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混凝土
陶粒混凝土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85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7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214961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非金属矿、粉煤灰、混凝土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第九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2015CCPA预拌混凝土分会年会暨第二届绿色混凝土发展高峰论坛、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商品混凝土“转型与升级”交流大会等;陶粒混凝土的相关文献由171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刚、吴琪、柳明亮等。
陶粒混凝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4961篇
占比:99.79%
总计:215413篇
陶粒混凝土
-研究学者
- 吴刚
- 吴琪
- 柳明亮
- 詹晓敏
- 陈燕森
- 杨再富
- 黄炜
- 张程华
- 石从黎
- 朱红兵
- 盛志义
- 盛蕾
- 肖三霞
- 蒋国平
- 陈敬
- 杨正宏
- 樊先平
- 石安仁
- 辛转红
- 郭金龙
- 代学灵
- 柏立鑫
- 王建民
- 陈静
- 吴佳雄
- 吴韬
- 周林根
- 夏多田
- 李平江
- 李斌
- 杨晓华
- 杨飞
- 焦双健
- 董金道
- 蒋庆
- 陈刚
- 陈建仓
- 丁锡锋
- 代义磊
- 刘健
- 刘巽伯
- 刘洋
- 刘玉亭
- 刘翠兰
- 史美伦
- 姚华彦
- 季韬
- 崔崇
- 崔晓昱
- 张士华
-
-
肖自强;
诸成烽;
冯楚祥;
李鹏飞;
王建民
-
-
摘要:
为了研究短龄期叠合浇筑间隔时间变化和预应力对叠合梁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制作了4根陶粒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梁,进行三等分点受弯试验.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开裂弯矩进行理论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同一荷载水平下,预应力叠合梁裂缝宽度小于非预应力叠合梁;浇筑间隔时间的变化对预应力叠合梁承载能力的影响不明显;最大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宽度随着浇筑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施加预应力能有效抑制裂缝的生成和发展;陶粒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梁跨中的混凝土应变沿截面高度基本呈线性变化,平截面假定依然成立;随着荷载增加,预应力叠合梁刚度退化随浇筑间隔时间延长而加快.
-
-
赵威;
曹宝月;
崔孝炜;
裴帅;
韩硕
-
-
摘要:
采用商洛铁尾矿制备堆积密度小于300 kg/m^(3)且抗压碎强度较高的超轻陶粒。研究原料配方、发泡剂含量、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铁尾矿基超轻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80%铁尾矿、10%钾钠石粉和10%高岭土为原料,加入0.6%的SiC为发泡剂,经球磨、成型、烧成后可制备铁尾矿基超轻陶粒,堆积密度为228 kg/m^(3),抗压碎强度为1.07 MPa,筒压强度为5.31 MPa,吸水率为9.58%。采用该铁尾矿基超轻陶粒为轻骨料制备陶粒混凝土,抗折强度较聚苯颗粒混凝土提高162%,抗压强度提高400%。
-
-
李腾飞;
张丽娟;
阮铂淮;
朱怀;
王志
-
-
摘要:
陶粒混凝土轻质多孔,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制作外墙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陶粒吸水率大、强度低,陶粒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易出现骨料上浮、工作性能差、强度低等问题。本文使用陶粒,陶砂为粗细骨料,水胶比选为0.40,0.45,0.50,制备3组不同配合比的陶粒混凝土,测定其的体积密度,3天和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最终制备出体积密度为1393kg/m^(3),抗压强度28.91MPa、劈拉强度4.07MPa的轻质陶粒混凝土。
-
-
赵威;
曹宝月;
周春生;
崔孝炜;
裴帅
-
-
摘要:
以铁尾矿为主要原料烧制轻质高强度陶瓷颗粒,研究铁尾矿含量、发泡剂添加量和烧成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铁尾矿为原料,0.1%碳化硅(SiC)为发泡剂,在1 150°C保温20 min,制得陶粒的堆积密度为0.99 t/m^(3),筒压强度为16.3 MPa,吸水率为4.25%。再以此陶粒作为骨料制备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为80.5 MPa,抗折强度为12.6 MPa,体积密度为2.02 t/m^(3)。与石子混凝土相比,密度降低22.3%,抗折强度提高40%,抗压强度提高27%。
