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6411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江苏中医药、上海针灸杂志、中国中医急症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2008年中国青年中医学术论坛等;阳陵泉穴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泳、吴俊贤、邹燕齐等。
阳陵泉穴
-研究学者
- 黄泳
- 吴俊贤
- 邹燕齐
- 徐远红
- 王俊华
- 赖新生
- 万超
- 吴耀持
- 周建华
- 张华
- 张茹华
- 朱小虎
- 楼新法
- 王刚
- 王艳杰
- 薛明新
- 谭中建
- 邹忆怀
- 陈俊琦
- 马铁明
- CUI-fangyuan
- LI Chunri
- MA Tieming
- SUN Bowen
- TAN-zhongjian
- WU Xueyang
- ZHANG-hua
- ZHAO Hongyi
- ZOU-yihuai
- 严洁
- 于天源
- 付勇
- 任秦有
- 何伟凤
- 何新芳
- 刘光亮
- 刘华聪
- 刘月光
- 刘森森
- 刘永胜
- 刘炳文
- 刘玉群
- 刘金星
- 刘金洪
- 刘飞
- 医之道
- 叶勇
- 司卫军
- 吴雪洋
- 周志东
-
-
罗容;
叶勇;
钟峰;
章薇
-
-
摘要:
在十二经脉及经外奇穴中,带“筋”字的腧穴有5个,分别是承筋穴、辄筋穴、筋缩穴、正筋穴、筋关穴,加上筋会穴(阳陵泉穴),均为治疗经筋病的要穴。《千金翼方·杂法》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试通过探析上述“筋”穴,并总结归纳其临床应用,进一步加深对“筋”穴的理解,为针灸临证治疗经筋病提供新的思路。
-
-
彭冬兰;
周志东
-
-
摘要:
目的:探究电针刺激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观察.方法:取66只胫骨骨折大鼠,随机分成对照、观察组各33只,前后分别实施常规治疗、电针刺激阳陵泉穴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骨架痂体积均较大,胫骨骨密度与骨强度较高(P<0.05).结论:为胫骨骨折大鼠实施电针刺激阳陵泉穴,可改善大鼠的骨架痂体积与胫骨骨密度与骨强度,加速骨折愈合.
-
-
朱瞻基
-
-
摘要:
目的 探讨川芎龙蛭汤联合针刺阳陵泉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4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2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川芎龙蛭汤联合针刺阳陵泉穴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龙蛭汤联合针刺阳陵泉穴可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强化疗效.
-
-
高俊祎;
王梦琦;
李向荣
-
-
摘要:
《针灸大成》中明确了阳陵泉穴的定位及操作:膝下一寸,外廉陷中,蹲坐取之。可单独取用,也可配伍其他穴位同用,可针可灸,针六分,灸七壮,也可采用烧针尾(即温针灸)的操作方法。现多直刺进针1~1.5寸,临床应用时,不必过于拘泥于进针深度,要根据患者胖瘦、病位浅深以及患者耐受程度,灵活选择进针深度,以得气为度,"气至而有效"。阳陵泉穴可治疗胆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痹证、痈疽、瘰疬等;可以治疗筋病如痹证、痉证、痿证、颤证等;可以治疗肝胆之疾病;对脾胃病证也有较好疗效;可治疗瘰疬、痈疽、水肿、小便不禁等。
-
-
-
-
王雪霞
-
-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8水平,VAS评分及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屈曲度及伸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及IL-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和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83.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降低炎症因子,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
-
-
-
贺新兰;
焦琳;
毛强健;
钟根平
-
-
摘要:
依据经络医学理论,笔者导师提出经络证候与经络诊察互参,并进行辨经的思路,即“经络证候—经络诊察—辨经”为针灸临床诊断思路。针灸治疗少阳腰痛应明晰西医诊断与中医辨经思路、重视经络腧穴诊察、调结构与调气血相结合、重视针刺阳陵泉。
-
-
-
黄泳;
王艳杰;
吴俊贤;
邹燕齐;
陈俊琦;
赖新生
- 《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异同。方法:8例青年志愿者分别接受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的2次针刺刺激,再进行fMRI脑部扫描。统计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OIs)的激活几率、激活点数、激活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数量、激活强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皮部浅刺多激活各浅表脑区,而常规针刺还能激活较为内在的某些核团和小脑的趋势。结论: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均能激活脑部不同功能区,有趋势表明,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主要激活的脑区有所不同。
-
-
-
SUN Bowen;
孙博文;
LI Chunri;
李春日;
ZHAO Hongyi;
赵洪毅;
WU Xueyang;
吴雪洋;
MA Tieming;
马铁明
-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对受试者针刺其阳陵泉穴、经脉非穴、非经非穴进行针刺;通过分析循经感传强度与末梢血流灌注量的相关性,探讨循经感传效应的科学性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1.疾病组、健康组的阳陵泉穴与经脉非穴经秩和检验,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阳陵泉时:全部受试者的足窍阴穴的感传强度与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疾病组的观测穴位的感传强度与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健康组的足窍阴的穴、丘墟穴的感传强度与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侠溪穴、足临泣穴则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3.针刺经脉非穴时:全部受试者的观测穴位感传强度与血流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疾病组与健康组的观测穴位感传强度与血流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 结论:1.针刺阳陵泉穴对肢体远端血流灌注量具有调节效应,并受循经感传激发程度影响,且体现了经穴特异性.2.针刺阳陵泉循经感传激发程度受脏腑功能状态的影响.
