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资源科学

资源科学

资源科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社会与环境、自然地理学、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84592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新华文摘、经济师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等;资源科学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封志明、耿艳辉、成升魁等。

资源科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2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4592 占比:99.74%

总计:84815篇

资源科学—发文趋势图

资源科学

-研究学者

  • 封志明
  • 耿艳辉
  • 成升魁
  • 李家永
  • 孙鸿烈
  • 沈镭
  • 伍永秋
  • 何春娥
  • 刘春凤
  • 史培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颜明; 刘春凤; 宝乐; 何春娥
    • 摘要: 为增强期刊的影响力,有针对性、系统地解决重点科学问题,组织专题出版成为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文章收集和整理《资源科学》科技期刊2003年以来组织专题的数量、发文量和专题的研究方向,分析专题出版的基本情况,剖析《资源科学》期刊专题组织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发现,理顺专题的组织过程对于编辑组织专题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专题的发起是最重要的环节,但也不能忽视编辑在审稿和编校环节对论文提升所起到的辅助作用。编辑需要在组织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领域专家、审稿专家、作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合理安排专题组织的进程,才能使专题从发起到刊出的整个流程有序推进,最终成功推出专题。文章的梳理对于资源科学及相关学科专题的组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颜明; 刘春凤; 耿艳辉; 何春娥; 宝乐
    • 摘要: 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水平的重要指标,分析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有助于我们了解期刊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方针和措施来指导其发展。本文基于2001—2018年环境资源科学技术类34种核心期刊(以下简称“环境-资源类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发文量和引用次数等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贡献度和成因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解析环境-资源类科技期刊在21世纪初期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2001—2018年,环境-资源类科技期刊整体的影响因子呈现阶段性提升。这得益于统计的34种核心期刊中有2/3的期刊在研究期内影响因子呈逐渐增长的趋势;34种核心期刊中有1/3的期刊贡献了学科50%的影响因子,说明环境-资源类科技期刊具有一定的同步效应,同时呈现贡献比较集中的情形;期刊影响因子增长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期刊发文量和引用次数增加促进了影响因子的提升。因此,在未来,环境-资源类科技期刊应顺应形势,保持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促进学科内期刊的相互联系和借鉴。
  • 3. 地理学与资源科学研究的交叉与融合 北大核心 CHSSCD CSCD CSSCI CSTPCD
    • 濮励杰; 黄贤金
    • 摘要: 交叉性以及通过学科交叉实现学科创新,是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本文探讨了地理学和资源科学融合的学科基础,指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自然资源的空间性、自然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然资源问题的应对性是地理学和资源学学科对象的共性;阐述了地理学、资源科学两者相互作用及其历史过程,梳理了地理学、资源科学与人地关系思想、可持续思想的发展关系,揭示了地理学和资源科学的差异性特征;地理学、资源科学的共性与差异性,促进了资源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据此,提出了资源地理学的学科内容与方向,论述其全球及国家战略支撑,展望中国资源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认识中国地理学和资源学交叉融合的现状,从整体范畴上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理论和方法的移植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提高学科研究水平.
    • 封志明; 江东; 雷梅; 李宇
    • 摘要: 资源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多学科横向发展的新学科领域,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等学科特点.研究适应新时期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资源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在梳理资源科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内外高等院校资源科学的研究领域、学科体系建设、课程及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我国资源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就与不足,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
    • 魏慧; 吕昌河; 杨凯杰; 刘亚群
    • 摘要: 近十年来,以"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为主要特征的设施农业在青藏高原地区逐渐发展壮大,已成为高原农业发展的新亮点。识别青藏高原设施农业现状发展格局及时空变化特征,有利于掌握其发展态势,为其合理规划未来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首先以2018年Google Earth高分影像数据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获取青藏高原2018年设施农业用地,结合地统计学分析方法,揭示了其现状空间分布格局;其次,选择西宁市和拉萨市为典型区,在目视解译获取2008年和2018年两期设施农业用地的基础上,识别了两市设施农业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18年青藏高原地区设施农业总面积为9,426.95 hm~2,集中分布在西藏南部、东南部和青海省东部的主要城市及周边地区,其中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设施农业面积占比分别为65.53%和29.96%;②十年间,西宁市和拉萨市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分别由2008年的537.32 hm~2和616.12 hm~2增长为2018年的2,231.68 hm~2和1,448.30 hm~2,且均呈由市区向外围不断蔓延的空间变化态势,设施农业的区域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该数据集的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资源科学》2019年第41卷第6期。
    • 摘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五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喜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7-2018)证书,按各期刊的综合评价得分排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位列全国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科学技术22种核心学术期刊和收录全国73种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科学技术期刊的第18名。
    • 舒琛
    • 摘要: 马克思认为,自然资源价值反映的是附加在自然资源这个“物”上的人类劳动的价值创造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关系,它是自然资源价格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价格是资源价值的体现。目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自然资源科学开采、集约使用的矛盾非常突出,这一矛盾深刻地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构建一个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来缓解上述矛盾及其负面影响,不仅是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宴践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重大价值的理论问题。
    • 李义曼; 庞忠和
    • 摘要: 在2018年7月6日召开的“第一届雄安新区地热科学利用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9位联合国大学地热培训班的中国学员为雄安新区地热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建言献策。就雄安新区地热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工程技术方面的具体问题,提供了12篇高水平的学术与技术报告。
    • 铁铮1
    • 摘要: 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仪式在成都举行。从此,跨川陕甘三省的27134平方公里的国宝大熊猫主要栖息地、保护地,将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这标志着大熊猫保护的国家行动全面启动。我国大熊猫保护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个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区域。专家评价说,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摘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五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喜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7-2018)证书,按各期刊的综合评价得分排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位列全国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科学技术22种核心学术期刊和收录全国73种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科学技术期刊的第18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