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畸形
颌畸形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专利文献2959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健康人生、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等;
颌畸形的相关文献由237位作者贡献,包括东耀峻、万善军、姚峻峰等。
颌畸形
-研究学者
- 东耀峻
- 万善军
- 姚峻峰
- 王兴
- 邱波
- 俞斌
- 张震康
- 徐党军
- 杨学文
- 刘月华
- 吴刚
- 张国志
- 朱宗涵
- 林敏
- 王美青
- 王邦康
- 聂志华
- 董研
- 郭天文
- 陈志洪
- 陈挺
- 陈窕兰
- 颜永年
- 伊彪
- 侯亚男
- 危芷娴
- 夏家骝
- 孙玉春
- 张圃
- 张素艮
- 徐卫华
- 戚仁才
- 文超
- 李世江
- 李世莹
- 李福军
- 林李嵩
- 沈刚
- 王勇
- 王新木
- 王明锋
- 王海英
- 祁鹏
- 许天民
- 谢仲达
- 赵一姣
- 郑建明
- 郭力嘉
- 陈贤明
- 陈贵
-
-
翟明表;
孙艳;
郭剑虹;
马树泽
-
-
摘要:
目的 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在错颌畸形患儿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行正畸治疗的错颌畸形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照组给予传统固定矫治,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牙周指数[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探诊深度(sulcus probing depth,S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2组倾斜牙扶正时间、转位牙扭正时间及治疗完成所需时间,矫治后满意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PLI、SBI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LI、SB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倾斜牙扶正时间、转位牙扭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观舒适、固位功能、咀嚼功能、便捷程度及语言功能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口腔黏膜损伤、龋病及牙龈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在错颌畸形患儿正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保持口腔卫生,不影响牙周健康,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治疗期间口腔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
-
韩慧1
-
-
摘要:
何时开展咬合诱导 在牙齿发育时期引导牙齿沿咬合的正常生理位置生长发育的方法称咬合诱导。据有关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儿童口腔错颌畸形发生的高峰期就在乳、恒牙替换时期,在这个时期,很多发达国家的家长已经开始带孩子定期约见矫正医生。
-
-
韦宇璐;
靳奕舟
-
-
摘要:
研究西安市青少年恒牙错颌畸形的正畸矫治率及对错颌畸形的认知度和正畸治疗的意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安市3所中学34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48份,回收有效问卷322份。结果西安市青少年恒牙错颌畸形的正畸矫治率达9.9%,其中接受正畸治疗动因中最主要的是''''自愿接受治疗'''',占17.9%;需进行正畸矫治的错颌畸形,患者或家长未选择治疗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觉得有错颌畸形''''。结论西安市青少年恒牙错颌畸形的正畸矫治率偏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背景对错颌畸形和正畸治疗的认知存在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及其家长加强错颌畸形和正畸治疗知识的宣教,从而提高正畸治疗意识。
-
-
任晓旭;
牛勇梅;
秦晓中;
李高峰;
杨凡;
刘明;
罗晨;
李玲
-
-
摘要:
目的:探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下颌前突伴偏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15例下颌前突伴偏颌畸形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方案、疗效,总结临床经验.结果:15例中有1例术后出现下唇麻木感,1年后症状消失.全部患者术后均无复发,并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及满意的面形.结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下颌前突伴偏颌畸形术后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可最大程度恢复患者正常的口腔生理功能及面部外形.
-
-
-
-
甄文芳
-
-
摘要:
目前在临床上错颌畸形的发病率很高,临床表现也很复杂,要求治疗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升高。在正畸的临床病历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因上下牙齿牙冠宽度不协调而出现的畸形。当牙齿牙冠宽度出现不协调时,很难在矫治后获得尖牙和磨牙的中性关系以及上下前牙理想的覆颌覆盖关系,因而会对矫治效果造成难以接受的影响,而Bolton指数是用来判断患者上下牙冠宽度是否协调的可靠指标。
-
-
张艳平
-
-
摘要:
目的 观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咬(吮)指甲癖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患儿采用推拿疗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四大手法,并进行脏腑点穴.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结论 推拿治疗小儿咬(吮)指甲癖可起到身心同治的目的,疗效满意.
-
-
郑敏谦;
张端强
-
-
摘要: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skeletal and soft tissue after orthodontic and orthognathic surgical treatment in severe adult class Ⅲ malocclusion. Methods 11 patients with severe skeletal class Ⅲ malocclusion (male 6, female 5). All the patients were all treated with orthodontic and orthognathic surgery. Lateral cephalometric films taken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using traditional cephalometric anlaysis. Paired t-test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t treatment change. Results ANB angle was obviously increased(P<0.05) and class Ⅰ facial form was attained. N'-Sn-Pos angle was increased 7.60°(P<0.05) , while S-N'-Si and S-N'-Pos angle were discreased(P<0.05). Soft tissue profile was improved dramatically. Conclusion Severe adult class Ⅲmalocclusion treated with orthodontic and orthognathic surgery could achieved class Ⅰ skeletal pattern and soft tissue profile could be dramatically improved.%目的 探讨成人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经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 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病例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影测量片,用常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测量项目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治疗后ANB角显著增加(P<0.05),达到Ⅰ类骨面型;面凸角N'-Sn-Pos平均增大为7.60°(P<0.05);S-N'-Si角与S-N'-Pos角显著减少(P<0.05).结论 骨性Ⅲ类畸形通过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达到颌骨的Ⅰ类关系,面部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