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黄丸

西黄丸

西黄丸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肿瘤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0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世界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6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2015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岐黄论坛分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等;西黄丸的相关文献由544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文波、韩涛、赵敏等。

西黄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 占比:88.57%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6.67%

专利文献>

论文:10 占比:4.76%

总计:210篇

西黄丸—发文趋势图

西黄丸

-研究学者

  • 梁文波
  • 韩涛
  • 赵敏
  • 曾常茜
  • 连小龙
  • 金沈锐
  • 秦旭华
  • 马杰
  • 高文斌
  • 关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符方智; 王彪; 王钦正; 周青
    • 摘要: 前列腺癌多数患者经西医手术或药物去势治疗后,最终转化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伴骨转移风险增加,而中医药治疗目前尚缺乏统一规范的诊疗方案。基于中医理论,探讨CRPC病机及治法特点,认为CRPC基本病机为肾阳亏虚、血瘀毒结,治法核心为温肾活血解毒。作为温补肾阳和活血解毒的经典代表方,肾气丸可温阳利水、补肾壮骨、散寒止痛,西黄丸可活血消癥、清解毒邪、行气止痛,两方合用总起温肾活血解毒之效,符合CRPC中医治法要求。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和方药分析,认为肾气丸联合西黄丸可能会在改善CRPC下尿路梗阻、骨转移疼痛及体能下降等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提出肾气丸合西黄丸运用于治疗CRPC,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符方智; 易港; 任杰; 周青
    • 摘要: 初步分析提炼前列腺癌及西黄丸相关文献,提出前列腺癌中医病机特点为"虚""瘀""毒""湿",治疗核心应为扶正和祛邪,临床应根据疾病的正邪盛衰特点调整侧重扶正或祛邪。西黄丸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经典名方,功效上侧重于祛邪为主,且具有祛邪不伤正的药性特点,可适用于正气充盛或正不甚虚证型前列腺癌。综合现代药理研究进展,西黄丸可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PC3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改善前列腺微环境以及镇痛等作用,认为西黄丸对于前列腺癌患者可能产生较好治疗效果,以期为今后前列腺癌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刘艳之; 王艳; 刘凯丽; 周文华; 朱平; 王颖莉; 杜守颖
    • 摘要: 目的:研究西黄丸对H_(22)荷瘤小鼠的抑制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_(22)荷瘤小鼠模型分析西黄丸对肿瘤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中CD3^(+)、CD4^(+)、CD8^(+)细胞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相关因子含量。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抑制肝癌的相关通路,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关键蛋白靶点验证。结果:西黄丸给药组可降低H_(22)荷瘤小鼠的肿瘤重量(P<0.05);升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P<0.05),升高CD4^(+)/CD8^(+)水平(P<0.05);升高IL-2、IFN-γ的水平,降低IL-6、IL-10的水平(P<0.05)。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77个重要有效成分,28个核心靶点,Western blot验证显示,西黄丸对PI3K-Akt-MMP9通路关键蛋白靶点有显著调节作用。结论:西黄丸具有抑制肝癌移植瘤的作用,纠正患瘤小鼠的免疫紊乱,其作用机制与多成分多靶点的整合调节效应有关。
    • 赵小鹏; 乔树斌; 刘璇; 童要志; 闫华; 刘慧敏
    • 摘要: 目的:探讨西黄丸联合针灸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黄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疾病控制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FACT-L生命质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47%(P<0.05);2)观察组患者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组体液免疫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活动能力状况、日常生活状况、情感状况、其他因素领域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9%(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针灸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调节免疫,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董琳; 李维筠
    •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疾病特点,探究西黄丸对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应用效果,以规范乳腺癌疾病治疗工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从中抽取1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雌激素受体不同形态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雌激素依赖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用A表示,非雌激素依赖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用B表示,每组乳腺癌疾病患者各40例。其中,观察组A、B乳腺癌患者采用西黄丸和来曲唑治疗,对照组A、B乳腺癌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乳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其中,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定。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观察组A、B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B,P<0.05;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A、B乳腺癌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B,P<0.05。结论西黄丸在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乳腺癌患者临床运用中,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凯丽; 刘艳之; 王世晖; 卫春红; 王秀文; 王颖莉; 王艳
