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展示
陈列展示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工艺美术、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1802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丝绸之路、文物鉴定与鉴赏、丝路视野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湖南省博物馆学会2015年会暨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陈列展示专题学术研讨会、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等;陈列展示的相关文献由257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冬萌、邹磊、乔德辉等。
陈列展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1802篇
占比:99.88%
总计:81897篇
陈列展示
-研究学者
- 彭冬萌
- 邹磊
- 乔德辉
- 于琳洋
- 党卫东
- 刘小云
- 刘璐
- 卓京鸿
- 卓玛永西
- 吕志家
- 孙艳丽
- 季苗苗
- 宋勇
- 张岸琦
- 张良
- 张连平
- 张雷
- 彭宽如
- 徐凯
- 朱洪伟
- 李扎西姐
- 李敏
- 李泓春
- 李泰胜
- 李轩
- 杨乐
- 杨光
- 王凌云
- 王永安
- 盛英剑
- 罗松拉姆
- 胡鑫标
- 范巍娜
- 董建国
- 薛征宇
- 赵国柱
- 陈东
- 陈安琪
- 陈睿
- 霍颜东
- 靳宏博
- 高继生
- 黄岩飞
- 丁也
- 严建强
- 于海永
- 付文斌
- 任祯
- 何刚
- 何雅云
-
-
卢思源;
张怡晗
-
-
摘要: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录的重要场所,其空间陈列的科学性是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常规的博物馆陈列中,常常使观众对参观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头绪,让博物馆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因此运用色彩的艺术陈列方式增加博物馆藏品展示的多样性,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博物馆陈列的色彩运用,包括空间色彩、物品色彩以及道具色彩等多种形式,为实现博物馆陈列增添创意。
-
-
胡学捷
-
-
摘要:
博物馆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更好阐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2018年迎来文旅融合元年,这也对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为例,通过梳理策展思路,介绍展览的亮点与创新点,希望为文旅融合大视角下博物馆非遗类展览陈列提出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
-
石蕴慈
-
-
摘要:
可视化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的应用在计算机领域中的数据图形化、图像化处理技术.随着互联网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度逐渐增强,网络信息的传播能力迅速提升.2010年以来,趋向平民化、多样化、交互性强的自媒体快速生长,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网络科普性知识传播上.其中,可视化技术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形式手段,并以其表现简单、易于理解等特点,获得大众的青睐.尽管可视化技术在科普性知识展示上具有诸多优点,但相比于传统的文字介绍形式,欠缺感性的表达能力.偏重数据处理的可视化技术,显然更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普知识传播,人文科学领域方面的传播能力急需发掘.而在博物馆展览中,可视化技术目前集中应用于数据转化为图片的展示,视频动画等其他形式的展示应用亦有待完善,更缺乏将展览成果转化为线上传播的产物.文章试谈可视化技术应用在人文科学领域展览中的可行性及其展示形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
-
张楚;
蔡宇;
岳晓琳;
郑晓莹
-
-
摘要:
传承红色历史、保护红色历史,坚持建设与设计红色历史主题纪念馆是重要手段.通过红色历史主题纪念馆,可有效凸显红色历史主题.我国当代诸多红色纪念馆陈列展示设计中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影响了传承红色文化与展示红色文化.基于此,积极分析红色纪念馆具体陈列展示设计方案,以期为相关设计者带来参考意见.
-
-
倪庚鑫
-
-
摘要:
文章以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新理念和新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内涵进行了讨论分析.其次围绕如何进行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最后对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新体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
侯卫广
-
-
摘要:
近年来,人们去博物馆的频率有着明显的增长,对于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博物馆的陈列展示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要根据博物馆主题及展示空间等基础情况,结合相应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保证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整体协调且有艺术性和文化性.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旨在可以为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价值,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博物馆事业的蓬勃繁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珍贵的历史财富.
-
-
王嵋
-
-
摘要:
博物馆是展示、陈列、征集、收藏、保护、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向社会大众开放,且为人们提供教育、知识、鉴赏等作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性与艺术性,按照一定的主题和序列向大众展示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以文物为主体,博物馆通过一定的陈列设计,系统地展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及其发展历程,观众可通过欣赏的方式生动体会到隐形的文化内涵,感受艺术气息,提升审美意识。根据不同文物设定陈列主题,确定陈列展示风格,借助科技手段和艺术形式,将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人文价值与艺术观赏价值直观呈现出来,进一步加强了其文化传承和公众教育的作用。
-
-
李淋明
-
-
摘要:
博物馆是集展示集藏品、开展学术研究以及宣传教育等重要功能于一体的文化阵地。近年来,伴随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博物馆展示数字化的进程,创新了博物馆藏品的展示方式,从感官上带给受众精神满足和视觉享受。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就数字技术在博物馆藏品陈列展示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
黄囡囡
-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困扰于解决温饱问题,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追求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毋庸置疑,无论在思想的启蒙方面,还是对现实审美的批判方面,当代艺术所包含的创作方法论已然被认为是对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扩充。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艺术标志,将当代艺术观念介入展示非常重要。
-
-
霍云星
-
-
摘要:
现代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进行直观教育、传播各种文化以及提供审美文化教育.这对于我国文化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素养水平,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现阶段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发重视精神领域的建设,这就导致人们对于现代博物馆的重视越发提高,但是很多博物馆陈列的产品过于单一,导致人们的观赏欲望不断降低.对此,在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趣味性、互动性.本文主要分析参观博物馆的群体,并提出了突出趣味性的方法.
