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酸锂晶体
铌酸锂晶体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342篇,主要集中在晶体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23259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科技信息、激光技术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二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全国高等学校第十届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 、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等;铌酸锂晶体的相关文献由752位作者贡献,包括孔勇发、许京军、陈绍林等。
铌酸锂晶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3259篇
占比:99.92%
总计:223438篇
铌酸锂晶体
-研究学者
- 孔勇发
- 许京军
- 陈绍林
- 张玲
- 刘士国
- 徐玉恒
- 黄自恒
- 孙军
- 代丽
- 王锐
- 刘宏德
- 刘德安
- 刘立人
- 徐衍岭
- 徐超
- 栾竹
- 张光寅
- 李铭华
- 阎文博
- 刘宏
- 张国权
- 徐悟生
- 李贵荣
- 周煜
- 李兵
- 郑大怀
- 俞宽新
- 夏海平
- 孙德辉
- 桑元华
- 王金浩
- 章践立
- 刘维海
- 张爱玲
- 徐培明
- 徐家跃
- 徐崇泉
- 李冠告
- 李大勇
- 李晓春
- 杨春晖
- 杨金凤
- 杨飞
- 王佳
- 祖继锋
- 董前民
- 贾晓林
- 陈晓军
- 黄晖
- 刘国庆
-
-
吴婧;
李清连;
张中正;
杨金凤;
郝永鑫;
李佳欣;
刘士国;
张玲;
孙军
-
-
摘要:
铌酸锂晶体的内偏置场对铁电应用、电光应用和非线性光学应用等均有直接影响。本工作建立了铌酸锂(LN)晶体内偏置场测试方法,对同成分铌酸锂(CLN)晶体、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nSLN)晶体、掺杂铌酸锂(doped LN)晶体的内偏置场和矫顽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CLN晶体内偏置场最高(E_(int)=2.53 kV/mm),nSLN晶体的内偏置场大幅降低,其中富锂熔体法生长和气相输运平衡(vapor transport equilibration,VTE)法结合得到的nSLN晶体的内偏置场最小,与CLN晶体相比降低了约两个数量级;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内偏置场与CLN晶体相比也普遍降低,其中掺6.5%(摩尔分数)Mg的CLN晶体的内偏置场约为CLN晶体的四分之一,掺7%(摩尔分数)Zn的CLN晶体的内偏置场约为CLN晶体的六分之一。最后对组分和掺杂影响内偏置场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
-
张晨涛;
石小涛;
朱文新;
朱金龙;
郝向英;
金锐博
-
-
摘要:
中红外波段的单光子源对于下一代量子传感、量子通信和量子成像的研究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产生中红外单光子源的方法是基于周期极化铌酸锂(periodically poled lithium niobate,PPLN)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但是,基于普通PPLN制备的单光子源频域纯度不高,最高值只有0.82左右,会影响量子信息处理方案的保真度.本文利用域设计理论对30 mm长铌酸锂晶体的4000个域进行了定制化排列,消除了相位匹配函数中的旁瓣,获得了高斯型的分布.计算得到的单光子源的频域纯度可达0.99,可调谐范围为2.7—3.3μm.该定制极化铌酸锂(customized poled lithium niobate,CPLN)有望为中红外波段量子信息研究提供性能优异的单光子光源.
