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膨率
防膨率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86959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精细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压裂技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第十四届年会、中国石油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年会等;防膨率的相关文献由248位作者贡献,包括尚蕴果、于洪江、刘涛等。
防膨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6959篇
占比:99.99%
总计:587031篇
防膨率
-研究学者
- 尚蕴果
- 于洪江
- 刘涛
- 叶仲斌
- 廖乐军
- 戴倩倩
- 方培林
- 李柏林
- 李玉印
- 杨海博
- 武云云
- 王伟航
- 王冬
- 王杨敏
- 胡鹏飞
- 苟绍华
- 董军
- 蒋守礼
- 薛清潮
- 韩力挥
- Khawaja Haris Mir
- 丁宇
- 万华
- 万古军
- 东晓虎
- 东静波
- 乔三原
- 于富美
- 仇芝勇
- 任卓琳
- 任强
- 伍娟
- 何友民
- 何扬
- 何留
- 余娇梅
- 余越琳
- 兰翔华
- 冯浦涌
- 刘亚琼
- 刘会强
- 刘佳洁
- 刘向君
- 刘岩
- 刘帅
- 刘庆旺
- 刘建杰
- 刘志娟
- 刘恒
- 刘慧卿
-
-
杨永刚;
王少亭;
肖坤;
李登运;
刘建杰;
韩利宝;
王涛;
韩昭海;
李兵;
景文杰
-
-
摘要:
黏土稳定剂是一种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添加剂,主要用于防止入井流体造成地层中黏土矿物膨胀及渗透率损失。对比分析了目前使用的无机盐(氯化钾)黏土稳定剂、单阳离子(氯化胆碱)黏土稳定剂及聚阳离子黏土稳定剂存在的优缺点,制备了一种含有3个阳离子的季铵盐类黏土稳定剂,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动态驱替及耐冲刷性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黏土稳定剂防膨性能优异,对钠基膨润土的静态防膨率可以达到90%以上,对真实岩心的渗透率保持率可以达到95%以上,具有较好的耐冲刷性能。
-
-
王争凡;
秦芳玲;
徐栋;
张兵兵;
朱卫平
-
-
摘要:
在油气田开发中,黏土稳定剂在抑制黏土矿物水化膨胀,降低外来流体对储层渗透率伤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采用浓盐酸和乙二胺制备了乙二胺盐酸盐型小分子阳离子黏土稳定剂YEA,以防膨率为指标,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展开了性能实验评价。结果表明,YE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浓盐酸与乙二胺物质的量的比为2∶1,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为5 h。黏土稳定剂YEA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防膨率可达87.16%,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水洗性能,并且与土酸和盐溶液的配伍性良好,满足应用需要。
-
-
王晨;
王阳阳;
牛育华;
吴尖平
-
-
摘要: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对苯二胺为原料,合成多阳离子季铵盐防膨剂PCQAB.最佳合成条件为:n(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n(对苯二胺)=6:1,反应温度80°C,反应时间7 h.采用离心法和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PCQAB防膨剂的最佳使用浓度为4 g/L,对钠蒙脱石的防膨率高达94.5%,钙蒙脱石的防膨率88.7%,样品的防膨率为65.5%.
-
-
张洪;
肖洒;
孙玉豹;
王少华;
刘亚琼
-
-
摘要:
针对渤海油田水敏性稠油油藏注热开采易引起的黏土矿物水化膨胀、储层物性变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耐高温黏土稳定剂.通过室内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的因素对单体聚合反应的影响,合成了季铵盐型阳离子聚合物CSL-1,并以CSL-1为基础研制了耐高温黏土稳定剂CS-H,对其进行了静态防膨、耐水洗、耐高温、动态防膨性能等评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SL-1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60%,反应温度为60°C,pH值为6,引发剂用量为0.75%.CS-H具有优异的防膨性能,质量分数达到2%以上时,CS-H的防膨率可达到90%以上,且耐水洗性能良好,耐温可达到250°C,对应用于稠油热采油田具有较广的温度适用范围.200°C以及250°C的动态防膨实验结果表明:CS-H对岩心的渗透率保留率均达到了89%以上,该黏土稳定剂有利于保护地层渗透能力、减轻水敏伤害.
-
-
王冬;
张帅;
朱洪华;
方培林
-
-
摘要:
渤海油田普遍存在中至强的水敏性.修井液的漏失,容易引起地层粘土颗粒膨胀与运移,导致修井后产能恢复困难.使用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配的有机小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BH-FP03,室内评价防膨率达到90%以上.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低渗透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0%.现场应用修井后产能恢复期缩短至7d以内,取得良好的效果.
-
-
宋洪瑞;
李东胜;
杨双春;
蔡家铁;
李敏;
Khawaja Haris Mir
-
-
摘要:
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黏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及分散运移,引起储层的堵塞进而损害储层.国内外学者研发了许多的黏土稳定剂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随着油气资源向深层、高温、裂缝及低渗发展,大多数黏土稳定剂已无法满足复杂地层下的开发的要求.因此,黏土稳定剂也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将黏土稳定剂按照应用领域划分为3类:油田勘探用黏土稳定剂、油田开发用黏土稳定剂和油田维护用黏土稳定剂,并综述了各个领域黏土稳定剂的发展现状、进展和发展趋势及相应的评估和建议.
