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针刺深度

针刺深度

针刺深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轻工业、手工业、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73740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光明中医、上海针灸杂志、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针灸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2005年国际针灸技法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三届夏季峰会暨大健康博览会等;针刺深度的相关文献由56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建华、陈跃、严振国等。

针刺深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3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3740 占比:99.69%

总计:73973篇

针刺深度—发文趋势图

针刺深度

-研究学者

  • 张建华
  • 陈跃
  • 严振国
  • 李晓陵
  • 范刚启
  • 余安胜
  • 刘志顺
  • 吴炳煌
  • 张家栋
  • 张文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卓婷; 郭新荣; 王娜; 姚泽明
    • 摘要: 针刺方向为“果”,即影响针刺方向的因素,主要与针具选择、腧穴所在部位、肌肉走行方向、针刺深度、针灸特殊刺法中的透刺法、经脉循行等诸多因素有关;针刺方向为“因”,即针刺方向影响的因素,其主要与得气、循经感传、针刺临床疗效等因素相关。
    • 李宝赢; 汤翰; 孟玉莲; 任华; 付建华; 陆永辉
    • 摘要: 目的:评价CT下“曲骨穴针刺至前列腺”技术在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0例,治疗前CT下测量曲骨穴针刺至前列腺的深度和角度;治疗时参考CT下测量的针刺深度和角度,针刺曲骨穴,使针尖沿耻骨后缘和膀胱间缝隙,触及前列腺包膜;治疗后CT下测量毫针实际针刺深度和角度,以及针刺后毫针偏离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和角度。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CT下测量的针刺深度和角度,以及患者针刺安全性评价、针刺不适感视觉模拟评分、针刺承受性评分,评价临床治疗的安全可行性。结果:治疗前、治疗后CT下测量针刺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CT下测量针刺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毫针偏离正中矢状面平均距离5.16 mm,偏离平均角度4.80°。结论:CT下“曲骨穴针刺至前列腺”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可行,患者易于接受。治疗前后针刺角度的差异,对治疗安全性无影响,原因在于针刺治疗时为了避免损伤膀胱,须结合解剖位置,不断调整针刺角度。
    • 李宝赢; 汤翰; 孟玉莲; 任华; 付建华; 陆永辉
    • 摘要: 目的通过CT定位测量曲骨穴深刺至前列腺的深度和角度,探讨臀围、体质量指数、腰围、两侧髂前上棘间距离、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对针刺深度和角度的影响。方法将3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测算患者的臀围、体质量指数、腰围、两侧髂前上棘间距离、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以及CT定位下曲骨穴深刺至前列腺的深度和角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比较结果,筛选关于针刺深度和角度拟合效果最好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影响因素。结果15组针刺深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是,针刺深度(Depth,cm)=0.143×体质量指数+0.104×臀围+0.009×前列腺体积-0.012×膀胱残余尿量-4.693,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F=0.531,P<0.05);30组针刺角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是,针刺角度(Angle,°)=50.077-0.327×臀围-0.054×前列腺体积,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F=5.030,P<0.05)。结论针刺深度和体质量指数、臀围、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有关,针刺角度和臀围、前列腺体积有关。臀围对针刺深度和角度影响最大。
    • 马伊磊; 韦莉君; 王丽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深度对颈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明确颈型颈椎病的最佳治疗深度。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浅层针刺组、中层针刺组、深层针刺组三组,观察三组在治疗后简版McGrill疼痛问卷-2(SF-MPQ-2)、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活动度(R0M)及中医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三组在治疗后NDI总分及障碍指数均明显减低(P<0.05),中层针刺组总分及障碍指数低于浅层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层及深层针刺组SF-MPQ-2中的PRI感觉项、PRI总积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深层针刺组的PRI情感项评分也降低(P<0.05);三组VAS积分、PPI积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深层针刺组的PRI感觉项、PPI积分及总分优于浅层针刺组(P<0.05);深层针刺组的PRI感觉项、情感项、总积分及总分均优于中层针刺组(P<0.05)。治疗后中层和深层针刺组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均有改善(P<0.05)。中层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7.50%,深层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浅层针刺组的75.00%,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型颈椎病患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浅刺即可达到疗效,对于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需深刺才能达到明显疗效。
