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边疆

边疆

边疆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6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962种,包括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中国边防警察、兵团工运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首届中国边疆学论坛等;边疆的相关文献由2031位作者贡献,包括邓涛、孙保全、周佳等。

边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4 占比:99.8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11%

总计:1867篇

边疆—发文趋势图

边疆

-研究学者

  • 邓涛
  • 孙保全
  • 周佳
  • 毛勇
  • 陈龙
  • 马亚辉
  • 周平
  • 朱碧波
  • 段金生
  • 王飞

边疆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何修良
    • 摘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边疆研究逐步进入到人类学视野之中。全球化时代,人类学视野下的边疆叙事走出了民族国家知识体系框架,通过阐释边疆空间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社会关系和可能性结果,继而形成了“从边疆看世界”的鲜明的人类学叙事特征,内容包括边疆空间意义的地缘政治变迁和主体意义的生命政治形成,前者描述了边疆社会变迁和政治秩序的变化,后者则描述了边疆区域不同群体的社会实践以及相应治理技艺的演变,一同构成了全球化时代边疆“内”与“外”关联的多层面理解。人类学视野下的边疆叙事,对中国边疆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曹禹杰; 金理
    • 摘要: 《北纬四十度》借助卓异独到的文学笔触,游走在过去与当下,青春与失败,虚构与真实之间,生成了一种能够自由出入北纬四十度各个时空维度,充满内在张力的主体性,以更为深刻的青春辩证法和冲破历史铁律的“文学心思”推动人们在“非虚构”蜂起的时代浪潮中审思“文学”的疆界与潜力。
    • 赵现海
    • 摘要: 丘濬在族群观念上,延续了传统的“内华夏外夷狄”观念,并进一步将之理论化、系统化。在边疆观念上,丘濬秉持防御立场,认可长城防御的历史价值,并重视北方族群在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作用。丘濬的族群与边疆观念,呈现出内敛、保守的立场,是明代内敛国策的思想投射与历史反映。
    • 刘佺仕
    • 摘要: 邹来学,历任户部主事、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及通政司右参议等,先后巡抚顺天、永平、苏、松、常、镇等地。赴永平、山海等处前,邹来学任职兼在内地和边疆,行事兼涉民政和军政,皆有业绩。在永平、山海等地督理粮饷近两年,所行仍兼有军、民事。
    • 朱婉榕
    • 摘要: 兵团精神是几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履行戍边使命的见证,是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作的宝贵资源。兵团精神所具备的开放包容、育人铸魂、凝心聚力作用,能够在文化润疆中发挥特殊作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如何更好发挥兵团精神在文化润疆中发挥特殊作用,值得思考。
    • 刘春子
    • 摘要: 1936年的绥远抗战是一场举国参与的壮举,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危机将政治立场歧异、阶层隔阂森严的各党派、各阶层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国族”“国家”作为个体生命安全与自由、尊严的依靠乃至象征,以最高的效率最大范围内将人力、物力组织利用起来。各族人民在侵略战争中蒙受了巨大损失,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清代以来的藩属体系所导致的中央与边疆的疏离也由此得以消弭,各族人民在抗击侵略、追求解放的伟大事业中真正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内地与边疆的隔阂也逐步消除,各阶层之间也进一步加深了认同与理解。
    • 何华; 胡江华
    • 摘要: 俄罗斯民族文化基因中具有“双重性”和“矛盾性”特质。苏联推行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俄罗斯民族语言的“全苏联化”、强制迁移俄罗斯人和各少数民族以及鼓励异族之间通婚清除民族宗教信仰等文化政策是导致其解体的文化因素。审视苏联文化安全政策失误,其原因有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丧失、苏共自身文化建设的僵化和教条化、各民族族群意识的强化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在文化上的渗透。苏联文化安全政策失误对我国新时期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的借鉴作用在于: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抵御西方文化渗透,坚守民族文化阵地,从而最终实现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
    • 孟庆毅
    • 摘要: 抱有地处边疆、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当然没有精气神。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干部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慢作为等问题,值得警惕,尤须纠治。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地处边疆、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笔者认为有以下表现。
    • 赵国栋
    • 摘要: “羁縻”是中国传统社会边疆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以前对羁縻的理解过于强调军事、政治影响和经济上的抚慰,忽视了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以茶羁縻”的历史进程展示了茶叶贸易、文化元素融入羁縻政策的特征。以茶羁縻的运用既是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一种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流动的贸易体系和文化体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以茶羁縻可以划分出五个阶段:发端、快速发展、巩固与完备、维持推进、功能减弱至转化。在边疆治理中,政治、经济、文化的结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不断巩固的重要基础和深刻体现。
    • 韦福安; 么加利
    •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是在费孝通的“民族聚居区”和“民族走廊”等区域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从区域研究来讨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范式,使边疆区域的民族关系得以纳入中华民族的整体关系之中,边疆因而成为复线叙述中国历史的重要视角。自秦汉以来,广西龙州县上金半岛一直作为连接郁江流域与红河流域的水上交通枢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记。民国时期上金县政府基于重振昔日“窑市”的边疆繁镇地位而修建的上金船街,直观地体现了地方官员与边地人群合谋营造“物象化”的文化地景,将国家意识形态与边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群体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上金船街也因此成为一个从边疆视角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文化地景。挖掘上金船街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铸牢边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