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农业经济、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专利文献526363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黑龙江水产、科学养鱼、当代水产等;
防逃设施的相关文献由289位作者贡献,包括谢岳成、严维辉、唐建清等。
防逃设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26363篇
占比:99.96%
总计:526549篇
防逃设施
-研究学者
- 谢岳成
- 严维辉
- 唐建清
- 夏爱军
- 宋长太
- 万继武
- 凌君芬
- 刘娇
- 刘广根
- 刘庆营
- 刘洪健
- 吴艳丽
- 周日东
- 宋世民
- 幸奠权
- 曹永芬
- 李将
- 满庆利
- 王志忠
- 王志谦
- 王春华
- 王泳和
- 王烈华
- 陈志平
- 陈琴
- 丁仁祥
- 严天鹏
- 严维辉2
- 于德山
- 于林海
- 于胜利
- 任孟忠
- 任静
- 任黎华
- 何重阳
- 倪世俊
- 兰永清
- 关娇宏
- 冯亚明
- 冯珍娇
- 冷云
- 刘义霞
- 刘伯栋
- 刘广根3
- 刘强
- 刘春玲
- 刘月芬3
- 刘海晶
- 刘海燕
- 刘爽
-
-
周威;
周文全;
廖荣才;
徐俊华;
胡涛
-
-
摘要:
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河水中繁殖蟹类,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里,掘穴为其本能。由于河蟹攀爬和掘洞能力很强,极易导致池塘水土流失、池埂坍塌,需通过设置防逃设施、加固池塘护坡等方法来保障养殖生产。目前养殖户普遍采用的护坡方式主要是土质护坡、硬质护坡和七绞网护坡,均存在着一定缺陷。土质护坡方式易引起水土流失,硬质护坡方式易造成河蟹机械损伤,七绞网易被杂草戳破。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多次试验,探索了蟹池双层多功能护坡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养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且弥补了当前护坡方式的缺陷,得到多数河蟹养殖户的认可,并在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
-
-
陈国伟;
郑诚;
沈丽红
-
-
摘要:
2021年在上海浦东新场镇某合作社开展河蟹套养红螯螯虾生态养殖试验,在河蟹基本放养模式基础上套养一定量的红螯螯虾能够提高饵料利用效率与单位池塘的产出,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一、材料与方法1.河蟹池条件河蟹池1口,总面积共5亩,远离工业区,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渠分开配置,水质状况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池塘平均水深1.5米,池埂配置塑料板防逃设施。2.放养前准备工作及时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污泥,使厚度保持在5~10厘米;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的方法进行池塘消毒,使用量为100~150千克/亩。
-
-
刘洪健;
万继武;
满庆利;
曹永芬
-
-
摘要:
一、稻田准备1.稻田选择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源充足,有上下水沟、排灌水方便,保水性能好、遇旱不干、大雨不淹的水田。2.田间工程①挖双边沟:在田埂内侧进出水口处挖边沟,边沟平行设置在田块两侧,沟宽50~80厘米,沟深40~60厘米,为减少边沟占地面积,边沟面积占整田面积的5%~10%,且开挖边沟应在泡田前完成。②夯实田埂:设置田埂上宽50~70厘米,下宽80~100厘米,高50~70厘米。③设置防逃设施:插完秧苗后,大眼幼体(蟹苗)放养前设置高40~50厘米、内壁光滑的塑料薄膜(防老化),薄膜高度60厘米,竹竿在防逃设施外侧。④安装进排水口:在养殖扣蟹的稻田对角处分别埋设排灌水管(长度为100~120厘米),内、外侧加设防逃袖网。
-
-
徐冰;
周元春
-
-
摘要:
藕田冬春季节暂养成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可亩产成鱼150公斤。技术要点如下:一、藕田改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蓄水性能好的藕田。采藕出售后,用田中泥土加高、加固田埂,宽1.5~2米,使藕田蓄水深度1米左右。并按形状与面积大小,在田内开挖“十”“丰”或“井”字形鱼沟,沟宽60厘米以上,沟深低于藕田30厘米以上,沟窝占藕田面积20%左右。同时,在进出水口设防逃设施。在成鱼投放前,先放水30~40厘米,每亩用50~60公斤生石灰全田泼洒,以消毒杀菌、补充钙质。2~3天后,往鱼沟四周施入有机肥,每亩400~600公斤,经阳光暴晒5~6天后注满水,再隔3~5天放鱼下田。
-
-
成汉高;
宋长太
-
-
摘要:
近年来,我们在推广河蟹养殖实用技术过程中,探索了一种小面积池塘"精耕细作"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适宜1-2个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管理的家庭养蟹模式,现结合典型实例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具备条件的养殖户参考。一、模式概述1.池塘条件。单个池塘面积10-20亩,池深1.2-1.5m,池底平整,池埂坚固,确保不渗、不漏,池埂四周用薄型钙塑板安装防逃设施,埋入土中20cm,土上40cm,每隔50cm用竹桩或细塑料管固定。
-
-
-
-
摘要:
1.池塘选择。养殖淡水虾适宜的池塘面积为1000~5000平方米,适宜深度为1.5~2米。池塘底部要平坦、水质要清澈、排灌要方便、保水性要好,并且四周坡度较大,同时需要建防逃设施。2.清池消毒。淡水虾苗放养前20~30天要排干池水,并及时清理多余的淤泥。整修池埂后,每亩可撒生石灰75千克,或漂白粉与漂白精等药物给池内消毒。3.栽培水草。
-
-
岳强;
王志丽
-
-
摘要:
三、养殖管理养殖时必须做到勤巡田、勤检查、勤研究、勤记录。坚持早、晚巡田,检查小龙虾的活动、摄食、水质情况;检查田埂、防逃设施是否牢固;检查水沟、水洼,及时清理杂草垃圾;检查并检测水质情况,维持水质的稳定;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归档。
-
-
欧阳月;
任静
-
-
摘要:
近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国气候变化较大,进入夏季多持续性暴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对水产养殖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为及时减少洪涝灾害损失,恢复渔业正常生产,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供广大水产养殖生产者参考。一、加强养殖设施管理。洪涝灾害后要及时检查池塘池埂、进排水渠道、防逃设施。
-
-
张家宏1
-
-
摘要:
江淮平原南有长江北有淮河,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开展水生作物田套养小龙虾生产''。一藕两虾''生态种养模式,是近年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科技人员在江淮平原研究探索而成并大面积示范推广的、实现藕田周年养殖一批成虾和繁殖一批虾苗、收获一季莲藕的藕虾共育生态种养创新模式。
-
-
鲁晶1
-
-
摘要:
鱼蟹混养技术要点1.养殖水质条件。养蟹池为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面积0.7~2公顷,水深1.2~1.5米,池塘埂坡比1∶(2~3)。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厘米。塘埂四周用60厘米高的钙塑板、尼龙薄膜等材料作防逃设施,并以木、竹桩等作防逃设施的支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