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热疗
高频热疗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65769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1年全国中医药肿瘤学术年会、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男科学术大会等;高频热疗的相关文献由507位作者贡献,包括乔正荣、付钦莉、唐荣等。
高频热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5769篇
占比:99.93%
总计:265950篇
高频热疗
-研究学者
- 乔正荣
- 付钦莉
- 唐荣
- 张国武
- 李鹏辉
- 辛卿珉
- 吴华平
- 唐万和
- 张晨
- 曾权荣
- 杜涛
- 杨素清
- 边福文
- 郑才二
- 陈琼燕
- 韩大跃
- 何其芬
- 保庭毅
- 倪鹏
- 刘小芳
- 刘杰
- 吕瑜
- 吕飞跃
- 周勇
- 周家梅
- 孙振友
- 孙易娜
- 尤传文
- 屠松菊
- 席卫华
- 张小玲
- 张福美
- 张莉
- 彭义娟
- 彭广星
- 曹养辉
- 李光丽
- 李冬
- 李政敃
- 李醒亚
- 杨恒
- 杨昌兵
- 杨莲秀
- 林孝根
- 林贤哲
- 梅治家
- 江专新
- 沈明
- 沈芳
- 温林春
-
-
薛志有;
张毅;
倪志海
-
-
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高频热疗辅助TOMOX方案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1及凋亡调控基因-1(BAG-1)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8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患者入组后均行TOMOX方案联合高频热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及BAG-1蛋白水平,分析治疗前患者血清sICAM-1及BAG-1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患者进行随访,于治疗后6个月统计患者复发、未复发情况,比较复发、未复发患者血清sICAM-1及BAG-1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sICAM-1及BAG-1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CAM-1及BAG-1蛋白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P<0.05),复发患者血清sICAM-1及BAG-1蛋白水平较未复发患者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4.6个月.结论 高频热疗辅助TOM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有效降低其血清sICAM-1及BAG-1蛋白水平,且血清sICAM-1及BAG-1蛋白水平对该病的诊断、预后情况预测有一定价值.
-
-
叶维宝;
冯慧莲;
覃塘棉
-
-
摘要:
目的:探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高频热疗、益气活血清化利水法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2020年1月100例HCC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TACE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清化利水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疗效、实验室指标、毒副反应及功能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乏力、纳呆、胁痛、脘闷、鼓胀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乏力、纳呆、胁痛、脘闷、鼓胀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18.00%,低于对照组的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状态提升率为82.00%,高于对照组的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清化利水法在TACE联合高频热疗治疗HCC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增效减毒,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AFP水平.
-
-
-
李曼;
李静;
陈文玲;
陈永利;
王力军
-
-
摘要:
目的 研究体外局部高频热疗辅助放疗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进展期HCC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采取放疗或在放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局部高频热疗治疗,随访12个月.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5%(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水平为(4.2±1.0)ng/ml,高尔基糖蛋白-73(GP73)水平为(55.1±2.6)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为(200.5±55.7)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9±0.9)ng/ml、(62.1±3.5)ng/ml和(265.7±60.3)pg/ml,P<0.05];观察组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率为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P<0.05);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8(95%CI:7~9)个月,1 a累积生存率为14.3%,对照组中位OS为6(95%CI:6~7)个月,1 a累积生存率为11.8%(x2=1.674,P=0.171).结论 采取体外局部高频热疗辅助放疗治疗进展期HCC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使生存获益,并能减轻放射性肝损伤.