-
-
申会兵;
李媛媛;
吴萍萍;
张宏玉
-
-
摘要:
针对无机盐类黏土稳定剂耐水洗效果差、聚合物类高分子黏土稳定剂易吸附阻塞孔道且耐温性能差等问题,采用三甲胺与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小分子耐高温黏土稳定剂(ZWS-1)。评价了ZWS-1的防膨性能和耐温性能,考察了其与KCl的复配性能,并对其防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WS-1的最佳制备条件如下:反应物料硅烷与三甲胺物质的量比为1∶1.1、合成温度为90°C、反应时间为40 h、碘化钾用量为5%。ZWS-1的耐温性较好,最佳加量为1.5%。KCl可提高ZWS-1溶液的防膨率与耐水洗率。在150°C下,配方为1.5%ZWS-1+4%KCl的复配体系的黏土防膨率为98.3%、耐水洗率为91.4%。ZWS-1可以将黏土团聚为颗粒,增加黏土的稳定性;ZWS-1与黏土矿物表面的羟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与黏土表面形成化学键起到了稳定黏土的作用。
-
-
郭明哲;
刘慧卿;
东晓虎
-
-
摘要:
针对水敏性稠油油藏,抑制黏土膨胀是有效进行热采的前提,然而注蒸汽后黏土防膨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提出用Pickering微乳液抑制黏土膨胀的方案,通过Fick定律与Langmuir吸附理论相结合,对Pickering微乳液黏土防膨机理进行量化分析。用疏水纳米SiO_(2)与月桂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复配形成Pickering微乳液,通过测定微乳液的表面张力和对膨润土的防膨率,对SiO_(2)和DTAB的配比及微乳液的加量进行了优选,并按最佳配方进行微乳液驱。机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表面吸附进行黏土防膨是可行的。纳米SiO_(2)与DTAB质量比为1∶2、微乳液加量为0.6%时的防膨效果最好。填砂管驱油实验中,微乳液最佳的注入量为0.2 PV。随着Pickering微乳液注入量的增加,防膨效果增强,但后续水驱出口含水率上升速度也随之加快。对于渗透率较高的稠油油藏抑制黏土膨胀应适当。
-
-
尹剑宇;
范振忠;
刘庆旺;
孙傲;
乔三原
-
-
摘要: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为原料,聚乙烯亚胺为交联剂合成高阳离子粘土稳定剂,通过红外谱图的检测手段确认了目标产物,对反应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测试其防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粘土稳定剂最佳合成条件为:温度70°C,n环氧氯丙烷:n二甲胺=1:1,聚乙烯亚胺加入量占总摩尔数的0.7%,反应4h.该粘土稳定剂防膨性能良好,用量为2%时防膨率达94%以上.耐冲刷性能优,经过7次冲刷后,其防膨率变化不大.当合成的粘土稳定剂与NH4Cl按1:3比例复配,用量1%时其防膨率达到93.75%以上,且耐冲刷性能较复配前有小幅度的提高.该粘土稳定剂在90°C下可以保持良好的防膨率.
-
-
-
戴倩倩;
周飞
-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第十四届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通过大量实验得出行业标准《注水用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方法》中离心法测防膨率存在如下问题:摇匀和读数方式、矿化度、温度对结果有较大影响.上述影响会直接决定质检工作中判定样品合格与否,最终影响其应用于现场.为此必要提出离心法测防膨率的修正建议:对摇匀和读数方式进行统一规范;为降低矿化度影响建议统一选择去离子水;膨润土在去离子水中的膨胀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建议在25°C下存放2h后进行实验,在煤油中膨胀体积不随温度而变化.
-
-
朱兆鹏;
袁继省;
蔡志凤
- 《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吉林油田王府气田为致密气藏,低孔、低渗、孔喉半径小,储层压力系数偏低,压裂液返排率低,影响产能发挥.通过室内实验,明确压裂液在细小的孔喉中产生的水锁伤害是制约该气田增产的主要因素.通过优选低表面张力、高防膨率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使水锁伤害率降至20%以下.C609井压裂后排液15h见气,自然返排率达到35%,气举助排后返排率达到68%,明显优于同区块采用常规压裂液施工井.该体系现场应用15口井,压后自然返排率由16.5%提高至31.2%,气举后返排率由35%提高至70.3%,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
-
赵静;
万华;
王婷婷;
谢勰;
胡鹏飞;
吕明洁
- 《中国石油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如何精确地评价黏土稳定剂性能是研发油气层工作液体系的重要环节.毛细管吸收测定仪(CST)在国外石油压裂公司中对黏土稳定剂的性能评价已被广泛应用.CST操作便捷,数据精准,使用现场采集岩心碾磨成粉作为实验媒介更能模拟注入地层液体与黏土矿物的反应情况.实验通过对CST的原理、使用方法、影响测量因素的研究,进一步使用CST对黏土稳定剂A和B复配待测液进行性能评价.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实验使用CST对6种不同浓度A+B待测液与6种不同地层位置所得岩心粉进行均匀搅拌并测得Rcst值,同时采用离心法测得6种待测液的防膨率,两种方法均可得出:待测液6,即0.5%A+1%B+现场水样的混合溶液,Rcst值最小、防膨率大,表明其黏土稳定性好.
-
-
李玉印
- 《中国石油学会压裂技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报道了一种聚合物压裂液,该增稠剂是一种低分子量聚合物,溶解速度快,在水中完全时间小于20min;增黏效果好,0.5%浓度的聚合物基液黏度可达63mPa·s.在酸性条件(pH=5~6)下与酸性交联剂以100∶0.5比例混合形成可挑挂冻胶,该冻胶呈透明状,携砂稳定.该压裂液耐温性好,破胶效果好,残渣含量小于100mg/L,防膨率达到80.36%,适合于压裂施工.在强1块两口井的压裂施工中,增产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