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面部不对称

面部不对称

面部不对称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专利文献34368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生活与健康、祝您健康、中国美容医学等; 面部不对称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滕利、李楠、王勇等。

面部不对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34368 占比:99.74%

总计:34457篇

面部不对称—发文趋势图

面部不对称

-研究学者

  • 滕利
  • 李楠
  • 王勇
  • 赵一姣
  • 何玉宏
  • 俞哲元
  • 刘剑锋
  • 包柏成
  • 卢建建
  • 吕伟枝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卢妍竹; 赵芮; 简繁; 孙洁; 赖文莉
    • 摘要: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偏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骨性Ⅲ类偏颌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正畸治疗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颌术式为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加颏成型,并结合文献回顾分析。结果术中植入8颗种植钉配合数字化板进行颌间牵引,术后通过垂直牵引使后牙咬合紧密;患者依从性良好,通过1套矫治器完成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建立磨牙尖牙Ⅰ类关系及前牙正常覆覆盖,下颌前突及偏斜改善良好,术后1年稳定性良好。文献复习结果表明,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的应用已较为普遍,相较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数字化的特性使其与计算机辅助的正颌手术设计之间的配合更为紧密,可供探索的空间更广阔。结论对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高效完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简单病例,其数字化设计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陈雪婷; 李芸
    • 摘要: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BCT)比较三种不同定位法构建的正中矢状面(MSP)对成人面部不对称性评价的差异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2020年间就诊于本院的成人面部不对称患者41例,采用三种不同的头颅定位法分别构建MSP。方法A为先构建眶耳平面(FH),MSP经过颅底点和鼻根点垂直于眶耳平面;方法B构建的MSP经过颅底点、前鼻棘点、鼻根点;方法C构建的MSP经过颅底点、鼻下点、软组织鼻根点。测量这三种方法分别得出的颏下点偏离值(MD),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MD的差异。再选择11位正畸专科医生对三种MSP进行主观评价打分,使用随机区组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方法A与方法B及方法A与方法C的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位正畸医师的评价中,方法A、B、C之间的分值差异互相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C优于方法A优于方法B。结论:不同定位标志法构建的MSP会导致面部不对称性评价的结果不同,从而影响错[牙合]畸形的治疗设计,结合了软组织标志点所构建的MSP更具有临床意义,软组织鼻根点及鼻下点用来作为评价面部不对称性的参考标志点可靠性较高。
    • 邱淑婷; 朱玉佳; 王时敏; 王飞龙; 叶红强; 赵一姣; 刘云松; 王勇; 周永胜
    • 摘要: 目的:探索数字化技术构建姿势微笑(posed smile)位口唇对称参考平面(symmetry reference plane,SRP)的方法,实现姿势微笑位口唇SRP的自动化构建,并评价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8名研究对象的三维面部和牙列数据,基于赋权普氏分析(weighted Procrustes analysis,WPA)算法和区域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分别构建每位受试者WPA算法和初学者ICP算法的姿势微笑位口唇SRP作为实验组,以专家定义的“真值平面(truth plane,TP)”作为对照组,比较WPA算法和初学者ICP算法确定的SRP与TP间的角度差异。将姿势微笑位下WPA算法自动获得的口唇SRP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数字化设计,进行临床初步应用评价。结果:18名受试者姿势微笑位下WPA算法建立的口唇SRP与TP角度差异为1.78°±1.24°,初学者ICP算法建立的口唇SRP与TP角度差异为7.41°±4.3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牙美学设计时,参照姿势微笑位下WPA算法自动获得的口唇SRP进行前牙修复体美学设计,受试者评分为(8.48±0.57)分;常规数字化方案按照原有牙列对称平面进行修复体设计,受试者评分为(5.20±1.31)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WPA算法自动构建的姿势微笑位口唇SRP较初学者ICP算法更准确,与“真值平面”非常相近,可以为口腔美学分析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参照WPA算法自动构建的口唇SRP进行前牙修复体设计,能有效促进医患交流,提高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
    • 周紫椰; 王军辉; 郭明珠; 王小竞
    • 摘要: 先天性半侧颜面增生是一类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以半侧颜面部软组织和硬组织明显过度发育为特征。本文报道1例先天性半侧颜面增生患者,并结合文献讨论。
    • 朱玉佳; 赵一姣; 郑盛文; 温奥楠; 傅湘玲; 王勇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三维形态学分析的赋权普氏分析(weighted Procrustes analysis,WPA)方法,实现对下颌偏斜患者面部解剖标志点不对称程度量化赋权的三维面部对称参考平面自动化构建.方法:临床收集下颌偏斜患者30例,基于本体-镜像关联法的普氏分析(Procrustes analysis,PA)算法和自主研发的WPA算法,分别构建每名患者三维面部模型的对称参考平面(实验组一和二),以专家定义的区域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选取对称性良好的区域)构建的对称参考平面为"真值平面",作为参考组.以实验组与参考组的平面角度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分别比较两个实验组与参考组的差异,评价WPA算法构建对称参考平面的临床适用性.结果:30例下颌偏斜患者WPA算法构建的对称参考平面与真值平面的角度误差为1.53°±0.84°,PA算法构建的对称参考平面与真值平面的角度误差为2.06°±0.86°.对于下颌偏斜大于12 mm的患者,WPA算法比PA算法的平均平面角度误差小0.86°.结论:基于三维面部形态学分析的WPA算法对下颌偏斜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构建三维面部对称参考平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比传统PA算法有显著提高,初步达到了口腔临床专家级诊断策略的效果.