    • 摘要: 目的评价西黄丸的质量,并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方法以麝香酮为内参物,采用一测多评(QAMS)法测定α-蒎烯等4个成分的含量,并与外标法进行比较;采用气相色谱(GC)法建立13批西黄丸的指纹图谱;采用SPSS 25.0软件、SIMCA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影响样品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果QAMS法测得α-蒎烯、乙酸辛酯、β-榄香烯含量分别为0~0.6284、0.3780~2.6794、0.3209~0.8154 mg/g,外标法测得α-蒎烯、乙酸辛酯、β-榄香烯、麝香酮含量分别为0.0015~0.6271、0.3780~2.5947、0.3292~0.8370、0.3857~0.8060 mg/g,两种方法测得含量的相对误差均小于4%。13批西黄丸中共识别出26个共有峰,共指认了乙酸辛酯、β-榄香烯、麝香酮3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12~0.946。13批样品可分为2类,S1~S2、S6~S10、S13为一类,S3~S5、S11~S12为一类。峰7、11、10、17、16的VIP值均大于1。结论西黄丸中α-蒎烯等4个成分的含量,结合GC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可用于评价西黄丸的质量。峰7等5个共有峰对应的成分可能是影响样品质量的差异标志物。
    • 邓显光; 刘丽芳; 袁博
    • 摘要: 目的基于miRNA-mRNA互作模式,明晰西黄丸干预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并进行预后分析,为乳腺癌骨转移的药物干预靶点及生物标志物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合GEO、TCGA、TargetScan、GeneCards、OMIM、TCMSP、STRING、HPA数据库,采用R语言及Cytoscape软件对西黄丸干预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靶点进行miRNA-mRNA互作关系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及Hub基因拓扑分析;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分子靶点的差异表达,并通过HPA数据库进行免疫组化结果的相互佐证。最后结合患者临床信息,分析Lasso回归后分子靶点的预后相关性,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临床信息与分子靶点预后情况,并开发乳腺癌骨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西黄丸中的多种成分可作用于乳腺癌骨转移135个分子靶点,与196个乳腺癌骨转移差异miRNA构建出2964组miRNA-mRNA互作关系,锚定了10个Hub基因与95个miRNA,构建出175组miRNA-mRNA核心关系。Lasso回归聚焦出ADRB1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及生存预后价值,Cox回归分析发现乳腺癌的M分期、年龄是主要危险因素,而ADRB1高表达为保护因素,三者与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相关。基于8个miRNA(hsa-miR-500a-5p、hsa-miR-629-3p、hsa-miR-4665-5p、hsa-miR-3615、hsa-let-7d-5p、hsa-miR-93-3p、hsa-miR-141-3p、hsa-miR-183-3p)开发预后模型,以评估乳腺癌骨转移的预后。结论本研究阐述了西黄丸干预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其机制与其多组分调控ADRB1等多靶点,参与多生命进程有关,以miRNA-mRNA互作模式共同调控乳腺癌骨转移不良预后。本研究还建立了乳腺癌骨转移预测模型,为开发治疗乳腺癌骨转移药物以及乳腺癌骨转移生物标志物的确定提供了潜在价值。
    • 李德辉; 苏伊璠; 范焕芳; 孙春霞; 韩长辉; 马盼; 闫娇娇; 吕素君
    • 摘要: 目的 探讨西黄丸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及对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周龄SPF级健康未育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疾病模型组50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疾病模型组采用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协同雌孕激素序贯建立SD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10 w造模成功后,疾病模型组随机分为疾病模型组,他莫昔芬组,西黄丸低、中、高剂量组5组,疾病模型组予以正常饲养,他莫昔芬组(4 mg/kg)灌胃,西黄丸低、中、高剂量组(0.27、0.55、1.37 g/kg)灌胃,4 w后以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各组大鼠,取大鼠乳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疾病模型组比较,他莫昔芬组和西黄丸低、中、高剂量组乳腺病理程度较轻(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疾模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西黄丸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乳腺癌前病变大鼠乳腺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P<0.05).结论西黄丸可阻断、逆转DMBA联合雌孕激素序贯诱导的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乳腺组织中NF-κB蛋白的表达有关.
    • 王秀文; 刘艳之; 卫春红; 胡婧萍; 王旭文; 王颖莉
    • 摘要: 建立西黄丸中挥发油成分乙酸辛酯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西黄丸的质控标准提供依据.方法:超临界CO2萃取西黄丸中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酸辛酯含量;研究压力、温度、时间和粒度因素对挥发油得率与乙酸辛酯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化学计量学分析.采用GC-MS分析了适宜条件的挥发油的成分.综合考虑挥发油得率和乙酸辛酯含量双指标,确定的西黄丸挥发油萃取条件为:粉碎粒度为80目,萃取压力为25 MPa,温度为40°C,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达到7.76%,乙酸辛酯含量达到0.72 mg·g-1.通过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化学计量学分析可知,不同萃取条件对所提取的挥发油物质组分及其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GC-MS鉴定出的主要成分有(1S-endo)-2-甲基-3-亚甲基-2-(4-甲基-3--3-戊烯基)-二环[2.2.1庚烷、10α-羟基日本刺参萜、(±)-麝香酮、4-亚甲基-2,8,8-三甲基-2-乙烯基-双环[5.2.0]壬烷和2-甲基-4-(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丁醛.结论:西黄丸挥发油成分适宜萃取条件,及建立的乙酸辛酯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为有效控制西黄丸质量,完善其质量标准及进一步的药效成分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游旭军; 周青; 傅伟; 李其信; 田雪飞; 周兴; 吴泳蓉; 盛文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西黄丸/西黄胶囊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外文数据库、EMBASE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搜集关于西黄丸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及Jadad评分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应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7个研究,共1 48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采用西黄丸/西黄胶囊辅助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实体瘤疗效评价[RR=1.26,95%CI(1.17,1.36),P0.05]。GRADE系统显示实体瘤疗效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及骨髓抑制反应质量为低等级,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质量为中等级。结论采用西黄丸/西黄胶囊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可提高实体瘤疗效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且在产生骨髓抑制反应及胃肠道反应方面低于对照组,但在产生肝肾功能异常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