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视网膜震荡

视网膜震荡

视网膜震荡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0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061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等;视网膜震荡的相关文献由27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贯朝、陈在根、刘英伟等。

视网膜震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 占比:1.9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7061 占比:98.04%

总计:7202篇

视网膜震荡—发文趋势图

视网膜震荡

-研究学者

  • 孙贯朝
  • 陈在根
  • 刘英伟
  • 吴素香
  • 周历
  • 夏文华
  • 姚照华
  • 宋绣雯
  • 尤毅
  • 徐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佳子
    • 摘要: 目的:观察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在视网膜震荡患者患眼中的特征和价值.方法:选取该院74例视网膜震荡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均予以mf-ERG检查,比较患眼与对侧健眼5个离心度下的P1波与N1波平均振幅密度值和隐含期.结果:患眼第1环、第2环的P1波和N1波平均振幅密度值均明显小于对侧健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在视网膜震荡患者患眼中的特征为第1环、第2环的P1波和N1波平均振幅密度值均明显小于对侧健眼,mf-ERG检查可作为视觉功能评估的手段.
    • 邱旺健; 廖丽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眼挫伤患者实施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55眼)眼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且对其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 50例(55眼)眼挫伤患者中,有26眼视网膜震荡,所占比例为47.3%,14眼为视网膜出血,所占比例为25.5%,5眼为视神经损伤,所占比例为9.1%,4眼黄斑裂孔,所占比例为7.3%,6眼脉络膜破裂伤,所占比例为10.9%.结论 采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眼挫伤患者进行检查,可详细掌握眼损伤的部位与严重程度,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如病情、症状等)作出科学的诊断.
    • 关改新; 付政; 朱淑敏
    • 摘要: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focal ERG for visual function on eyes of retinal concussion injuries.Methods Multifocal ERG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62 cases with monocular retinal concussion and their contralateral healthy eye by using Espion visual electrophysiology instrument.The reflecting of 61 stimulation unit was recorded and the amplitude density at 5 degrees of centrifugation and the implicit period was analysed and 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lateral healthy eye the mf-ERG peak amplitude at 5 degrees of centrifuga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first ring and the second ring on the injury eye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In the third to fifth ring the amplitude density decrease was not obvious,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The retinal concussion had little impact on implicit period of mf-ERG and compared with contralateral healthy ey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The damage of concussion eye is mainly in the macular region and relatively less damage is found at surrounding retina.Multifocal ERG can provide a quantitative test method to locate the visual function of retinal concussion.%目的 评价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对视网膜震荡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Espion视觉电生理仪对临床确诊为单眼视网膜震荡62例伤眼及其对侧健眼进行mf-ERG检查.分别记录61个刺激单元的反映,分析比较5个离心度下视网膜的峰值振幅密度及隐含期.结果 视网膜震荡伤眼5个离心度下mf-ERG峰值振幅密度在第一环与第二环伤眼较对侧健眼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环至第五环振幅密度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震荡伤眼对mf-ERG隐含期影响较小,在5个离心度中与对侧健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震荡伤眼主要损伤在视网膜后极部的黄斑区,相对周边的视网膜损伤较小,多焦视网膜电图可以对视网膜震荡伤眼的视觉功能提供一种定位定量的检测方法.
    • 王珏
    • 摘要: 目的:治疗我院不同程度挫伤性视网膜震荡患者,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5例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眼科收治的挫伤性视网膜震荡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相关检查,在治疗后再次检查,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及对疗效的影响,分析不同程度挫伤性视网膜症荡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后再次测试患者视力发现,轻度视网膜震荡患者视力均有恢复,有40例患者均恢复≥0.6,占81.6%;而重度视网膜震荡患者无一例恢复至1.0以上,占0%。。结论轻度挫伤性视网膜震荡所造成的伤害为可逆性伤害,经过治疗及处理后,视力明显有所恢复;而重度挫伤性视网膜震荡治疗后预后效果差,很难提高患者视力,难以起到满意的效果。
    • 徐瑶; 顾灵玲; 田虹; 袁士仿; 黎国英
    • 摘要: 目的:探讨挫伤性视网膜损伤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108眼眼挫伤分别经FFA及OCT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震荡表现轻,预后较好,而视网膜挫伤表现重预后差.结论:对于眼挫伤都应常规检查眼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要行FFA及OCT检查,他们是评价视网膜损伤的有效客观工具.
    • 庞海涛; 李霞; 杨海蓉; 姚彦花; 于涛; 许勇
    • 摘要: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震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5例(182只眼)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3例(92只眼)加入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2例(90只眼),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加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治疗组有效率97.75%,对照组有效率87.78%,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用于治疗视网膜震荡,能够明显地提高治疗疗效,并能够起到缩短疗程、增强视功能的作用。其安全性高,值得眼科医师临床应用。
    • 刘萍萍
    • 摘要: 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该文将近几年来中西医治疗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近展作一综述.
    • 刘明鳌; 全厚全
    •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视网膜震荡的效果.方案:将127 例视网膜震荡患者随即分组,治疗组用复方樟柳碱与患者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照组口服维脑路通、丹参及银杏叶片维生素类药物.15 天后观察其视力、眼底及视野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3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震荡疗效显著.
    • 王婷
    • 摘要: @@ 眼外伤是眼科疾病中常见复杂的一种眼病,严重者可导致完全失明,外伤性视网膜震荡在眼外伤中极为常见,在这一类损伤中,由于眼球外壁受挫伤或震荡,冲击视网膜造成损伤,影响视力.我科采用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rn1临床资料rn选取2007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34例视网膜震荡患者,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1岁,右眼18例,左眼16例,均为单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