    • 崇煜明; 刘新宇; 王晓军; 黄久佐; 俞楠泽; 龙笑
    • 摘要: 目的 评估中国青年人群的面部不对称性.方法 2017年5 至12月在北京地区公开招募青年受试者.使用VECTRA H1三维立体照相机为所有受试者拍摄面部三维照片.将照片导入Geomagic Wrap 2017 中,标记软组织标志点并建立坐标系,通过外眦点的水平面和过口角点的水平面将面部分为上、中、下3个部分.冠状面上,通过坐标计算双侧标志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以及睑裂高;面深度方面,通过坐标计算面深度指标,共13个测量指标.以配对t检验比较双侧测量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计算双侧绝对差值和非对称率.最后对男性和女性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招募到122 名青年受试者,其中男性60 名,年龄(25.1±3.8)岁,女性62 名,年龄(27.3±4.3)岁.(1)冠状面上,男性双侧耳屏点和口角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双侧外眦点、上睑顶点以及耳屏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标志点中(除外睑裂高),双侧外眦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绝对差值最小,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1.00±0.88)mm 和(1.08±0.79)mm(t = 0.541,P =0.589),非对称率仅为2.1%和2.4%;双侧耳屏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的绝对差值最大,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达到(3.45±2.54)mm 和(2.89±2.86)mm(t =-1.149,P = 0.253),非对称率为4.6%和4.1%.(2)面深度方面,所有受试者双侧面深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耳屏点到颏前点距离绝对差值最大,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达到(2.62±1.69)mm 和(2.45±1.69)mm(t =-0.491,P = 0.625),非对称率均为1.8%;双侧耳屏点到眉间点距离绝对差值最小,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1.77±1.25)mm 和(1.91±1.54)mm(t = 0.587,P= 0.558),非对称率为 1.4%和 1.6%.结论 中国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面部不对称性,双侧绝对差值一般不超过3.5 mm,上1/3 面部的对称性较高,下1/3 面部对称性较低.
    • 刘皓; 谷岩
    • 摘要: 面部美学是口腔医学关注的重点内容,而面部软组织对称性是影响面部美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三维面部扫描技术及相关软件的发展,使得客观准确地评价面部软组织不对称性成为可能,相较于CBCT技术而言,该法更为便捷且无需担心辐射对患者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有比较大的潜力.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利用三维面部影像分析面部不对称性的相关研究,梳理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应用领域.
    • 杜牧; 宋福英; 陈晓波
    • 摘要: 报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1例低胰岛素低酮低脂肪酸性低血糖症患者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以"低血糖症""AKT2基因"及"hypoglycemia"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及PubMed检索198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录的论文.本例患者女,1岁3个月,以低血糖为主要表现.空腹6h血糖2.4 mmol/L,面部及肢体左右不对称,低血糖发作时D-3羟丁酸、尿酮体、游离脂肪酸水平均降低,升血糖激素升高,胰岛素<0.2 μIU/ml.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具有AKT2基因c.49G>A(p.E17K)杂合突变,为嵌合体,诊断为AKT2基因突变所致低胰岛素低酮低游离脂肪酸性低血糖.予以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及睡前补充生玉米淀粉,治疗1年6个月后患者生长发育均正常,低血糖发作次数减少,双侧肢体不对称好转.文献共检索到国外确诊病例5例,国内无AKT2基因所致低血糖症病例报道.所报道患者临床表现类似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但低血糖发作时胰岛素水平不高,可伴偏侧肢体肥大.提示以低血糖就诊的患者,如临床表现类似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但有胰岛素水平降低及偏侧肢体肥大表现需注意AKT2基因突变.
    • 马新芳; 孙昊; 帕提姑丽·吾斯曼; 王杰睿; 米丛波
    • 摘要: 目的:通过测量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面部偏斜不对称患者的牙、骨骼标志点与参考平面之间的线距,研究其与面部偏斜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面部偏斜患者的特征.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疆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人群治疗前CT影像51例(男20例,女31例),使用Mimics Research 19.0软件进行CT三维重建,最后在Geomagic Wrap(64 bit)软件辅助下,测量标志点与三个参考平面之间的线距,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偏斜组偏斜侧Rmn、Rma、Jr、MdF、MtF、U6MB至矢状面(S)的距离大于偏斜对侧,MdF、MtF至冠状面(C)的距离小于偏斜对侧(P0.05).偏斜组中Me-S与偏斜侧MtF-S呈极强正相关(r=0.805,P=0.000),与偏斜对侧MtF-S呈强负相关(r=-0.796,P=0.000).结论:偏斜组除矢状向不调外,还伴有水平向旋转及牙性代偿,可依据MtF-S判断偏斜程度.非偏斜组患者仅有上下颌骨的矢状向不调,左右侧对称性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