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互叶白千层

互叶白千层

互叶白千层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化学工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53884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农业开发与装备、防护林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第一届中国个人护理品及原料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天然植物化妆品产业发展论坛、第十七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等;互叶白千层的相关文献由39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布鸣、林霄、莫昭展等。

互叶白千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3884 占比:99.96%

总计:253988篇

互叶白千层—发文趋势图

互叶白千层

-研究学者

  • 刘布鸣
  • 林霄
  • 莫昭展
  • 肖玉菲
  • 覃子海
  • 刘海龙
  • 张烨
  • 梁忠云
  • 陈博雯
  • 张晓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都宏霞; 石巾艺; 王冬娥
    • 摘要: 为探究绿色低共熔溶剂提取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最佳工艺,该研究采用四种提取工艺作对比,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进行了工艺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四种工艺提取到的互叶白千层精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互叶白千层精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干燥原料低共熔溶剂蒸馏,最优提取条件为氯化胆碱与1,3-丁二醇摩尔比1∶3、含水量52 mol、原料干燥时间9 h、料液比1∶5 g·mL^(-1)、蒸馏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提取率为4.06%,实验值与响应面模型的预测值有较好的拟合性,证实模型有效,提取率比新鲜原料水蒸气蒸馏、干燥原料水蒸气蒸馏和冻融原料水蒸气蒸馏分别提高了383.33%、290.38%和497.06%。(2)经四种工艺提取所得精油主要成分大致相同,但含量差距很大,主要有醇类和烯烃类物质。(3)干燥原料低共熔溶剂蒸馏的精油提取率和特征组分含量都高于其他工艺,包括醇类8种,烯烃类9种,其他化合物3种;主要成分为γ-松油烯、松油烯、α-蒎烯、α-松油醇、香树烯,其中烯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大,为45.31%;特征组分松油烯-4-醇含量为30.58%,桉叶油醇为0.12%。该研究为互叶白千层的资源开发和天然产物的绿色提取提供了数据支撑。
    • 杨航; 何介南; 罗航; 陈姣; 刘宇娟
    • 摘要: 为提高互叶白千层精油提取剩余物的利用率,本文以2年生互叶白千层精油提取剩余物为研究对象,探究物理粉碎、添加氮素、菌剂发酵和添加木醋液4种处理方式对剩余物分解速率的影响,为实现互叶白千层精油提取剩余物还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4种处理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互叶白千层精油提取剩余物的分解。试验结束时,剩余物质量残留率依次为CK(75.2%)>N添加(71.8%)>木醋液(68.3%)>物理粉碎(64.9%)>EM菌剂(53.2%);剩余物分解95%所需时间依次为EM菌剂(2.41 a)<物理粉碎(3.51 a)<木醋液(3.82 a)互叶白千层精油提取剩余物的分解速率最快,适宜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应用。
    • 杨生丽; 孙大宽; 罗星瑞; 唐军荣
    • 摘要: 组培快繁育苗是林木工厂化育苗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其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可为企业运行中的成本管控提供参考。以年产100万株互叶白千层组培生根苗为例进行成本核算,结果表明,年产量100万株互叶白千层组培苗的生产总费用为268640.4685元,折合单株生产成本为0.27元/株。在总成本中,按不同项目类别进行统计,以人工成本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支出费用的63.12%;按不同生产环节进行统计,在生根阶段的成本最高,占总支出费用的29.86%。此外,针对如何降低组培苗生产成本的方法也提出了一些探讨。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组培苗生产的成本构成,为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方向,也为制定商品苗价格提供了理论依据。
    • 司民真; 李家旺; 杨永安; 张德清; 李伦; 张川云
