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减灾
防洪减灾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6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工业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0篇、会议论文97篇、专利文献3439篇;相关期刊360种,包括河北水利、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黑龙江水利科技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首届中国水旱灾害管理学术研讨会、庆祝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建五十周年——水利水电百家论坛、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等;防洪减灾的相关文献由1712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乾清、程晓陶、闵骞等。
防洪减灾
-研究学者
- 徐乾清
- 程晓陶
- 闵骞
- 向立云
- 李昌志
- 谭徐明
- 黄金池
- 任青茂
- 周北达
- 周魁一
- 宁迈进
- 张念强
- 张翰华
- 李坤刚
- 李娜
- 李广源
- 李德龙
- 李正最
- 李纪人
- 王丽萍
- 马建明
- 黎昔春
- 丁志雄
- 于剑平
- 倪伟
- 刘继飞
- 吕娟
- 吴庆洲
- 吴玉成
- 周鹏
- 姜付仁
- 孙景亮
- 崔信民
- 张正斌
- 徐海亮
- 徐迎春
- 曾令锋
- 本刊编辑部
- 王宗志
- 秦超杰
- 等
- 纪冰
- 纪昌明
- 范子武
- 蔡其华
- 许小华
- 许静
- 郝春明
- 陈敏
- 马建华
-
-
谭绪丰;
白斌
-
-
摘要:
湄潭县是典型贵州山区性河岸县城,洪涝灾害频发,洪灾损失巨大。文章结合县城防洪现状及设计洪水成果,提出扩建控制性水库、修建分洪工程及实施河道整治和生态堤建设相结合的“上蓄、中分、下疏”防洪整治方案。防洪工程及生态堤建设后,县城防洪标准将达到50年一遇,既保障了城镇安全,又取得良好的生态效果。
-
-
王韧;
张方坤
-
-
摘要:
一、水库调度大中型水库一般属于综合利用水库,通过实施防洪调度和兴利调度,实现防洪、供水、发电、航运及改善河湖生态等综合利用效益,是保障我国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库防洪调度是运用水库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有计划地实施洪水拦蓄或安排下泄,以达到防洪减灾和蓄水兴利最优效果的调度过程,是综合利用水库调度的重要内容。
-
-
郑强
-
-
摘要:
随着我国对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各地区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切实维护地区水资源稳定,兼顾水资源利用率与洪灾防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地区水文水环境管理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洪灾对地区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从而对地区水文资源管理造成影响。因此,通过简要阐述落实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加强防洪减灾的必要性,分析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的防洪减灾措施的现实意义,之后对基于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的防洪减灾措施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参考。
-
-
韩亚静;
吴泽宁;
郭元;
胡钰鑫
-
-
摘要:
目前城市洪涝研究中较多采用以芝加哥雨型为主的设计降水作为输入,该方法存在一定概化,实际防洪排涝应用和水文过程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索芝加哥雨型法表征灾害性降水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缺陷。以郑州市城区2011~2018年发生的致灾降水事件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致灾降水的年内演变趋势;比较了芝加哥雨型设计降水与致灾降水峰值分布、强度等过程信息;基于雨洪模型(SWMM)分析了研究区不同成因的城市洪涝过程发生发展的差异,并与芝加哥雨型法输入的雨洪过程进行比照。结果表明:(1)郑州市城区年内致灾降水存在从雨强致灾发展为双致灾,再过渡到雨量致灾的趋势;(2)研究区2 a一遇芝加哥雨型洪涝过程与雨量致灾降水近似,5 a一遇及更高标准的芝加哥雨型具有双致灾降水的洪涝特征;(3)雨强致灾所致的洪涝过程积水历时短、程度小,雨量致灾洪涝过程持续时间长,双致灾洪涝过程兼具雨强、雨量致灾机理,影响范围更广。研究结果对城市内涝防治、海绵城市建设和地区防涝减灾具有一定意义和参考价值。
-
-
潘璐莹
-
-
摘要:
分析总结云浮市历史洪涝灾害及防洪减灾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洪减灾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结合新形势要求,提出了完善主要江河防洪体系、高质量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持续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加快推进其他水工程补短板建设、加强工程管理及非工程措施建设等思路和措施,为云浮市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
-
高富丽;
王成芳
-
-
摘要:
徽州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水系营造和理水智慧实现防洪排涝,其蕴含的古人生存哲学及生态智慧系统观至今仍有着深刻启示与借鉴。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科视角,结合“宏观-中观-微观”系统剖析徽州典型传统村落聚落选址与水系关系、聚落内部水系空间营造、民居建筑格局及构建等防洪应对举措等防洪减灾措施,为探索现代城乡一体化多尺度的防洪减灾体系提供借鉴参考。同时,文章也建议从重视城乡区域水系蓄洪能力、优化城市市政管网体系建设、完善功能地块内部蓄排水体系、注重建筑单体排蓄水功能优化等四个层面层层推进完善城乡防洪减灾体系。
-
-
邓枫
-
-
摘要:
近年来梅州市中小河流洪涝灾害频发,对河流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目前通过水文预报模型只能对有资料的中小河流水文站点建立预报方案进行预警预报,无法拓展到急需预警预报的河流上下游各人口聚集点,而建立预报方案需要大量的洪水资料,因此需要解决河流上下游人口聚集点洪水资料搜集问题。通过在人口聚集点安装洪痕水尺是搜集洪水资料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同时洪痕水尺在构建预报方案、洪水比降观测、水面线计算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中小河流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
曹大岭;
李建州;
喻海军
-
-
摘要:
我国山丘区城市数量多、分布广,一些依山傍水的城市面临江河洪水与山洪灾害的共同威胁,洪水汇流速度快、致灾性强。受暴雨落区时空分布不均、雨洪响应复杂,以及水文站网覆盖密度不足所限,多数山丘河谷区城镇洪涝分析预警能力存在短板。针对山丘区城镇洪涝现状,利用无人机航测采集了试点区高精度下垫面数据,建设了以雷达水位遥测为基础的城区上游报汛站网,构建了精细化水动力耦合模型,开发了集成分析预警系统。系统通过与遥测站网数据耦合联动,实现了洪水演进实时监测、动态分析预警、三维仿真展示和避险转移方案生成,为山丘区城市防汛决策和应急处置提供了一套较为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
-
赵玉鄂
-
-
摘要:
为了解决河南省郑州市2021年7月18日—7月21日连续大暴雨引起的城市内涝,尽快抽排郑州市区京广路隧道积水,应急救援人员采用独立的排水抢险系统子母式龙吸水排水车,结合适用于现场地域特点的“双向抽排、两班轮换、多点铺开、交替作业”处置战法,组织抽排水抢险作业。郑州市区京广路隧道抢险历时70 h,累计抽排水体积约500万m^(3),于7月25日23时30分实现京广路隧道双向贯通,恢复通行条件,将损失降到最低。此次京广路隧道排水抢险作业表明,子母式龙吸水排水车适用于城乡防洪排涝、基坑围堰等各类低洼集水区抽排水及临时应急供水等工作场景,特别适合不适宜人员进入的排水场合,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
-
-
刘玉娇(撰写/摄影)
-
