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径流
路面径流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公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3885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风、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年全国绿色公路发展论坛、2011年中国公路养护技术大会、2011公路水土保持学术交流会等;路面径流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剑强、李贺、秦志斌等。
路面径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885篇
占比:99.77%
总计:43987篇
路面径流
-研究学者
- 赵剑强
- 李贺
- 秦志斌
- 陈莹
- 付宏渊
- 何忠明
- 刘学欣
- 王昭
- 吴湘滨
- 胡博
- 薛铸
- 贺炜
- 陈学平
- 陈济丁
- 傅大放
- 刘婧
- 刘珊
- 张振武
- 张重禄
- 彭建国
- 朱孟君
- 朱展熠
- 朱维东
- 朱自强
- 王雪梅
- 胡金朝
- 胥灿辉
- 荆肇乾
- 袁庆洲
- 郑辉
- 郭帅
- 钱国平
- 陈国芬
- 韦小惠
- 骆辉
- 鲁光银
- 严宗雪
- 于江华
- 任红光
- 余振兵
- 冯美军
- 刘保元
- 刘晓霞
- 刘珺
- 刘腊生
- 单永体
- 卫宝立
- 吴朝辉
- 吴绍明
- 周志刚
-
-
赵彦博;
孙明阳
-
-
摘要:
以吉林省珲乌高速公路路面径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径流的水质特性和污染物流出规律,并从有效去除主要污染物的角度,考虑在排水系统中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利用人工湿地k-C*模型以及相关经验获得人工湿地的参数,其基本模式为:人工湿地位于公路两侧,分别收集、处理公路两边路面径流污水,以1 km长路段为一个雨水收集单位,单侧湿地面积191.6 m2,平均水深0.5 m。
-
-
冯杭华;
郭帅;
王秋萍;
陈国芬;
马文滢
-
-
摘要:
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提高市政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是缓解城市内涝的最有效措施.道路雨水口是地表径流与地下雨水管网之间的连接点,其泄流效率是决定市政排水系统排水能力的关键指标.以道路雨水口为研究对象,结合对雨水口类型和构造特点、雨水口泄流过程、雨水口设计思路和明渠流水力分析,推导雨水口泄流量的理论计算公式.该公式说明雨水口泄流量与多因素相关,包括雨水口进水篦子的开孔面积(雨水篦子型式)、路面粗糙程度、路面径流量和道路坡度,同时验证现行标准中对国标型雨水口泄流能力值定义的局部性.
-
-
张紫阳;
亓浩;
张晓然;
李海燕
-
-
摘要:
研究了不同类型透水铺装系统对径流重金属的去除效能和机制.在实验室搭建了3种典型透水铺装系统(陶瓷透水砖、透水沥青和透水混凝土),研究了其对5种常见径流重金属(Cu、Zn、Cd、Mn、Ni)的去除效能和机制,并分析了不同降雨重现期(2,3,5年)对透水铺装系统去除径流重金属的影响.结果 表明:3种透水铺装系统对5种径流重金属都有较好去除效果,其中陶瓷透水砖的去除效果最好,且去除效果最稳定.比较而言,陶瓷透水砖与透水沥青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重金属的浓度,透水混凝土达到吸附点位的速度较慢并有一定波动,特别是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波动更加明显.在不同重现期下,各设施表现出不同性能,影响程度为2年>5年>3年,即整体在重现期为3年的降雨条件下有着较为优异且较为稳定的去除性能,而过大或过小的流量都会使透水铺装去除重金属的性能有所降低.
-
-
陈岚;
郭帅;
马文滢;
徐灵华;
陈国芬;
吴众华
-
-
摘要:
横截沟常设置于停车场入口、城市下穿隧道、机场停机坪等无适宜横坡或纵坡坡度过大的场所对道路径流进行截流,其泄流效率决定了降雨期间地下管网系统的泄流量,提高横截沟泄流效率对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长12 m、宽3 m、高0.5 m的试验平台,研究了在不同的入流径流量和纵坡坡度组合下8种横截沟雨水篦子对径流的截流情况,重点分析了上游水流水力参数及横截沟雨水篦子几何参数对泄流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篦子泄流效率与径流弗劳德数间的关系不一致;增大篦子开孔长度对提高泄流效率比增大开孔面积更有效;在篦子面积、开孔率、开孔面积相同时,开孔交错分布的圆形开孔篦子比开孔对称分布的矩形开孔篦子更有利于泄流.在曼宁公式及孔口出流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试验篦子泄流效率的经验公式,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15%.