-
-
徐文辰
-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致力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同学校、医院、教堂一样,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和最成功的社会机构之一.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博物馆或类似博物馆的机构.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博物馆的定义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把博物馆定义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公共机构,它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而获取、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过去十几年,我国博物馆数量始终以每年新增超过150家的速度增长.当前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而且我国也是目前世界上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新博物馆学的兴起,促进了博物馆工作观念的转变,为博物馆展示理念注人了新的活力。近年来在这些方面有很大改观,在对展陈工作日益重视以及观众欣赏水平明显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新理念、形式设计和技术手段整体上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现代技术和多媒体的应用,不但总体上提升了展陈的艺术性、深化了展陈的主题、增强了展陈的感染力,而且有时能弥补实物展品相对较少的缺陷。数字博物馆、与展陈配套的延伸活动,大大延伸了陈列展览的作用和影响。新博物馆学注重以人为本、扩展了展示空间和藏品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新博物馆学展示观始终、注重在陈列展示中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重视对陈列展示的评估。新博物馆学陈列展示理念在“玉润东方:大汶口一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中有良好体现。
-
-
-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比较视野下,遗址型博物馆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在陈列展示特征上既有相同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独自的特征.虽说博物馆之间在教育的内容上千差万别,其发挥职能作用的终极目的却是同一的,陈列表现方式也同样是多元化的.但是,遗址型博物馆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又决定了其陈列载体的唯一性和触摸式互动陈列有限性的特点.同时,各个博物馆独有的属性也决定了他们在陈列展示方式上有所侧重和不同.一个博物馆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独有的展示特征,才会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职能作用,更好的满足各个类型观众的需求,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
-
-
肖学智
-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丝绸之路甘肃段概况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地带,自古以来就有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援藏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文化通道区位优势,为中原连系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和纽带,在政治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特别是文化地理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丝绸之路甘肃段保护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申遗工作而开展。开展了申遗文本编写、文物本体保护维修、周边环境治理、陈列展示、遗产监测、保护性设施建设等各项申遗准备工作此外,我省丝绸之路沿线其他文物保护单位在"四有"工作完善、保护规划编制、文物本体保护、陈列展示、基础设施和保护设施建设、基础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大量工作,文物保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保护管理水平也得到较大提升。下一步,将着力开展以下工作:加强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各级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及遗产点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健全法规体系,夯实遗产保护管理基础性工作,做好申遗拓展项目,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加强展示利用工作,开展游客承载量研究。
-
-
-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通过论述、解读博物馆的基本概念,明确博物馆的职能范围,针对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独特性,阐述馆藏文物在陈列展示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地方博物馆文化内涵的区别和文物类型的关联性、独特性,整合博物馆的功能最大化,做到服务于民、寓教于民.
-
-
-
张冠中
- 《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在信息技术时代,数字化有许多展示方式,以虚拟现实放映、多媒体技术展示和多媒体辅助展示三种方式为主.数字多媒体技术存在许多优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可使纪念馆陈列展览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未来的纪念馆陈列必将引入更多技术手段来拓展纪念馆的陈列空间,并丰富陈列形式.为此,纪念馆的陈列应一切从展品出发,以观众为中心,为展示效果确立目标,并在技术上保持前瞻性,使展示更加形象和生动、内容更加丰富和扩展,并增强观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
-
张冠中
- 《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在信息技术时代,数字化有许多展示方式,以虚拟现实放映、多媒体技术展示和多媒体辅助展示三种方式为主.数字多媒体技术存在许多优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可使纪念馆陈列展览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未来的纪念馆陈列必将引入更多技术手段来拓展纪念馆的陈列空间,并丰富陈列形式.为此,纪念馆的陈列应一切从展品出发,以观众为中心,为展示效果确立目标,并在技术上保持前瞻性,使展示更加形象和生动、内容更加丰富和扩展,并增强观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
-
张冠中
- 《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在信息技术时代,数字化有许多展示方式,以虚拟现实放映、多媒体技术展示和多媒体辅助展示三种方式为主.数字多媒体技术存在许多优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可使纪念馆陈列展览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未来的纪念馆陈列必将引入更多技术手段来拓展纪念馆的陈列空间,并丰富陈列形式.为此,纪念馆的陈列应一切从展品出发,以观众为中心,为展示效果确立目标,并在技术上保持前瞻性,使展示更加形象和生动、内容更加丰富和扩展,并增强观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