-
-
吴楚海;
林榕生;
刘玲苑
-
-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康艾注射液辅助高频热疗对晚期肝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细胞免疫、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晚期肝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基础的保肝及抗感染治疗等,对照组给予康艾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康艾注射液联合高频热疗.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如肝功能,肿瘤复发情况;②细胞免疫功能;③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数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辅助高频热疗对晚期肝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
-
-
李海成;
周立霞;
邹洪
-
-
摘要:
目的:探究高频热疗辅助患者实体肿瘤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行化疗+高频热疗治疗,对照组行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通用评分表(FACT-G)得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年,观察组49例患者生存率为77.55%,对照组49例患者生存率为57.14%,观察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干预后有显著好转,较轻微.结论:高频热疗(HG-2000Ⅲ体外高频热疗机)辅助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化疗治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
-
程晓云;
肖敬;
张淑平
-
-
摘要:
目的:研究高频热疗并顺铂腔内化疗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MPE患者146例纳入本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4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73)与对照组(n=73),两组患者均先行MPE引流及全身化疗,然后对照组行顺铂腔内化疗,实验组行高频热疗+顺铂腔内化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MPE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MP-2、MMP-9、VEGFA、VEGFB、VEGF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实验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0).实验组ORR率(63.01%)、DCR率(93.15%)均 高 于 对 照 组ORR率(41.10%)、DCR率(75.34%)(P0.05).结论:高频热疗并顺铂腔内化疗应用于MPE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解除免疫抑制,抑制生成VEGF、MMP,减少MPE生成,安全可靠.
-
-
张海洋;
宋展;
钱国武
-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热疗、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局部复发直肠癌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局部复发直肠癌8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高频热疗、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仅给予静脉化疗.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1.11%,局部有效率为95.56%,与对照组(65.91%,79.5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热疗、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局部复发直肠癌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
-
莫秋柏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男科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大黄苦参栓加减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Ⅲb非炎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180例男性Ⅲb非炎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中药大黄苦参栓加减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前列闭尔通栓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并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NIH-CPSI评分,并作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采用Ridit分析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接近;但是在临床治愈率与显效率方面比较,采用Ridit分析,显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大黄苦参栓加减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在临床治愈率与显效率方面更有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及总评分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提示两组的治疗方案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但是两组治疗后患者总分、疼痛或不适及生活质量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大黄苦参栓加减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Ⅲb非炎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在改善患者总体症状、患者疼痛或不适及生活质量方面疗效较前列闭尔通栓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更为突出;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低且二者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自拟中药大黄苦参栓加减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是治疗Ⅲb非炎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且患者不良反应低.
-
-
-
杨恒;
张莉;
何其芬;
彭义娟;
周家梅
- 《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03年
-
摘要:
我科自2001年安装使用HG—2000P体外高频热疗机以来,已治疗前列腺增生病人56例,治疗效果显著.该机的治疗原理是:应用高频电磁场作用于人体深部组织,产生内生热及高频电磁振荡双重效应,实现无组织损伤、无副作用、无需接触病源组织的舒适治疗,可广泛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
-
-
SUN Bin-xu;
孙彬栩;
LI Xiao-jiang;
李小江;
ZHANG Ying;
张莹;
KONG Fan-ming;
孔凡铭;
JIA Ying-jie;
贾英杰
- 《第四届肿瘤外治国际学术年会暨首届国际互联网+中医肿瘤学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软坚止痛膏联合高频热疗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在减轻阿片类药物毒副作用方面的效果. 方法: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128例,分为A组(单纯西药组)、B组(软坚止痛膏联合西药组)、C组(热疗联合西药组)和D组(软坚止痛膏联合热疗组),每组各32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各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止痛起效及疼痛缓解持续时间、体力状况情况、体重变化和阿片类药物毒副反应减轻情况等指标. 结果:从主要疗效指标上看,四组疼痛疗效评价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D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67%,13.33%、10%、6.67%,软坚止痛膏外用联合西药治疗癌性疼痛的完全缓解率更高,临床疗效更好.通过外用软坚止痛膏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在改善血瘀痛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在平均止痛起效时间方面,热疗联合西药组与单纯西药组相比,可显著缩短癌性疼痛患者的止痛起效时间.通过各组治疗手段的干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软坚止痛膏联合热疗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势较明显. 结论:软坚止痛膏外用联合西药治疗癌性疼痛的完全缓解率更高,临床疗效更好.通过热疗的介入治疗,可显著缩短癌性疼痛患者的止痛起效时间,更快的缓解患者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