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路面
透水路面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1106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7708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城市建筑、建设科技、市政技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八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换届会、第四届“全国建筑材料测试技术”交流会暨中国(深圳)建设工程测试及质量大会、“第二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等;透水路面的相关文献由264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炯、崔新壮、李谦等。
透水路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7708篇
占比:99.62%
总计:57930篇
透水路面
-研究学者
- 张炯
- 崔新壮
- 李谦
- 汤潍泽
- 姚峰元
- 黄丹
- 廖礼平
- 张磊蕾
- 徐正杰
- 李秋实
- 李莉
- 林浩
- 樊蓓莉
- 王婉清
- 王武祥
- 王爱军
- 翟鹏辉
- 谭德远
- 郭宏凯
- 陈晋栋
- 高彦波
- 侯飞
- 刘哲
- 崔东霞
- 张影
- 张旭
- 明瑞平
- 申力涛
- 罗业富
- 舒兴旺
- 郑晓光
- 马国栋
- 刘伍
- 夏磊
- 张延年
- 张海燕
- 曹东伟
- 李威彤
- 王慧
- 程熙媛
- 胡良鹏
- 葛威延
- 葛恒闯
- 蒋玮
- 谢文剑
- 陈亚杰
- 陈徐东
- 任耕北
- 何唯平
- 关宇
-
-
王雷;
张杰;
王小龙
-
-
摘要:
为评估透水路面对提高科技园区防洪排涝能力的影响,助力海绵科技园区建设,本文应用低影响开发理论,通过建立沧州中欧绿色产业园SWMM模型,研究了透水路面对研究区域径流水量与水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设置透水路面后,降雨设计重现期为1年时,径流总量、峰值流量以及TP和TN两种污染物浓度总量和浓度峰值削减率均较高,但是随着设计重现期的提高,径流量及污染物浓度的削减效果逐渐降低;路面阻塞对透水路面发挥渗透能力有较大影响,研究成果可为透水路面的设计及运维提供理论参考。
-
-
缪宏杰;
郑宣恭;
黄若鹏
-
-
摘要:
为研究在降雨入渗条件下透水路面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在不同降雨强度下透水道路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大雨还是小雨条件下,传统道路面层均难以接收水分,降雨强度大时路表出现积水和径流,而透水路面面层在降雨过程孔压始终在零点附近波动,未出现积水现象;透水路面在不同降雨强度下,雨水均能顺利到达基层,使得透水路面的基层达到饱和状态;大雨条件下透水路面的基层响应更快,比小雨强度下基层达到饱和的时间提前18 min.而传统道路基层只有在大雨条件下才能达到饱和状态,大部分时间处于非饱和状态,未能有效帮助道路排水.
-
-
傅安然;
韩欣妤
-
-
摘要: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维护人民生活秩序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对道路质量的期待也越来越高。透水沥青路面不但具有良好的降温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排水和减振作用,所以要加强其在道路施工中的运用,提高其施工质量,为维护市民的出行秩序和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
陈盼;
储佳;
韩晶;
吴佳怿;
吾依红;
古丽迪娜·巴德力
-
-
摘要:
透水路面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透水路面的建设质量和耐久性一直是行业研究者重点关注的话题。本研究,首先,综述了透水路面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并不断改善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之后,采用了三种使用不同铺面材料的路面结构层设计透水路面模型装置,并对其工作原理、降雨情况模拟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在透水铺面装置中使用合适的配合比、油石比以及高性能材料等有效优化机场铺面的性能,使其透水性能等其他性能得到提升。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径流的方法,模拟不同降雨强度的天气条件下不同结构机场道面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同道面对不同降雨强度下径流的调蓄效应及雨水径流的削减效应,找出不同道面与径流调蓄效应和削减效应的相关关系,得出使用了高性能材料的透水路面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点,从而也为透水路面的铺装设计提供室内研究基础;最后,本实验总结了透水路面的优点、未来发展和意义,再次指明了透水路面建造对交通基础设施构建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对于民用航空机场铺面建设的意义。
-
-
杨佳梁
-
-
摘要:
随着我国市政行业的不断发展,在道路工程中,为了缓解城市雨水问题,就要对透水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进行深入研究。透水面层基层功能与传统路面存在一定的不同,透水沥青路面与透水混凝土路面各具优劣势。本文结合实践,先对海绵城市及其透水路面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透水路面材料与结构进行探究,并对造成城市内涝原因与策略进行阐述,最后对海绵城市在道路工程建设中透水路面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以供参考。
-
-
邓智彬
-
-
摘要:
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实现手段,透水路面铺装的设计与实施将极大地减轻城市洪涝灾害影响,因此对不同暴雨强度下透水路面径流削减特征的模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WMM5.0软件对某研究区域内透水路面径流削减效率特征进行模拟,分析不同暴雨强度下的透水路面径流削减特征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重现期增加,暴雨强度会逐渐增大并在降雨末期趋于缓和,但雨型变化不明显;(2)本研究范围内,透水路面的铺装将极大地提高地表径流削减,但随着暴雨强度的提高,路面径流削减效率随之降低。研究结果对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中不同暴雨强度下的透水路面径流削减工艺的选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
-
葛毅
-
-
摘要:
彩色透水沥青路面可借助路面结构的较大孔隙实现良好的防滑、降噪、透水、净化功能。基于此,首先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中彩色透水沥青路面的应用进行研究。然后结合某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改造工程实例从研究彩色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各层配合比设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施工工艺要点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望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
-
苏志翔
-
-
摘要:
自行车道交通量及交通荷载均较小,采用再生沥青混凝土也可满足其力学及路用性能要求。对不同掺量旧料PAC-10再生沥青混凝土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随旧料掺量的增加变好,低温抗裂性能、抗水损害性能、集料抗剥落性能、疲劳性能以及渗水性却均随之变差;旧料最高掺量不可超过30%。
-
-
甘世泽
-
-
摘要:
为延长大空隙率透水路面寿命,选取AC-13、SMA-13、OGFC-13三种级配,SBS改性沥青和SBS+TPS高黏高弹沥青两种沥青,制备的6种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研究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透水性能。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添加TPS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指标均呈增长趋势,其中OGFC-13沥青混合料的指标涨幅最大,动稳定度、抗弯拉强度、最大弯拉应变、残留稳定度值、冻融劈裂强度比涨幅分别为38.5%、42.0%、28.1%、5.81%、5.88%;OGFC-13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远大于AC-13和SMA-13,进一步说明透水沥青路面的排水效果良好。因此建议选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作为大空隙率透水路面的沥青胶结料。
-
-
唐森;
叶春晓
-
-
摘要:
本文以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开展适宜高原地区的透水路面结构设计和试验,提出的3种复合结构透水路面已在多个项目成功应用.复合结构透水路面拓宽了透水路面在城市的应用范围,在保证成品质量和使用耐久性的前提下可大面积替代传统的非透水路面铺装,改善城市地表水汽循环、缓解春旱夏涝,补充城市地下水源,形成人居+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格局,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