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72705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届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论坛、第十五届(2020)中国管理学年会、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等;非认知能力的相关文献由27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金燕、方晨晨、朱志胜等。

非认知能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7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2705 占比:99.91%

总计:172865篇

非认知能力—发文趋势图

非认知能力

-研究学者

  • 周金燕
  • 方晨晨
  • 朱志胜
  • 李贞义
  • 王春超
  • 罗楚新
  • 郑磊
  • 冯思澈
  • 刘森林
  • 吕一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尧; 陈加旭; 杜鹏
    • 摘要: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和"大五人格"量表,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非认知能力的年龄异质性以及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非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年龄异质性,且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年龄异质性;非认知能力工资收入效应的年龄异质性是由于不同年龄组的工资收入提升方式不同导致;CFPS的相关数据对于非认知能力的测定不够稳健。并基于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即家庭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应注重子女非认知能力的早期培养;学校教育应加大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等。
    • 苟斐斐; 朱平
    • 摘要: 非认知能力是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对个体发展及其社会获得有重要的影响。本科生科研作为高影响力、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理论上有助于个体非认知能力的提升。但本科生科研对个体非认知能力提升的影响力有多大?通过何种机制?这些问题尚没有明确的答案。基于约14万份本科生大样本数据的研究发现:科研参与对本科生总体非认知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科研参与对非认知能力内部各子维度的影响力不同,主要影响人际关系能力和神经认知能力,对自我规制能力影响较小。12位本科生的质性访谈证实了初始结论:参与科研确实能够提升本科生非认知能力,且以显性提升神经认知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为主,隐性影响个体自我规制能力。
    • 蒋亚丽
    • 摘要: 本文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追访数据,分析农村儿童出生顺序对其非认知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村户籍儿童出生顺序对非认知能力有三条作用路径。直接效应:不同出生顺序农村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并无显著差异。亲子交流中介效应:出生顺序越靠前的农村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的频率越高,表现出的在校社交非认知能力越强。亲子活动中介效应:出生顺序越靠后的子女,与父母共度的亲子活动时间越少,在校社交非认知能力越弱。研究结论再次印证了资源约束假说和次序歧视理论在农村家庭的适用性。即使在文化资本贫乏的农村家庭,亲子交流和亲子活动依然能够显著影响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发展。为了提升农村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可以实施政策干预,通过家庭外帮扶增强农村儿童的机会获得,以达到能力培养的公平。
    • 程美超; 王舜; 章蓉; 倪景挺; 陈舒雅
    • 摘要: 体育锻炼被认为是影响青少年个体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国内鲜有基于全国样本数据实证考察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视角,分析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周末体育锻炼机会的获得存在不平等性,受到自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自律性、社交能力、自信心、自我效能具有促进作用,对消极情绪体验具有降低效果。
    • 苟斐斐; 朱平; 张雯婷
    • 摘要: 非认知能力对学生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种超越单一学科边界、具有整合性的学习方式,理论上对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这一观点尚缺少大样本实证研究作为证明。基于14万份本科生数据考察跨学科学习对个体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学生跨学科学习经历越多,其在人际关系能力、自我规制能力、神经认知能力等维度上的非认知能力越高;运用倾向值匹配法来解决样本选择偏误后,亦得到一致结果;同时,在采用控制院校类型和学习风格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上,跨学科学习通过显性影响和隐性形塑两种方式促进了个体的非认知能力发展。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多方协同推进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培养:高校须省思跨学科教育现状,提供更多支持学生参与的跨学科资源;教师须革新课堂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学习的跨界与融合;学生自身须发挥能动性,积极参与各种跨学科教育活动。
    • 黄旭中; 郝以谱; 谭君航
    • 摘要: 探究教育领域中相貌歧视的存在性及其作用机制,对保障青少年平等受教育权,加强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相貌禀赋显著影响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积极情绪体验、社会性和学校适应性)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美貌奖励”和“丑陋惩罚”现象。异质性分析发现,学业成绩在相貌和积极情绪体验的关系中起到“马太效应”,在相貌和学校适应性的关系中起到“补偿效应”;同时,相貌禀赋影响也在男女群体间存在差异,男生相貌歧视问题不容忽视。由此,正视教育领域中隐蔽的相貌歧视问题,重视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培养,引导家庭或个体树立正确的投资观,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胡南燕; 宁满秀
    • 摘要: 学前阶段家庭照料质量在个体人力资本积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选取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学前阶段隔代照料对初中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学前阶段隔代照料可以显著促进初中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主要体现在城市户籍、非贫困家庭初中生身上,不过对初中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则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农村户籍的初中生。承担儿童早期照料任务的祖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抚养能力,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孙代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同步发展。政府与社会应努力在儿童早期照料上给予家庭以积极支持,学校应尽力弥补学前阶段隔代照料对贫困与农村家庭初中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 张艺; 林晓加
    • 摘要: 随着政府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培训实施严格监管,成人培训成为资本角逐的新热点,但是社会上普遍存在对成人培训能否提高能力的质疑。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应用心理学的“大五人格”测量体系衡量个体的非认知能力,实证检验了我国成人培训对于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是成人培训对于非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二是进一步分析发现,参加成人培训能够让人更容易与他人合作,更宽容和信任,更善于社交,同时,在决断力和领导力方面有所提升,并且可以提高工作时的条理性、审慎心和创造性思维;三是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个体选择性偏误进行修正后的结果依然稳健。研究结论对于政府提供农民工培训补贴以及制定对于成人培训机构的监管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 裴昌根; 陈春亘
    • 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在原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推动了数学问题提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学生自身的数学问题提出表现可以从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来观测。在非认知能力观测中,学生参与数学问题提出活动的情意表现,如意识、价值认识和兴趣备受重视[1-3]。
    • 李响; 王轶晰
    • 摘要: 家庭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家庭教养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显著的正面作用,但其影响的总效应中有一半以上是以非认知能力作为中介的间接效应实现的。同时,家庭教养方式在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学业成就受其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更大,当父母采取更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时,其在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上受到的正面影响均将大于城市学生。针对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