-
-
-
CUI-fangyuan;
崔方圆;
ZOU-yihuai;
邹忆怀;
ZHANG-hua;
张华;
TAN-zhongjian;
谭中建
- 《2008年中国青年中医学术论坛》
| 2008年
-
摘要: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正常人单肢运动的大脑皮层功能定位,以及针刺阳陵泉穴对运动皮层的效应机制.rn 方法:对6名右利手健康受试者行实时动态fMRI检查.每名受试者分别行左上肢主动运动和被针刺左侧阳陵泉穴两项任务,同时实时进行fMRI扫描.采用SPM2软件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rn 结果:单肢上肢主动运动的激活主要在对侧的运动前区(PMC)、初级运动皮层(SMC)、辅助运动区(SMA)、小脑(CER),双侧缘上回(SMGy);针刺阳陵泉穴的激活主要在对侧的辅助运动区(SMA)、初级运动皮层(SMC)、运动前区(PMC)、缘上回(SMGy),双侧小脑(CER),激活区域范围和面积较上肢运动均小.rn 结论:fMRI证实了针刺阳陵泉穴可以引起大脑运动皮层的激活反应,其与单侧肢体主动运动的皮层信号变化密切相关,由此提供了针刺阳陵泉穴可以引起大脑运动功能相关区域神经生理兴奋的理论依据.
-
-
管浩;
郭太品;
段晓荣;
李彩莲;
田春艳;
廖雪
- 《第五届兰茂论坛暨2018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背肌筋膜炎多由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致肩颈部筋肉劳损,或受风寒湿侵袭,致其经络凝滞不通而发病,是以肩颈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现在西方医学主要是药物疗法,但是对其痛症难以取得理想疗效或者避免副作用.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有大量临床报道,本文主要采用“调神导气巨刺法”针刺阳陵泉治疗背肌筋膜炎2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
-
-
管浩;
郭太品;
段晓荣;
李彩莲;
田春艳;
廖雪
- 《第五届兰茂论坛暨2018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背肌筋膜炎多由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致肩颈部筋肉劳损,或受风寒湿侵袭,致其经络凝滞不通而发病,是以肩颈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现在西方医学主要是药物疗法,但是对其痛症难以取得理想疗效或者避免副作用.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有大量临床报道,本文主要采用“调神导气巨刺法”针刺阳陵泉治疗背肌筋膜炎2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
-
-
管浩;
郭太品;
段晓荣;
李彩莲;
田春艳;
廖雪
- 《第五届兰茂论坛暨2018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背肌筋膜炎多由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致肩颈部筋肉劳损,或受风寒湿侵袭,致其经络凝滞不通而发病,是以肩颈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现在西方医学主要是药物疗法,但是对其痛症难以取得理想疗效或者避免副作用.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有大量临床报道,本文主要采用“调神导气巨刺法”针刺阳陵泉治疗背肌筋膜炎2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
-
-
管浩;
郭太品;
段晓荣;
李彩莲;
田春艳;
廖雪
- 《第五届兰茂论坛暨2018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背肌筋膜炎多由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致肩颈部筋肉劳损,或受风寒湿侵袭,致其经络凝滞不通而发病,是以肩颈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现在西方医学主要是药物疗法,但是对其痛症难以取得理想疗效或者避免副作用.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有大量临床报道,本文主要采用“调神导气巨刺法”针刺阳陵泉治疗背肌筋膜炎2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