    • 摘要: 为避免复杂的制样提取过程,在天然状态下获得植物样品油细胞中精油的成分,用显微拉曼光谱仪,得到互叶白千层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油细胞的分布及油细胞中的主成分.对各部位的显微镜观察发现在软枝干中不存在油细胞或者很少,老叶中的油细胞没有新叶中的多.在老叶油细胞上获得的谱峰中,1675和726 cm-1为4-萜烯醇的特征峰,归属为C=C伸缩振动和环的变形振动;1700和754 cm-1为γ-松油烯的特征峰,归属为C=C伸缩振动和环的变形振动;1609 cm-1为α-松油烯的特征峰,归属为C=C伸缩振动;1522,1156和1011 cm-1为β-胡萝卜素的的特征峰,分别归属为C=C伸缩振动、C—C伸缩振动和C—C面内摇摆振动.在新叶油细胞上获得的谱峰中,745 cm-1为顺香桧烯水合物的特征峰,归属为环变形振动;1609 cm-1为α-松油烯的特征峰;1525,1160和1008 cm-1为β-胡萝卜素的的特征峰;老叶与新叶油细胞中的主成分不完全相同,老叶中油细胞精油为γ-松油烯—4-萜烯醇-α-松油烯型,而新叶中油细胞中的精油为顺香桧烯水合物-α-松油烯型.老叶、新叶的共有物为:α-松油烯、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及顺香桧烯水合物为首次在互叶白千层中发现.利用该方法可迅速的确定植株油细胞的主成分,为互叶白千层精油提取提供有益参考.
    • 罗航; 何介南; 康文星; 罗静; 李翔
    •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湘南红壤区互叶白千层人工林枯落物层和土壤的蓄水能力,探明互叶白千层人工林水文特征和水源涵养功能,为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林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0月在湖南省宁远县互叶白千层人工林种植园,选择4种林龄(1、3、5、7 a)的互叶白千层作为研究对象,以荒坡地为对照(CK),采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0~20、20~40、40~60 cm),采用浸泡法、环刀法分别测定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能力.[结果]1)4种林龄互叶白千层人工林及荒坡地林下枯落物层现存量为0.59~2.14 t·hm-2,表现为7 a>5 a>3 a>1 a>CK;最大持水量为1.897~6.345 t·hm-2,有效拦蓄量为1.475~4.787 t·hm-2,均表现为7 a>5 a>3 a>CK>1 a;枯落物层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存在较好的函数关系.2)4种林龄互叶白千层人工林及荒坡地土壤容重均值为1.18~1.35 g·cm-3,随林龄或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为49.3%~60.6%,毛管孔隙度为32.2%~37.3%,非毛管孔隙度为17.2%~23.3%,随林龄或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3)4种林龄互叶白千层人工林及荒坡地0~60 cm土壤有效持水量为1030~1396 t·hm-2,土壤饱和持水量为2960~3634 t·hm-2,均表现为CK>1 a>3 a>5 a>7 a.4)林地蓄水能力为1034.787~1397.533 t·hm-2,表现为CK>1 a>3 a>5 a>7 a,其中土壤有效持水量占林地蓄水能力的比例超过99.5%.[结论]不同林龄互叶白千层人工林蓄水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且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衰弱.
    • 蒋林; 莫云善; 欧成军; 苏勇贤; 潘永林
    • 摘要: 互叶白千层是近几年社会广泛关注和推广的特色经济树种,具有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本文以广西国有钦廉林场互叶白千层示范基地建设规划为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分析基地建设有利条件、高产栽培技术,使用财务评价指标分析其效益,发现其盈利能力好,是助力产林振兴的好项目.
    • 黄俊霖
    • 摘要: 由于我国互叶白千层栽培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互叶白千层产量低,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主要是因为互叶白千层不是我国的原产植物物种,种植范围集中在广东、海南等热带地区.因此,我国应充分重视互叶白千层的栽培,避免长期依赖国外技术而使相关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 陈意香; 郑梦佳; 湛惠丹; 吴长机; 卢玉栋
    • 摘要: 互叶白千层精油是互叶白千层中所含有的一种活性成分,主要成分有松油烯类,松油醇和柠檬烯类,具有抗菌光谱广、耐药性好和抗菌活力高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医药等领域.通过对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提取工艺和技术以及相关价值和功能的概述,为互叶白千层精油的高附加值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 曾维忠; 周夏; 钟德进; 盛燕; 陆海燕
    • 摘要: 为探讨不同采收模式对互叶白千层出油率的影响,在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木本香料核心示范区开展5组不同采收方式出油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出油率差异显著,11月份采收较好;采收不同树龄出油率差异不显著;不同采收部位差异显著,老叶比嫩叶出油率高,叶片出油率比枝叶混合、枝干出油率高;采收后不同枝叶处理出油率差异显著,采收后枝叶处理较粗的出油率高.
    • 宋洁
    • 摘要: 跟着退役军人干,是义龙新区龙广镇纳桃村村民多年来的习惯。在全村39位退役军人的带动下,纳桃村村民走上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致富之路。11月4日,阳光和煦,微风轻扬,义龙新区龙广镇纳桃村的互叶白千层拔节生长。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纳桃村第二党支部书记王秉跃和同为退役军人的年轻创业带头人王文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