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赤潮生物

赤潮生物

赤潮生物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3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水产、渔业、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46055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海洋学研究、海洋世界、海洋科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福建省海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海洋科技支撑与海洋资源开发学术研讨会、中国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学术研讨会等;赤潮生物的相关文献由285位作者贡献,包括侯建军、俞志明、王博亮等。

赤潮生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6055 占比:99.96%

总计:346196篇

赤潮生物—发文趋势图

赤潮生物

-研究学者

  • 侯建军
  • 俞志明
  • 王博亮
  • 钱宏林
  • 骆庭伟
  • 吴瑞
  • 焦念志
  • 王学民
  • 宋秀贤
  • 张志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钱茹茹
    • 摘要: 收集了宁波近岸海域2001—2020年发生的赤潮灾害事件相关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年间的赤潮灾害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时间分布上,宁波近岸海域赤潮主要发生在4—9月,高发期为5—8月,除10,11,12月外,全年都有发生,平均每次赤潮持续时间为5.6 d。空间分布上,赤潮主要发生在象山港海域和韭山列岛—渔山列岛海域,其中象山港海域发生次数最多,占赤潮总数的47.5%,韭山列岛—渔山列岛海域多发面积在1 000 km~2以上的特大型赤潮。引发赤潮的生物有22种,其中硅藻门9种,甲藻门12种,原生动物1种;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是东海原甲藻,为20起,占赤潮发生总数的25%。近20年该海域有毒赤潮共发生14起,引发有毒赤潮的藻种主要为米氏凯伦藻。全面分析2001—2020年宁波近岸海域赤潮的基本特征,为宁波市的赤潮监测预警和海洋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 钟雨霞; 俞志明; 刘姗姗; 曹西华; 宋秀贤
    • 摘要: 有害赤潮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沿海经济危害巨大,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理有害赤潮非常重要。文章考察了几种常见芽孢杆菌对近海典型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去除作用,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其去除作用最强。进一步考察解淀粉芽孢杆菌对不同赤潮生物的去除作用,发现该芽孢杆菌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去除作用高于东海原甲藻。在此基础上,将解淀粉芽孢杆菌与高岭土复合,研究了微生物复合粘土对典型赤潮生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与高岭土复合后,能够有效促进该菌的生长,进而提升了其对赤潮生物的去除能力。文章对芽孢杆菌及其复合粘土去除赤潮生物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 庞巧珠; 吴瑞
    • 摘要: 通过研究2017年秋季覆盖海口湾20个站位的水采浮游植种类及其群落特征,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54属123种(包括变种),种类主要以硅藻为主。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较高,平均为106.89×103 cells·L-1。细胞丰度表层大于底层,东部大于西部。浮游植物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is)和海链藻未知种(Thalassiosira sp.)。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41种,主要赤潮生物是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
    • 蒙健娇; 刘红晨; 符俊优; 曾广锐; 吴瑞
    • 摘要: 研究了2017年冬季覆盖海口湾15个站位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42属96种(包括变种),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浮游植物数量较高,平均为55.80×104 cells/L.细胞丰度东部大于西部,近岸高于远岸.浮游植物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和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37种,主要赤潮生物是中肋骨条藻、红海束毛藻和琼氏圆筛藻.
    • 蒙健娇; 符俊优; 曾广锐; 刘红晨; 吴瑞
    • 摘要: 研究了2017年春季覆盖海口湾15个站位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6门47属114种(包括变种),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浮游植物数量较高,平均为1112.46×103 cells/L.浮游植物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和长菱形藻原变种Nitzschia longissima var.longissimi.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43种,主要赤潮生物是中肋骨条藻和劳氏角毛藻.
    • 李奇映; 吴瑞
    • 摘要: 分析2017年8月海口湾20个采样点所采集的样品,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58属128种和变种,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较高,平均为73.70×103 cells·L-1.细胞丰度东部大于西部,近岸高于远岸.浮游植物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球形宗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和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42种,主要赤潮生物是中肋骨条藻、球形宗囊藻和海洋卡盾藻.
    • 陈雯雯; 向舒; 沈盎绿
    • 摘要: 为了研究常见桡足类的摄食作用对赤潮生消的影响,采用饵料浓度差减法初步研究了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漳州湾附近海域桡足类优势种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和双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bipinnata)对赤潮生物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摄食效应,探讨了桡足类的摄食作用对赤潮生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中华哲水蚤、精致真刺水蚤和双刺唇角水蚤对中肋骨条藻的摄食率分别为6890、2087、30112个·d-1,对东海原甲藻的摄食率分别为1914、2342、742个·d-1.在较低的藻类浓度下,中华哲水蚤、精致真刺水蚤的摄食作用能有效控制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而在较高浓度下,精致真刺水蚤的摄食作用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双刺唇角水蚤的摄食作用对高浓度下的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效果也不明显.总体而言,在低浓度藻类环境下,常见桡足类的摄食能有效控制目标藻种的生长,而在高浓度藻类环境下,其摄食作用对目标藻种生长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研究结果为了解桡足类对赤潮藻类的摄食效应以及其摄食效应对赤潮的生消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后期赤潮生物防治提供了更多选择.
    • 蒲阿敏; 张贝贝; 贾鹏; 王庆改
    • 摘要: 为了预防外来浮游植物入侵引发的渤海湾赤潮灾害,基于近20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收集整理了渤海湾海域已发现的外来浮游植物物种及具体物种信息,分析了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及可能产生的赤潮灾害影响.结果表明:渤海湾海域共发现17种外来浮游植物,其中,甲藻门最多,有10种;硅藻门次之,有5种;金藻门和黄藻门最少,各有1种.研究表明:渤海湾外来浮游植物中,除中华盒形藻外,其余16种均属于赤潮生物,这些物种主要通过压载水引入、传播的方式进入渤海湾海域,应加强港口监控和管理,以防赤潮灾害.
    • 蒲阿敏; 张贝贝; 贾鹏; 王庆改
    • 摘要: 为了预防外来浮游植物入侵引发的渤海湾赤潮灾害,基于近20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收集整理了渤海湾海域已发现的外来浮游植物物种及具体物种信息,分析了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及可能产生的赤潮灾害影响。结果表明:渤海湾海域共发现17种外来浮游植物,其中,甲藻门最多,有10种;硅藻门次之,有5种;金藻门和黄藻门最少,各有1种。研究表明:渤海湾外来浮游植物中,除中华盒形藻外,其余16种均属于赤潮生物,这些物种主要通过压载水引入、传播的方式进入渤海湾海域,应加强港口监控和管理,以防赤潮灾害。
    • 无1
    • 摘要: “赤潮”和“绿潮”具体是指在特定环境等条件影响下,海藻等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等(国际上一般统称为“赤潮生物”)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形成的对海洋环境有害的一种生态现象。由于它们形成后的数量巨大,远看起来好像是海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所以人们会根据它们的不同颜色而称呼它们,如绿潮(海面变绿色)、赤潮(海水变赤色或红色)、青潮(海水变青色)、厄水(海水变绿褐色)以及淡水中的水华等,都是同样性质的现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