-
-
钱中秋;
房杰;
陈囡;
张鹏东;
魏浩;
章长春;
王杰
-
-
摘要:
陶粒混凝土具有无碱骨料反应、隔音和质轻等优点。本文采用松散体积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除抗压强度外,创新性通过应变片法,利用静态应力应变仪研究陶粒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在使用前需进行浸水1h的预处理,以避免坍落度损失过大;10-15mm粒径陶粒可以使混凝土表观密度达到2000kg/m^(3),同时抗压强度损失小于20%;10mm粒径陶粒混凝土除了轻质高强外,还有一定的韧性。高强陶粒混凝土在一些强度要求较低的民用工程中的应用有广阔前景。
-
-
刘伟;
薛浩东;
赵飞洋;
郝瑞卿;
廖霖
-
-
摘要:
针对陶粒混凝土的强度特点,骨料强度低于水泥砂浆强度导致的破坏形态,应力分布的变化。基于陶粒的筒压强度测试,通过PFC^(2D)软件获得了陶粒的基本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使用PFC^(2D)对陶粒混凝土进行了抗压试验模拟。分析应力云图、裂缝变化以及强度曲线发现,在陶粒混凝土抗压试验模拟中,应力会从中间向两边传递,优先集中在粒径较大的骨料周边。总结了3种抗压结构:单独存在骨料、有一定间距的骨料团、距离较近的骨料团,结果发现,骨料间距为0~5 mm时承载效果较好。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发现,当骨料粒径跨度较小且粒径较小时,整体承载能力较好。
-
-
刘冰宇;
雷春妮
-
-
摘要:
常规方法分析混凝土抗侵蚀性能时,仅选择材料配比作为混凝土腐蚀影响因素,导致计算的抗侵蚀系数、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较低,为此提出重污染水域环境中陶粒混凝土抗海水侵蚀性能分析方法。判断混凝土主要受海水中的硫酸根离子侵蚀,分析水泥水化造成的孔隙度变化,计算海水侵蚀下混凝土材料膨胀应力,使其与水泥陶粒配比,得到海水侵蚀速率和侵蚀深度,计算抗侵蚀系数,抗侵蚀系数越大,表明混凝土抗侵蚀性能越优。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抗侵蚀系数计算值与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最高,能够准确反映混凝土抗侵蚀性能变化。
-
-
邹新兴;
王昌远;
王安涟;
嵇佳龙;
刘雁
-
-
摘要:
为了解决小宽度预制装配陶粒混凝土墙板的开裂问题,研制了高3500 mm、长5000 mm、厚200 mm的超长陶粒混凝土墙板,对该墙板进行了抗弯、抗冲击和吊挂力试验,分析了墙板在均布荷载下的受弯荷载-应变(挠度)曲线、破坏现象以及抗冲击和吊挂试验现象。结果表明:墙板的抗弯性能、抗冲击性能和吊挂性能均达到相关规范要求;依据现有混凝土受弯理论计算得到的墙板受弯承载力和挠度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推导出的墙板最大冲击力远小于其冲击承载力,与试验现象相符。
-
-
-
贾璐卫;
范海宏;
米晓凡;
尚硕;
李琳;
李周
-
-
摘要:
基于AHP层次分析和极差分析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科学地研究了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陶粒级配掺量和陶粒预湿时间对以强度、抗冻和收缩3项性能为主的陶粒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综合性能影响权重因素依次为硅灰掺量(0.329 6)>粉煤灰掺量(0.284)>陶粒预湿时间(0.197 1)>10~15 mm粒级陶粒掺量(0.189 3);陶粒混凝土的最佳配比为:粉煤灰、硅灰、10~15 mm粒级陶粒掺量分别为10%、5%、100%,且陶粒预湿6 h。研究成果可为陶粒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的优化及设计提供参考。
-
-
沈必文
- 《“第九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在陶粒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阻碍陶粒上浮,掺入增稠组分增加砂浆与陶粒的附着力,减轻陶粒在泵送压力作用下的吸水程度,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优化配合比,成功实现了干密度为1500级的LC30陶粒混凝土在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定海站工程的泵送施工.
-
-
田帅
- 《2015CCPA预拌混凝土分会年会暨第二届绿色混凝土发展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改变配置工艺,改变净水灰比和页岩浸泡时间,系统地对比三种变量变化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拌合工艺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小,净水灰比对陶粒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能影响大,陶粒的浸泡时间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影响小,但是对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率影响大.
