轭式搭配
轭式搭配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0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专利文献2393504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才智、大观周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轭式搭配的相关文献由82位作者贡献,包括叶荭、赵永冠、冯玲文等。
轭式搭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93504篇
占比:100.00%
总计:2393583篇
轭式搭配
-研究学者
- 叶荭
- 赵永冠
- 冯玲文
- 彭治民
- 朱云莉
- 李方风
- 王可可
- 罗玲
- 邵卫平
- 韩娇阳
- 颜小英
- 丁桂红
- 严阵
- 付龙飞
- 俞宝中
- 倪景亚
- 刘华
- 刘德军
- 刘祥清
- 刘静
- 叶富莲
- 司继涛
- 吴颖
- 唐华
- 唐本赛
- 安丽波
- 尤五力
- 尹雪梅
- 崔传明
- 左樱
- 干宁
- 张丽莉
- 张园园
- 张学祥
- 张寅
- 张永花
- 张艳艳
- 彭爱群
- 曹湘萍
- 朱桂花
- 李亚萍
- 李建红
- 李怡
- 李惠芬
- 李晓陆
- 李蓉
- 杨晓红
- 杨艳洁
- 柯静
- 梁嘉齐
-
-
蒋大山
-
-
摘要:
Zeugma与Syllepsis是两种相似的修辞格,都是指在同一个句子里,一个关键词可以与两个以上的词语搭配,这两种修辞手段都可以带来简练、幽默、生动的修辞效果.但二者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差别,即前者中必然有一个非规范的表达方式,而后者中的字面含义与比喻含义皆为规范搭配.通过对Zeugma的解析及其与Syllepsis的比较,可以发现,Zeugma与Syllepsis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但二者之间并没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构成Zeugma的语句可以"固化"为Syllepsis.
-
-
-
蒙思颖
-
-
摘要:
轭式搭配作为英语修辞格的一种,具有四种基本的表现形式.轭式搭配的生成遵循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是将喻体的属性映射到本体上而得以实现.在轭式搭配中,常规搭配可看作喻体,异常搭配可看作本体,将常规搭配中的属性特征映射到异常搭配中,激活并突显其对应的属性特征,从而实现语义的成功转移.
-
-
李亚萍
-
-
摘要:
在C+R认知模式下,突显的认知语境建立第一输入空间、语境空间和第二输入空间三者之间的映射,辅助第一输入空间推导出非常规搭配的涵义,并检验这一涵义,推理出轭式搭配的交际意图和语用效果.突显的认知语境在轭式搭配意义推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
-
-
叶荭
-
-
摘要: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
-
邵敏
-
-
摘要:
Hunting Tigers and Flies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分析其中的英语修辞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英语修辞格Syllepsis和Zeugma是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格,二者形似而质不同.一语双叙是建立在一词多义的基础之上,由一个支配词同时支配两个及以上的被支配词;轭式搭配中则一搭配为规范搭配,另一搭配为非常规搭配,需借用前一搭配的规范性顺势而为,取得语义上的可理解性.掌握Syllepsis与Zeugma的修辞特点,有助于提高英语语言文学鉴赏能力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
-
刘静
-
-
摘要:
从认知角度出发,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不同类型的轭式搭配及其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出轭式搭配中的正常搭配和超常搭配所体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确定图形和背景的因素.同时,通过分析,更清楚地认识了隐藏在轭式搭配这种语言现象背后的意义构建、理解和认知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