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亲情护理

亲情护理

亲情护理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44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10894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当代护士(专科版)、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13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亲情护理的相关文献由64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翠霞、崔明武、王建宁等。

亲情护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7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0894 占比:99.60%

总计:111340篇

亲情护理—发文趋势图

亲情护理

-研究学者

  • 李翠霞
  • 崔明武
  • 王建宁
  • 章小庆
  • 郑琴
  • 陈谷霖
  • 丁晓红
  • 于淑平
  • 于爱丽
  • 付金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海霞
    • 摘要: 目的:观察亲情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山东省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亲情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变化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SAS评分及PSQI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开展亲情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徐丽敏; 于振华; 高明施
    • 摘要: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亲情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满意度、髋部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体征表现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髋部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体征表现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显著,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高。
    • 杨惠
    • 摘要: 目的分析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阜新市精神病防治院就诊的94例焦虑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亲情护理,比较护理前后2组SAS、SDS评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与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亲情护理有利于促进其负性情绪改善,提高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李晓瑜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对焦虑症患者开展亲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焦虑症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4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亲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S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9.41%,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护理优良率为94.1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53%,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焦虑症患者亲情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并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认可,从而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周帆; 李静; 沈丽
    • 摘要: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模式在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EB病毒感染IM患儿82例,根据住院尾号奇偶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或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IM患儿采用亲情护理,有助于提升其护理效果,缓解患儿的负性情绪,提升其遵医性和护理依从性,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儿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李志松; 李金香; 陈海燕
    • 摘要: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从我院住院并在PICC门诊首次置管病人中随机抽取1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从我院住院并在PICC门诊首次置管病人中随机抽取15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护理。置管结束后对病人紧张、焦虑情绪进行评价,统计病人血管痉挛例数及一次置管成功例数,评价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紧张、焦虑发生率为14.00%,血管痉挛发生率为5.33%,低于对照组(紧张、焦虑发生率为90.67%,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67%,病人总满意度为99.33%,高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2.00%,病人总满意度为9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ICC置管中给予病人亲情护理,有利于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减少血管痉挛,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 李晏萱; 张影; 杨静
    • 摘要: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结合自我松弛音乐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院治疗的9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均衡匹配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自我松弛音乐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阴性症状[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量表(RBANS)]、自我管理水平[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SMIS)]、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NS中思维贫乏、意志缺乏、社交缺乏、情感平淡、注意障碍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RBANS中言语功能、即刻记忆、延时记忆、视觉广度和注意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SMIS中症状自我管理、药物自我管理、医疗资源利用、日常生活自理及社会交往方面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结合自我松弛音乐疗法可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提高认知功能、自我管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 李红; 周誉华; 赖忠红
    • 摘要: 目的:心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对复发性抑郁障碍病人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98例复发性抑郁障碍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干预8周。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抑郁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护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能提高复发性抑郁障碍病人护理依从性,减轻病人抑郁情绪,改善病人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 陈润
    • 摘要: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对缺铁性贫血中小学生的用药依从性、贫血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16例缺铁性贫血中小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贫血相关生化指标(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用药依从率(96.55%)高于对照组(84.48%)(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4.83%)高于对照组(82.76%)(P<0.05)。结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对缺铁性贫血中小学生实施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贫血相关生化指标的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齐贵兰; 袁学园
    • 摘要: 目的:探究亲情护理应用于焦虑症患者护理中对提升护理满意度及干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自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焦虑症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焦虑症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