-
摘要:
2022年4月11-15日,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召开了学术年会,会议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会议邀请了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双碳目标下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技术进展、智慧工程及除险加固关键技术、重大引调水工程、水库清淤及资源利用、防洪减灾等重大焦点及热点问题作大会主旨报告和研讨交流。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副所长金中武正高级工程师参加了线上2场专题研讨会。
-
-
洪成;
徐艳
- 《2015年治淮论坛暨淮河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北汝河郏县河段防洪标准低,洪灾较为严重,河道严重阻水,洪水排泄不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郏县结合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重要支流治理并自筹资金,规划通过新建和加固堤防、加固岸坡、平整河道、新建排水涵闸、新建梯级橡胶坝、堤后建景观工程等措施构筑北汝河郏县防洪减灾及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工程建成后,北汝河郏县可以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梯级橡胶坝可拦蓄河水,一方面利用水资源促进工农业发展,一方面结合城市滨河景观带建设,促进郏县区域经济发展.
-
-
-
-
LI Yi-fei;
李宜霏;
NI Wei;
倪伟;
DING Guo-yong;
丁国永;
GAO Lu;
高璐;
JIANG Bao-fa;
姜宝法
- 《2017山东大学气候变化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洪涝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不仅对受灾群众的人身安全和物质财产造成威胁,而且对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该文综述了近50年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发现洪涝发生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存在周期规律,且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地区分布也发生了改变.在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洪涝除使传染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外,对慢性病也有影响.传染病的爆发性增长主要与当地的卫生条件有关,而慢性疾病和心理疾病增多主要与社会支持有关.为降低洪涝带来的损失,在洪涝易发地区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和基础卫生体系建设,灾后对暴露人群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
史其林
- 《2013第五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为了更好发挥茨淮新河综合效益,必须建立保障茨淮新河健康发展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逐步建成配套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合理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综合防控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促进流域与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
沈晓娟;
陈梅
- 《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
| 2012年
-
摘要:
针对现状洪泽湖防洪调度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洪泽湖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想,阐述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重点分析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洪泽湖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在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搭建若干个防洪减灾综合计算仿真模型,实时模拟洪水演进,进行工程调度、灾情评估、风险管理等辅助决策.系统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洪水,减轻洪涝灾害损失,提高洪泽湖防洪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
-
蔡其华
- 《第四届长江论坛》
| 2011年
-
摘要:
长江是横贯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重要纽带长江作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江河,横跨我国华东、华中和西南三大经济区,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600多条支流延展至全国742个县市.她不仅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哺育了亿万炎黄子孙,而且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特别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三大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本文介绍了长江与区域的紧密关系,其发展离不开长江,并介绍了为应对目前的形势,必须着力打造安澜长江,增强区域防洪减灾能力维护健康长江,确保区域经济永续发展构建和谐长江,推动区域社会管理创新共谋福祉长江,提升区域人民幸福指数。
-
-
蔡其华
- 《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洞庭湖是湖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长江洪水的天然蓄滞洪区,长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是世界著名湿地.建设生态洞庭、和谐洞庭,有利于维护健康长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有利于湖南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新跨越.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承担着防洪、发电、航运、枯期水资源调配等综合利用任务.三峡工程运用后,江湖关系调整的有利方面,江、河、湖、库联合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洞庭湖的治理、开发与保护创造了外部条件,为洞庭湖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提供了保障.
-
-
蔡其华
- 《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洞庭湖是湖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长江洪水的天然蓄滞洪区,长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是世界著名湿地.建设生态洞庭、和谐洞庭,有利于维护健康长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有利于湖南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新跨越.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承担着防洪、发电、航运、枯期水资源调配等综合利用任务.三峡工程运用后,江湖关系调整的有利方面,江、河、湖、库联合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洞庭湖的治理、开发与保护创造了外部条件,为洞庭湖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