-
-
郑大怀;
张宇琦;
王烁琳;
刘宏德;
刘士国;
孔勇发;
薄方;
许京军
-
-
摘要:
铌酸锂(LiNbO_(3),LN)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人工晶体,被称为“光学硅”。近期以铌酸锂薄膜(LNOI)为平台的集成光子学发展迅速,有将“光学硅”变为现实的趋势。高集成意味着高局域高光强密度,使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效应变得不容忽视。光折变效应是光致折射率变化的简称,是非线性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铌酸锂晶体光折变效应的发现和机理、不同掺杂及掺杂组合对光折变效应的调控,重点介绍了铋镁双掺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性能及相关理论和实验结果,概述了铌酸锂光折变波导和孤子,及基于LNOI的集成光子学器件中的光折变效应,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期待我国发挥铌酸锂光折变研究及LNOI产业化的优势,在光子学芯片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
-
-
-
摘要:
2020年,国家最高领导人到山西太原视察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据当地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在看到碳化硅、铌酸锂晶体等新材料时,总书记非常感兴趣,认为这些是解决‘卡脖子’的产品。”“总书记的知识储备量非常丰富。”这位负责人印象深刻:“那些绕口的新材料制品名字,总书记也能说上来。”
-
-
李晋平
-
-
摘要:
5月12日上午,习总书记来到我们综改示范区考察。在改革创新展厅,我向总书记汇报了示范区产业规划布局、营商环境、党的建设、产业集群和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情况。总书记依次参观了信创区、半导体区、生物产业区等20家标志性企业的创新产品。在信创展示区,总书记一边看,一边询问,听得非常仔细。在看到碳化硅、铌酸锂晶体等新材料时,总书记非常感兴趣,认为这些是解决"卡脖子"的产品。总书记的知识储备量非常丰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绕口的新材料制品名字,总书记也能说上来。
-
-
吴奕璇;
官紫妍;
徐飞腾;
吕梦悦;
曾育锋
-
-
摘要:
应用折射率椭球理论分析了线性电光效应,结合横向电光调制的相位延迟,得出铌酸锂晶体相关电光系数的测量方法,并采用直接测量半波电压法中的极值法和调制法分别测得铌酸锂晶体的相关电光系数,进行了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
-
商继芳;
杨金凤;
郝好山;
李清连;
张玲;
孙军
-
-
摘要:
针对铌酸锂(LN)电光调Q开关性能一致性差、退压式调Q时无法完全关断光路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闪光灯泵浦Nd∶YAG激光系统中,对多块LN电光调Q开关的退压式电光调Q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并从电光调Q理论出发,分析了光路无法关断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X射线定向仪、锥光干涉法对各晶体的轴向偏差、光学均匀性进行了表征,首次发现了LN晶体的电光不均匀性,即感应主轴偏离理论上的45°方向、通光截面各处感应双折射不一致。通过对比实验,证实了电光不均匀性是造成光路无法关断、不同开关性能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
-
-
-
摘要: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科研人员就开始了铌酸锂晶体生长、缺陷、性能及其应用研究。南开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的单位之一,几十年来,围绕通讯、激光、国防等领域对高光学均匀性、高抗光损伤、高温度适用性光学级铌酸锂晶体的需求,将铌酸锂晶体的光学均匀性提高了近2个数量级,发明了掺镁铌酸锂晶体,将抗光损伤能力提高6个数量级以上,并实现了高光学质量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实用化制备。
-
-
-
-
-
-
-
孔勇发;
孙军;
张玲;
阎文博;
刘宏德;
许京军;
张光寅
- 《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具有比同成分晶体更加优异的物理性能,成为国际上竞相追逐的光电子材料.利用气相传输平衡处理技术,将1mm厚3in铌酸锂晶片中Li2O的含量提高到49.95mol﹪以上,均匀性达到±0.02mol﹪;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熔体注入式双坩埚生长系统,生长了直径3in、高度2in的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晶体的径向组分均匀性优于±0.02mol﹪,纵向均匀性优于土0.03mol﹪/cm.
-
-
苏卓琳;
孟庆龙;
张彬
- 《第三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在经典的双温模型中引入了电子激发、载流子吸收等电离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多脉冲飞秒激光与晶体材料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在脉宽为40fs,脉冲重复频率为1kHz的多脉冲飞秒激光作用下,LiNbO3晶体中电子和晶格的最高温度随脉冲数目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LiNbO3晶体的损伤阈值实验研究,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多脉冲飞秒激光脉冲数目的增加,LiNbO3晶体中电子的最高温度几乎保持不变,而晶格的最高温度则先急剧上升,然后趋于一个常数.此外,LiNbO3晶体的损斑面积随着的脉冲能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其损伤阈值的理论预估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
-
ZHANG Li-zhu;
张丽珠;
HUA Ping-rang;
华平壤
- 《全国高等学校第十届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气相输运平衡(VTE)是改变铌酸锂晶体组分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二次离子质谱(SIMS)研究表明,在VTE初期,MgO扩散至晶片表面,导致表面浓度随深度的分布不均匀,并与VTE时间有关.中子活化分析(NAA)结果显示,Mg离子几乎没有从晶体中蒸发出去.随着VTE时间的延长,Li浓度趋向平衡,表面部分Mg离子扩散回样品并趋向平衡,导致表面Mg浓度的下降,使得Mg浓度分布更均匀;VTE140h后的样品,在至少10μm的空间范围内,浓度在深度方向是分布均匀的,讨论了Mg离子的占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