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视觉电生理

视觉电生理

视觉电生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4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99788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中国法医学杂志、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二届中医眼科学术年会暨山东省第十七次眼科学学术会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等;视觉电生理的相关文献由466位作者贡献,包括何良义、张作明、石一宁等。

视觉电生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9788 占比:99.94%

总计:299961篇

视觉电生理—发文趋势图

视觉电生理

-研究学者

  • 何良义
  • 张作明
  • 石一宁
  • 安晶
  • 李海生
  • 顾永昊
  • 定翔
  • 常宝琴
  • 李姣
  • 陈建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孔敏; 许育新; 方俊杰; 肖圣兵
    • 摘要: 眼外伤的检查包括伤后视力、瞳孔反应、损伤部位和性质,除了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屈光间质和眼底检查外,视路的检查亦十分重要,其中视觉电生理检查对判断伤眼视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视觉电生理评估眼外伤视功能,其结果可靠,客观性强,能排除患者的主观因素,是非侵入性、可重复操作的技术,对眼外伤的诊断、鉴定及伪盲的鉴定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该文重点介绍了视觉电生理检查的分类以及在眼外伤诊断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罗秋云; 覃建蓓; 钟丽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侧忽略及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左侧偏侧忽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机器人训练,观察组采用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训练。比较两组的偏侧忽略症状(CBIT-HK)评分、视觉电生理情况、肢体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CBIT-HK评分和视觉电生理波幅均高于治疗前,潜伏期短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CBIT-HK评分和视觉电生理波幅均高于对照组,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FMA、 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FMA、 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偏侧忽略症状及视觉电生理情况,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张景茜; 任璐頔; 钱秀清
    • 摘要: 目的通过视觉电生理测试技术和激光共聚焦图像获取技术研究慢性高眼压作用下视网膜功能及筛板形态的变化规律,为青光眼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建立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对正常大鼠和造模后2周、4周大鼠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测试,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对筛板组织切片进行观察,计算孔隙率。结果慢性高眼压造模2周后,F-VEP的P1潜时下降、N2潜时显著增长,鼠眼筛板孔隙率下降;造模4周后,F-ERG中Rod-ERG、Cone-ERG的b波幅值显著下降,Max-ERG的a波幅值和b波幅值均显著下降,Flick-ERG的峰值幅值显著下降,各反应波形的潜时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慢性高眼压作用2周后,视神经的轴突、髓鞘功能下降,筛板形态发生变化,筛板胶原束密度增加。高眼压作用4周后视网膜感光功能进一步衰减。
    • 王琳; 杨静; 孔玮
    • 摘要: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世界范围内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原发性青光眼尤其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发病隐匿不容易被察觉而耽误治疗。所以对该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极大有效的降低青光眼致盲率。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反射、视觉电生理、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用于POAG的早期诊断,本文将对这些新进展做一综述。
    • 范立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实施OCT及视觉电生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纳入A组,共计15眼患病,2型对照组为同期选择的15例(15眼)无糖尿病人群,A组为无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两组均开展OCT及视觉电生理.结果 对比A组及2型对照组,A组在A3、A4、A5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薄,在鼻侧,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变薄,P<0.05.结论 无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实施OCT及视觉电生理,可取得理想应用效果.
    • 代杰; 李向光; 陈贵松
    • 摘要: 目的: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时常遇到外伤引起被鉴定人的视觉功能障碍,鉴定人通过对被鉴定人外伤史的认定,对其眼科的主、客观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视觉功能障碍以及视觉功能障碍的程度,对最终鉴定意见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 卢勇攀; 王俊杰; 许伶伶; 叶倩倩
    • 摘要: cqvip:视神经萎缩指外侧膝状体以前的视神经纤维、神经节细胞及轴索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轴突病变,致视神经变细,引起视盘颜色转淡、苍白,视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视野变化、视力减退并丧失[1-2]。引起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很多,包括外伤、颅内病变、缺血性病变、遗传等,有研究认为,遗传是该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多数患者伴有明显的家族倾向[3]。目前,常规视神经萎缩治疗以维生素、营养神经等为基本方法,疗效并不十分满意。
    • 臧涵怡; 包欣; 赵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1+按需治疗方案(PRN)和3+PRN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52例(152眼)湿性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1+PRN组(77例77眼)和3+PRN组(75例75眼).1+PRN组患者在基线治疗期(第0个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5 mg,在第1~12个月采用PRN;3+PRN组患者在核心治疗期(第0、1、2个月)给予玻璃体内注射0.5 mg雷珠单抗(共3次),在延长治疗期采用PRN.统计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平均病灶隆起最高点视网膜厚度(HLT)、平均病灶中央视网膜厚度(CLT),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统计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a波、b波潜时及波幅,记录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P100波的潜时及波幅;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1+PRN组、3+PRN组患者核心治疗期内玻璃体内注药次数分别为(2.40±0.70)次、3.00次;随访12个月内注药次数分别为(6.22±2.01)次、(6.33±2.01)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注药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BCVA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MT、HLT、CLT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RG a波、b波及PVEP P100波的潜时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全身及眼部不良反应.结论 雷珠单抗1+PRN及3+PRN治疗湿性AMD疗效相似,临床上可根据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摘要: 儿童眼底疾病早期不易被发现,且诊断和治疗难度大,易导致患儿视功能永久不可逆性损害。该类疾病对眼底筛查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儿童患者对于常规眼科检查的配合度较差、理解力弱,其不仅与成人在眼底病疾病谱和发病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新生儿(正常、早产儿)、婴幼儿等不同时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有不同。随着眼底照相与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超声及其他影像技术和视觉电生理技术的应用,为儿童视网膜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病理机制探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掌握儿童解剖生理、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殊性及儿童限庄疾病的特点,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儿童眼底疾病的筛查、早期发现并给予精准治疗和干预,是促进患儿发育并改善预后的关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