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污染
金属污染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4398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预防医学、卫生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403771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中国保健食品、土壤、农家顾问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中国水协设备材料委第四届水厂净化工艺设备暨水质检测设备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2012年度氯碱行业环保工作年会等;金属污染的相关文献由9569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马新攀、杜延军等。
金属污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03771篇
占比:99.96%
总计:403929篇
金属污染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马新攀
- 杜延军
- 吕正勇
- 成一知
- 纪智慧
- 马涛
- 顾俊杰
- 李江山
- 冯国杰
- 王浩
- 冯亚松
- 曾光明
- 李伟
- 李明
- 徐恒
- 席北斗
- 张志斌
- 王帅
- 王平
- 王磊
- 刘承帅
- 康兴生
- 杨崎峰
- 王丽
- 王水
- 陈明
- 高飞
- 魏丽
- 黄海
- 仇荣亮
- 伍浩良
- 刘勇
- 夏威夷
- 张弛
- 张彦浩
- 曾清如
- 李淑彩
- 李静
- 郭红岩
- 倪鑫鑫
- 崔彬彬
- 常立
- 张冬梅
- 杨志辉
- 王伟
- 王睿
- 苗竹
- 薛强
- 谢爱军
-
-
张燕
-
-
摘要:
研究了铁矾水处理残渣(FARS)对多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金属分馏结果表明,土壤经FARS处理后,砷(As)、铅(Pb)、镍(Ni)、锌(Zn)和铜(Cu)能以较稳定的形式转化,即As以晶态Fe/Al氧化物结合,其他金属以可氧化和残留形式存在。但铬(Cr)和镉(Cd)的形态未受影响。由于FARS的影响,钡(Ba)主要转变为更具流动性的形式。生物可及性提取试验表明,FARS使As的生物可及性降低了25%,其次是Cu、Cr、Zn、Ni和Pb。镉和钡的生物可获得性增加,特别是在试验结束时,钡的生物可及性增加了41%。总之,FARS可以用于修复受多种金属污染的土壤,但在实际应用之前,还需要进行全面的研究。
-
-
曹宇东;
阴美晓;
郑磊;
田永兰;
张化永
-
-
摘要:
土壤里的金属污染经过植物富集和厌氧发酵聚集在沼肥之中而影响沼肥的品质。本文探究了不同类型的金属污染沼肥对玉米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 金属污染的沼液显著抑制玉米种子的发芽过程,并且对种子的生物量积累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复合金属污染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相较于单一金属可能更强烈,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部分金属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种子的发芽,T3 (Ni)组的活力指数较T0提高54.16%,T4 (Cu)组的发芽指数较T0组提高44.23%。2) 施用沼渣肥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但大部分金属污染则会造成抑制作用,且对茎叶的抑制作用比对根的更强。T2 (Co)组对株高的抑制作用最大,T3 (Ni)组的生物量积累受到的抑制相对较大,仅T4 (Cu)组对株高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通过探究金属污染沼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为沼肥生产、农业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
-
王小朋;
邓红霞
-
-
摘要:
目的 分析某县饮用水样品中重金属检测结果.方法 对某县2019年1月~2019年12月饮用水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根据《生活饮水用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对砷(As)、镉(Cd)、铝(Al)、锰(Mn)、铁(Fe)、铜(Cu)、锌(Zn)、硒(Se)、汞(Hg)、铅(Pb)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合格率,对比本研究采集饮用水样品(观察组)及年度送检饮用水样品(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As、Cd、Al、Mn、Fe、Cu、Zn、Se、Hg、Pb等重金属含量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聚氯化铝铁、聚氯化铝、聚硅硫酸铝等化学消毒剂消毒合格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饮用水样本总合格率55.35%(119/215)较对照组72.78%(131/180)低.结论 饮用水安全对居民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某县饮用水存在一定程度重金属超标,应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针对性制定规章制度并落实,确保饮用水安全.
-
-
谭龙辉
-
-
摘要:
本文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展开深入分析,重点提出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生物修复法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发展进行展望,以充分发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应用优势,全面提高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发展.
-
-
王小朋;
邓红霞
-
-
摘要:
目的 分析某县饮用水样品中重金属检测结果.方法 对某县2019年1月~2019年12月饮用水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根据《生活饮水用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对砷(As)、镉(Cd)、铝(Al)、锰(Mn)、铁(Fe)、铜(Cu)、锌(Zn)、硒(Se)、汞(Hg)、铅(Pb)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合格率,对比本研究采集饮用水样品(观察组)及年度送检饮用水样品(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As、Cd、Al、Mn、Fe、Cu、Zn、Se、Hg、Pb等重金属含量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聚氯化铝铁、聚氯化铝、聚硅硫酸铝等化学消毒剂消毒合格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饮用水样本总合格率55.35%(119/215)较对照组72.78%(131/180)低.结论 饮用水安全对居民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某县饮用水存在一定程度重金属超标,应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针对性制定规章制度并落实,确保饮用水安全.
-
-
-
-
李瑞娟;
周冰
-
-
摘要:
基于安徽铜陵铜尾矿弃置数十年造成的土壤金属污染现象,采集土壤样品754个,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对该尾矿及周边55 km2区域内土壤环境进行金属污染评价,采用Arc GIS绘制污染元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并进行综合利用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研究区土壤中累积元素主要为Pb、Cu、Zn和Hg,19.8%的采样点已达到重度污染程度,其中含量较高的污染元素为Cu,集中分布于采区和尾矿废弃地,但并未迁移至下游居民区.针对该区域土壤铜污染问题,可选择香根草作为生态恢复的备用植物,香根草对Cu的富集系数为1.31,可有效降低土壤中Cu元素的含量.本研究为该尾矿金属污染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类似矿区提供了参考价值.
-
-
-
薛小娟
-
-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所影响,金属污染环境治理问题作为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管理的一项关键问题,对金属污染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提高我国资源环境安全管理的水平,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备现实意义.本文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背景,针对资源环境安全管理与金属污染问题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简要的分析了金属污染、环境安全的概念,其次提出了当下我国金属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金属污染治理的优化建议.期望本文的理论研究内容能够为我国资源环境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有利的理论参考.
-
-
-
-
吴兵;
张徐祥;
程树培
-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2007年
-
摘要:
对长江南京段水体中的19种金属污染物浓度进行了测定,参考、改进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金属污染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水体中有8种金属的浓度超出了WHO和USEPA的限定值,非致癌风险值中,只有AS的HQ大于1,致癌风险值中也只As的CR超出了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a。CR和HQ的结果显示,As为水体中主要的金属污染物。
-
-
-
沈小雪;
李荣玉;
邱国玉;
李瑞利
- 《第十五届中国水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红树植物响应复合污染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针对红树林区普遍存在的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本研究以红树植物秋茄(Kenaeliacandel)幼苗为研究对象,设计Cd和N的复合胁迫,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秋茄幼苗叶片温度及蒸腾扩散系数(hat)的变化,并用光合特征的变化进行验证,探求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无损检测红树植物对复合污染胁迫响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Cd处理下,秋茄幼苗叶温随N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叶温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差值达4.76°C;蒸腾扩散系数的变化与叶温相似.秋茄幼苗对复合污染的响应在热红外检测上表现为温度和蒸腾扩散系数的升高.不同处理组秋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特征为:在Cd处理下,秋茄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N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秋茄叶片红外热成像检测结果和光合特征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很好地反映出秋茄受到的胁迫响应信息.综上,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无损检测是一种有效反映红树植物响应复合污染胁迫的新方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