-
-
陈国芬;
郭帅
-
-
摘要:
以浙江省常用的浙江省标准型偏沟式雨水口为实验研究对象,搭建了1∶1的水泥模拟路面,以路面总径流量和路面横坡、纵坡为实验变量进行了63组不同工况的实验内容。测量了雨水口上游的径流宽度和深度,分析雨水口上游径流流态。从雨水口泄水量和泄流效率两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标准型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以复核2001浙S10中定义的浙江省标型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值。将实验数据与孔口出流理论相结合,验证孔口出流理论在偏沟式雨水口泄流上的适用性,发现在横坡和纵坡变化范围不大时,孔口出流理论在预测泄流效率上有较好的应用性。
-
-
-
-
曹馨月;
骆辉;
陈忱;
王重皓;
丁子杰;
荆肇乾
-
-
摘要:
为了强化生物滞留技术削减路面径流污染负荷,文中设计对照组、传统型和强化型3组试验,介绍了不同生物滞留池对地表径流中总磷(TP)、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和总氮(TN)的去除效果,并采用综合水质评价法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对其去除特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对于路面径流污染物的处理,3套装置均有较好效果,削减路面径流污染效果排序:强化型>传统型>对照组.吸附层采用混合填装方式、设有蓄水区、种植麦冬的生物滞留系统对于路面径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优于吸附层采取分层填装方式、未设置蓄水区、未种植植物组.研究成果可为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
-
-
龚苗苗;
蔡成豪;
苗涵倩;
洪家兴;
朱方伦;
许振波;
方晓波
-
-
摘要:
通过采集杭州市临安区不同功能区6个监测点3次降雨径流过程的水样,监测降雨径流中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的EMC值,分析城市道路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临安区不同功能区路面降雨径流中相同污染物浓度不同,降雨径流污染物EMC平均值由高到低为商业区>交通区>居民区>文教区.降雨径流污染物EMC值随着降雨时间增加逐渐降低.降雨前期空气污染越严重,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越高,即冬季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大体上高于秋季.
-
-
骆辉;
LUO Hui;
管凛;
GUAN Lin;
荆肇乾;
JING Zhaoqian;
胡小波;
HU Xiaobo;
章泽宇;
ZHANG Zeyu;
王印;
WANG Yin;
王伟杰;
WANG Weijie
- 《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
| 2019年
-
摘要:
为强化透水沥青路面对路面径流中氮、磷的控制效果,采用铁盐联合碱热技术制备了涂层负载改性麦饭石蓄水层集料,并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改性后麦饭石集料的表面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对TP的吸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将改性麦饭石作为蓄水层集料应用于透水沥青路面中,通过模拟降雨和周期蓄水试验探究其净化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于天然麦饭石,铁盐联合碱改性麦饭石的表面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最大饱和吸附容量明显提高,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容量分别从1.32mg·g-1和1.48mg·g-1提升到12.82mg·g-1和6.38mg·g-1;降雨全过程中改性蓄水层路面对NH+4-N的整体去除效率可提高20%左右,对TP的净化效率至少可提高15%,蓄水阶段较模拟降雨阶段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改性后麦饭石蓄水层24h后的出水水质均可达III类水标准,强化蓄水层和提高蓄水时间是提高路面径流净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本实验中铁盐联合碱热技术制备的改性麦饭石可推荐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处理设施透水沥青路面中削减氨氮和总磷的污染负荷.
-
-
康爱红;
娄可可;
肖鹏;
殷成胜;
寇长江
- 《2017年江苏科技论坛绿色公路分论坛暨公路养护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作为典型的面源污染,路面径流污染具有成分复杂、时空变异性大等特点,其污染特性与排放规律的准确描述是道路生态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分析了扬州市不同道路6场降雨径流污染特性,结果表明,路面径流污染浓度大,生化需氧量低,可生化性差,其中TP固相比重最高,COD、Pb、Zn次之,TN最低,各污染物固相比重影响其与SS的线性关系;通过不同场次径流水质对比与同一场次径流前期与后期水质对比,分析了路面径流污染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场次降雨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差异大,同一场次降雨污染物浓度遵循初期高于后期的一般规律;借助分析软件MATLAB,分析了6场降雨排污过程对Metcalf和Eddy冲刷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此模型对城市路面径流排污特性拟合效果变异性大,对降雨强度较为均匀且即时输入较弱的降雨较为适用,反之适用性较差.
-
-
韦小惠;
秦志斌
- 《2015年全国绿色公路发展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为探究长沙市道路路面径流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选取三个监测点,根据自然降雨条件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同一地点不同降雨场次以及同场次降雨不同地点路面径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水质检测项目包括悬浮物(SS)、重金属(Zn、Cu、Pb)、COD、石油类.结果表明:所选取的三个监测点的水体受污染严重,受交通量影响中意一路路段的COD及石油类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两监测点的平均值;由于路面清扫方式与频率不同,环保西路与汇金路路段的悬浮物(SS)平均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监测点的平均值;三个监测点的重金属含量均较高,重金属中Pb的平均含量比其他两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高.
-
-
-
-
-
孔亚萍;
刘学欣
- 《2011年中国公路养护技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系统分析了公路运营养护对水资源的影响,认为公路运营对河流水文水系和地下水产生影响,路面径流的主要污染物为SS和COD,融雪剂的使用会造成周边水体氯离子浓度升高,沿线设施污水处理技术单一,回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路面径流收集净化技术,三种环境友好型融雪材料和一种路域生态保护剂,三种沿线设施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有助于保护公路沿线水资源,对实现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