)min长于PFNA组(50.17±13.56)min,PFNA组术中出血量(218.96±74.65)mL多于THR组(132.55±48.58)mL,THR组术后站立时间(7.52±2.78)d、住院时间(7.25±1.22)d短于PFNA组术后站立时间(40.12±12.68)d、住院时间(9.55±1.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8、5.230、13.310、7.512,P0.05);PFNA组与THR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如果原发疾病严重、骨质疏松症状较轻,建议其考虑采取PFNA治疗,术后重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而对于老年患者且自身疾病较为稳定,可在住院期间严格进行抗感染、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考虑采取髋关节置临床效果更佳。
    • 罗浩; 黄奎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路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诊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均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后外侧入路,研究组40例采取前外侧入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且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TRACP5b、DPD低于对照组,而BALP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相比后外侧入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较好,前者可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使患者手术、住院的时间有效缩短,进而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帮助患者改善疼痛情况,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效恢复、减少脱位风险,增强患者预后效果。
    • 冯晓丹; 王静; 王卫友
    •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00例。其中观察组50例,接受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出院及下地负重时间,出院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出院及下地负重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中环境感知、主观感受、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各方面得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李富林; 尹东; 黄宇; 黄晓; 黄文文
    • 摘要: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失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失败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8例,股骨头置换1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Harris评分及优良率。随访通过X线片观察假体生存情况。结果21例PFNA手术失败患者行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为(120.242±35.623)min,术中出血量为(520.252±212.363)ml,术后引流量为(320.362±180.248)ml。术中发生医源性骨折2例,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获得随访19例,随访时间为1~3年。所有患者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断裂,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优良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失败可行的补救治疗,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前充分评估和术中轻柔操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张燕; 李伦兰; 孟丹丹; 刘春芳; 方红艳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康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9年1~12月收治的11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一般资料、出院准备度及Harris髋关节评分问卷调查,根据出院准备度得分将老年患者分为低分组与高分组,并分析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与Harris髋关节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0例老年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得分为(98.75±5.50)分,处于偏高水平,其中个人状态得分为(24.13±2.10)分、适应能力得分为(42.83±2.42)分、预期性支持得分为(31.79±1.66)分.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复查时Harris评分结果 显示,高分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5).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其3个维度的得分均与Harris得分呈正相关.结论 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较高水平,医护人员应积极关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帮助其提高康复效果.
    • 罗崇富
    • 摘要: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与空心钉内固定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以随机分组的方法,选取 80 例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为关节置换组 40 例患者 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为内固定组 40 例患者给予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从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方面,关节置换组患者所用时间均比内固定组更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关节置换组患者为 10.34%,内固定组患者为 37.93%,关节置换组患者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内固定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方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和空心钉内固定术均能发挥各自的效果,空心钉内固定术对于患者的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 症发生率,让患者术后得到更快的恢复,临床上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
    • 徐国君; 宫颖; 肖华静
    •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共80例,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出院时,观察组Harri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调查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价值高.
    • 律国强
    • 摘要: 目的:评价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可行性与手术效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总计70例.采取随机法,进行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组治疗.观察组35例老年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35例老年患者采取传统内固定方式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手术临床指标以及术后功能恢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发热、疼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比内固定治疗方式,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性更高、临床疗效更好,进一步保障了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 盛斌; 孙岚
    • 摘要: 目的 分析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诊治的68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进行远端固定,观察组应用生物型股骨假体进行远端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下床锻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假体周围骨折、深静脉血栓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肺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过程中,生物型股骨假体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远端固定均能取得到显著疗效,但相对比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生物型股骨假体能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和心肺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