    • 王宁; 牛茹; 贾海鹏; 岳公雷; 杜广中
    • 摘要: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大椎穴针刺深度。方法:依据125例颈椎病患者的MRI图像,以针尖停留在浅筋膜后缘与黄韧带前缘中点的深度定为大椎穴颈椎病针刺深度,所得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大椎穴颈椎病针刺深度与体重关系密切,呈正相关,一般应为(28.2±4.9)mm;男性组与女性组针刺深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针刺深度分别为(29.8±4.9)mm和(26.0±4.0)mm。结论:大椎穴颈椎病针刺深度临床应用一般为1寸~1.5寸,可随体重的增加而适当深刺。
    • 胡锦波; 黄静; 王顺梅; 王斌; 胡玲
    • 摘要: 目的应用磁共振影像,分析肾俞穴解剖结构和进针层次,测量针刺危险深度,明确危险深度与体型的关系,为肾俞穴的针刺安全提供依据,为肾俞穴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为针刺量效关系的探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磁共振仪采集14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肾俞穴的断面图像,分析解剖结构,测量肾俞穴直刺危险深度。结果左右肾俞穴直刺时的平均危险深度值,男性分别为(10.0±1.1)cm、(9.9±1.2)cm,女性分别为(8.0±1.2)cm、(8.1±1.2)cm。危险深度值与体型显著正相关;左、右肾俞平均危险深度,肥胖者分别为(11.2±1.0)cm、(11.5±1.3)cm,超重者为(10.3±1.0)cm、(10.3±1.0)cm,正常者为(8.8±1.7)cm、(8.9±1.1)cm,过轻者为(7.0±1.0)cm、(7.1±1.0)cm;男性体质量指数正常者的肾俞穴危险深度值显著大于女性(P<0.01)。结论肾俞穴常规针刺深度直刺0.5~1寸,即使对体型过轻者,也具有极高安全性。对体型正常、超重、肥胖者,根据临床需要还可适度增加1~1.5寸。
    • 邢潇; 齐丛会; 袁世伟; 崔林华
    • 摘要: 窦汉卿的针灸理论对时间因素非常重视,他认为针刺的深浅、针灸的部位禁忌、针灸的选穴、针灸补泻的时机与禁忌等方面均与时间因素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方面涉及针灸学的各个领域.时间因素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与现代科学对生命节律的认识和应用有异曲同工之处,值得深入研究.
    • 刘羽茜; 王朋
    • 摘要: 天人相应观是中医的核心思想,时间作用于人体的内涵是阴阳消长、气血浮沉.以纪时之干支配属五脏,又由五行生克演化出五脏病变趋势.营气流注的时间规律能提示经脉的开阖状态.由此产生了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本文归纳了《黄帝内经》提出的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超年节律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总结了时间节律指导针刺选穴,确定针灸刺激量,明确针刺深度,选择治疗时机,提示针刺禁忌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
    • 徐蕾; 丁敏; 林天云; 张雪; 冯骅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深度针刺八髎穴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影响.方法:将40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给予2寸(40 mm)毫针针刺八髎穴,B组给予3寸(75 mm)毫针针刺八髎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失禁评分(ICI-Q-SF),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80.00%(1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深刺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较为突出,漏尿量改善更明显.
    • 杨守亲; 高小峰; 程凯; 古春凌; 张硕峰; 林怡; 彭超; 吴晓玲; 徐畅; 孙千惠; 杨智文
    • 摘要: 目的 观察"内关"穴浅深层次及相应层次上电针不同频率对抗家兔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浅深层组(分别为2、20、100 Hz),共8组,每组6只.采用耳缘静脉快速推注4mg/kg氯化钡建立心律失常模型.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用1寸绝缘针于家兔"内关"穴处进针,浅层进针3 mm,深层进针5~8 mm,连接电针仪,频率分别为2、20、100 Hz,连续波,各20 min;BL420-N连续监测Ⅱ导联心电图,记录各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并观察心肌结构变化以及Na+-K+-ATP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除2 Hz浅层外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均有缩短(P<0.05).各组之间,20 Hz深层组<2 Hz深层组<100 Hz深层组<20 Hz浅层组<100Hz浅层组<2 Hz浅层组.模型组镜下观察心肌纤维排列紊乱、闰盘增厚、可见大量空泡;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Na+-K+-ATP酶值下降明显(P<0.05);除2Hz和100Hz浅层组外,各治疗组均有提高.结论 内关穴浅深层次均有对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但各层次上存在适宜的刺激频率;只有适宜的层次采用适宜的刺激频率才能发挥穴位的最佳效应,其中20 Hz深层针刺效应最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