-
-
梁林;
吴涛;
朱金华
- 《2015CCPA预拌混凝土分会年会暨第二届绿色混凝土发展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介绍了陶粒混凝土在协信中心屋面找平层的应用情况,探讨了陶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研究,以及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及生产工艺,生产的陶粒混凝土不仅能够满足泵送要求,还可满足强度及密度要求。通过这次协信中心陶粒混凝土的成功浇筑,不仅为施工方收获了良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公司也学习和积累了很多经验,增加了公司的技术储备。
-
-
-
ZHU Jin-chun;
朱金春;
YANG Ding-yi;
杨鼎宜;
LI Hao;
李浩;
HU Xin-xin;
胡欣欣;
ZHANG Shuai;
张帅;
SHEN Wu;
沈武
- 《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第九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主要比较了陶粒混凝土在加速养护和标准养护下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经试验数据对比,发现陶粒混凝土在65°C密封箱内加速养护72h,抗压强度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加速养护24h达到峰值29.4MPa,且该时刻混凝土含水率最低.对抗压强度随加速养护时间进行四次曲线拟合,可知当加速养护时间在26±2h时,抗压强度取得最大值.65°C恒温加速养护,AC12h可预测ST3d抗压强度值,AC24h可预测ST7d抗压强度值.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加以分析,得出陶粒混凝土在不同的养护方式下,抗压强度值变化的原因.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和加速养护抗压强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在科研上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缩短试验周期,加快研究进程.对于混凝土制品企业来说,能够利用加速养护抗压强度来预测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做到产品质量动态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
Wang Jianmin;
王建民;
He Zhimin;
贺智敏;
Cheng Bo;
程博;
Huang Jing;
黄静
- 《第十五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一定冻融循环损伤对陶粒混凝土高温后的荷载变形及弹性模量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及掺入聚丙烯腈纤维对陶粒混凝土经历冻融损伤及高温试验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掺入聚丙烯腈纤维,陶粒混凝土的峰值荷载超过200°C高温后就开始出现明显下降;掺入聚丙烯腈纤维后,纤维组织的增韧阻裂效应不仅在常温~400°C温度范围内能有效减缓峰值荷载的下降,还能缓解峰值荷载状态下陶粒混凝土的脆性破坏特性.一定冻融循环损伤后,陶粒混凝土的峰值荷载和弹性模量在各温度段升温试验后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掺入聚丙烯腈纤维后,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峰值荷载和弹性模量的降低,超过400°C后,纤维熔融蒸发并在陶粒混凝土内部产生孔洞,导致峰值荷载和弹性模量开始下降明显.
-
-
董金道
- 《第十一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陶粒及陶粒混凝土是俄国住宅工业化建筑中广为应用的建筑材料.本文对该材料的应用现状作一介绍,以建造19层住宅为例(其外墙围护结构、内墙和墙板均采用密度为550kg/m3的陶粒单层陶粒混凝土墙板),与普通混凝土材料及施工作了技术经济比较, 与重混凝土和砖结构相比,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部件重量可减轻50%,这就大大节约了基础设施并可允许提高建筑物的层数。降低安装工程的劳动强度和造价,减少运输费用支出约50%。使单层大板与砌块的制作简化且具有可加工性,其造价要比多层板材低20%-40%,比各种立面保温墙要低40%-50%。缩短施工周期约50%,且使整个建筑物总造价降低约20%。俄罗斯过去和现在对推广运行陶粒和陶粒混凝土的科研、生产、开发、标准编制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成功范例,为满足俄罗斯住宅工业化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陶粒和陶粒混凝土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
-
钱元弟;
陈贺;
李亚辉;
王孝平;
王慧
- 《2016CCPA中国泡沫混凝土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化学发泡剂,对市政污泥陶粒混凝土进行改性研究,制备出轻质化学发泡陶粒混凝土试样,并对试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通陶粒混凝土中加入化学发泡剂,试样的容重可显著降低,当发泡剂质量占胶凝材料质量5%时,试样的容重为500kg/m3,随着发泡剂含量的增加,试样的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逐渐降低.
-
-
杨健辉;
陈静;
牛元浦;
秦本东
- 《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为了落实2020年中国科学发展目标纲要和现阶段65%建筑节能国家标准的要求,本文对LC30-LC70页岩陶粒混凝土进行了配制,并分别测试了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针对页岩陶粒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宜昌滨江国际花园进行了抗震验算,并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的抗震性优于后者.而针对焦作市某一建筑工程,分别对结构为承重页岩陶粒混凝土(1)和普通混凝土(2)、外墙保温为页岩陶砂保温砂浆(3)和聚苯板(4)、屋顶绿化为生态混凝土种植(5)和普通种植(6)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热工模拟计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3)+(5)的组合方式,其采暖耗煤量为5.46kg/m2,节能率为78.3%,超过65%节能标准且具有自重轻、耐火、综合效益好等显著特点.
-
-
刘巽伯;
计亦奇
- 《第十一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从陶粒吸水性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和陶粒混凝土性能尤其是耐久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陶粒的吸水还水作用可改善混凝土的硬化结构,从而使陶粒混凝土的耐久性显著提高。可以说陶粒吸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利大于弊,这也是陶粒混凝土的一个特点。不少观点认为:陶粒的吸水率愈小,则性能愈好,高性能陶粒必须具有与普通集料相近的吸水率。但是过低的吸水率仅有利于混凝土泵送施工,而不利于混凝土的高性能,尤其不利于高强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试验早已证明陶粒颗粒的抗冻性、抗渗性和筒压强度与其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和强度没有相关性。而以吸水率作为技术指标的高性能陶粒与其混凝土的高性能的相关性,尚待今后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高性能陶粒的含义及其技术指标也需进一步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